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本文討論的不僅是疫情之下的變革,更引申企業的經營模式是否真需要一場變革?】

不能與客戶面對面的交流必然促使企業經營者考慮如何優化企業的結構和配置!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2019年的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每個人都是那麼地突然,我們根本沒有想過會是這樣的,春節來臨了,都想著回家好好的過年,陪陪家人,2020年好好地工作,使家裡的日子過的更好,沒想到的是疫情的爆發,讓我們每個人都是呆在家裡,不能外出,復工時間一再的延遲,並且一呆就是20多天,確實沒有想到,可以說是從畢業打工以來最長的假期了!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休息了20多天,確實休息爽了,不過通過新聞的瞭解,挺有感觸的,怎麼感覺有些像08年的金融危機似的,很多的企業紛紛的倒閉,前幾天就看到新聞說有95家房地產公司倒閉,海底撈損失嚴重,互聯網公司頻頻告急等等新聞,緊接著就是一些公司的裁員新聞,有的復工的第一天就被告知自己被辭退了,也是讓人頭疼和措手不及的!

有種感覺2020年是一個寒冬的一年,不管是企業還是打工的都是不好受的,失業的面臨重新找工作,沒有失業的也是有些心驚肉跳的,焦慮的情緒在蔓延,工資待遇會不會降低呀,自己會不會趕上下一波的失業人員名單呀等等,如果是年輕人還好一些,如果是30多歲了或者是40了,就有可能面臨者中年危機的情況發生,現在在網上看到的討論中年危機的文章那是特別多,甚至有的人支招考一下資格證書,提升自己的價值,有的說加強學習,使自己能力提高等!還有人支招考公務員,老師等事業單位!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確實面臨疫情的發生,這類職業的意義便凸顯出來了,以前對這類職業確實沒有太重視,甚至是不屑一顧的,總覺得那是在混吃等死的職業,不過隨著疫情的爆發,這類職業變成了香餑餑了,甚至在網上看到“工作5年,年薪30萬,決定辭職考公務員”這樣的事情發生,確實讓人驚訝的,不過看看現在的職場環境,也是有道理的,可以理解的,但是考公務員這樣的路子卻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的!

我倒覺得根據自己的喜好,如果本職工作沒有什麼提升空間時,業餘時間搞一份副業還是可以考慮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辭掉原有的工作,回家考公務員的!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前幾年一直流行著什麼自由職業者,斜槓青年之類的職業,記得在一部電視劇《戀愛先生》裡面的男主角好像就是一個斜槓青年,本職工作是個牙醫,副業便是紅娘!這些東西,以前關注過,沒太在意,不過現在想想根據自己的喜好,搞一個副業還是值得認真思考的,瞭解過很多人做的副業都還不錯,甚至有的副業收入比主業還要好!

這次由於疫情而導致的企業危機和失業情況,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副業”這一詞,不過有朋友要搞副業的,我的建議是一定要好好考慮自己的興趣,這一點很重要,畢竟,我們以前為了掙錢養家,往往失去了興趣和夢想,如果為了應對所謂的什麼失業問題,中年危機之類的搞副業,有的人本來工作就很忙,現在還要搞副業,身心是很累的,不過如果這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反而會身心愉悅的,也許工作上的不快反而會隨著自己的興趣而煙消雲散了!也就是說搞副業不可盲目!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2019年的春節疫情導致的企業裁員問題可能會有很多人選擇搞自己的副業,也許副業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疫情持續幾個月,你的錢夠花嗎?
每天只有支出,卻看不到收入。
每個月的房貸、車貸、消費貸,像水一樣嘩嘩的流走,但是,進項卻沒有了。
所謂的中年危機,其實就是錢的危機,很多人不敢失業,不敢換工作,就是因為承擔不了沒有工作的風險,因為沒有足夠的收入渠道來抵禦人生的負債,以及日常危機。



而那些收入渠道多樣的人,他們建立了自己的風險防禦體系,在負債和危機面前,更加遊刃有餘一些。



亞當斯密曾經在《國富論》裡說各國貧困人口過的都是收入完全來自勞動的生活,現在想想,中產也不例外。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美國的真人秀節目,叫做《Undercover Billionaire/富豪谷底求翻身》。看看當財富被主動清零後,一個富豪如何東山再起。
作為一個真人秀節目,片子難免有演戲和剪輯的成分,但是就像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樣,我跟一些成功的企業家聊天,大家一致認為葛倫在節目裡面展示的“道”是有共通性的,“道”就是賺錢和開源的“套路”,也就是所謂的思維與能力。
節目的主角叫葛倫,是一個白手起家,身價百億的富翁。
在節目裡,他要挑戰的是:不使用自己的人脈、資源,不使用自己的真名,在一個陌生的地區,在90天之內創辦一個估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
啟動資金是什麼呢?100美元,一部沒有聯絡人的手機,以及一輛舊皮卡。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在推薦這個節目之前,再次聲明一點:如果你希望看完紀錄片就知道怎麼變成一個百萬富翁,那可以不用看了。因為賺錢是一個“時也勢也”之事,如果只是亦步亦趨的去複製和模仿別人所做的事情,而不從思維方式的角度改變自己,那結果註定是失敗,甚至是慘痛的失敗。
但如果你想了解一個百億富翁的思維習慣,這個片子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01.



規劃、規劃、規劃



大多數窮人逃不出日復一日的困境,最大的問題是“每日為生計所困,所以沒時間沒精力沒想法去規劃。”


而當葛倫由百億富翁變成窮人的時候,他與窮人最大的不同之一是他保持了該有的規劃,也即長遠思考通盤規劃的習慣和能力。
拿著僅僅100美元空降在一個陌生城市,他沒有著急忙慌的立馬開始自己的“打工”之路,而是首先去了解在這個城市維持生計大概需要多少錢,進而搞清楚自己的生存境遇,算明白自己一個月需要賺多少錢才能維持生活。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核算一通,明白自己在這個陌生城市一個月生活開支大概在1100美元,3個月則是3300美元。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所以他給自己定下第一階段的目標,那就是爭取一週內賺到3300美元。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在這裡葛倫說了一句經典臺詞:“每花一分鐘的時間營生,就等於少一分鐘時間經營事業”。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你先要脫貧,再致富。在脫貧的路上花的時間和精力越多,用來致富的時間和精力就越少。



所以必須提高脫貧的效率。怎麼辦?
仍然是規劃,明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不是什麼錢都去賺,不是被各種瑣事驅動著走。
來看看葛倫是怎麼做的:他明確的分了幾步,首先,先發布求職信;其次,去撿破爛。



而不是先撿破爛,再求職。因為花了幾天時間去撿破爛,回頭才想起求職的事兒,意味著你已經喪失了寶貴的幾天時間,這幾天時間,沒有發佈求職內容,那即便有工作也找不到你,畢竟求職是個被動的事情。
對於窮人來說,提高脫貧效率,就是真正意識到時間也是金錢。
葛倫發佈求職信的方式也體現了一個“富翁”的良好修養,寫清楚自己的資源和優勢(哪怕就是一輛破皮卡車),挨個分發,多撒網: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比如他說自己有皮卡,可以做收集或清運的工作;



比如他說自己有推銷員的經驗,可以做售賣的工作;



比如他說自己時間靈活,有人想找小時工可以聯繫他。
而很多需要技能自己卻不具備的高薪工作,他就主動選擇放棄,不眼紅不抱怨。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接下來他就開始主動出擊去撿破爛。
富翁撿破爛也是有講究的,葛倫沒有盲目的去翻垃圾桶,而是先看看別人在求購什麼,以及自己所呆的城市能夠匹配什麼。
比如他發現自己所在的這個陌生城市有很多廢棄的工廠,他就專門搜索跟廢棄工廠相關的求購物件,比如鐵製柵欄;工業輪胎等等。
有的放矢,定下來去找工業輪胎這個破爛後,那眼裡就只有這個目標,不會再被其他的破爛分心。這體現的是什麼?仍然是通盤規劃的能力。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我特別喜歡一本書叫做《稀缺》。作者觀察了很多窮人的生活,發現他們並不是笨或者不努力,相反,窮人可能更努力。但問題在於,這種努力是沒有規劃的,是盲目的,是東一耙子西一耙子。



稀缺會削弱一個人的思考能力,所以越在窘境越要提醒自己不要慌,不要亂了陣腳,不要丟失思考的力量和通盤規劃的能力。
02.



脫貧最重要的不是靠體力



而是靠資源配置
第四天的時候,葛倫找到了兩份計時工作。
一份是去一個個人設計作坊幫忙印衣服上的圖案,賺了60美元,也認識了自己第一個朋友“阿杰”(記住這個人,後來他還會出現)。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一份是打掃房間,幹完賺了85美元。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對於一個快要身無分文的窮人,這錢已經不少了。很多窮人會滿意於這樣的待遇,或者幹完這些體力活後只想早點休息,不會再去思考是不是有別的更好的方式賺錢。
但是葛倫沒有,他清楚的知道靠體力賺錢說明還是在為生存所困,要想脫離生存模式,最佳選擇是找東西來賣。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買低賣高,俗話叫“倒賣”,別覺得這是罵人的詞,這就是資源配置。很多富翁白手起家賺的第一桶金都是靠“倒賣”,比如大家熟知的任志強、馬雲等等。



葛倫是怎麼買低賣高的呢?



在打工的時候,他意識到,馬上就要到當地一個重要節日了——聖派翠克節 St. Patricks' Day。
節日是一個很好的進行“倒賣”的窗口期,他壓上自己打零工得到的全部積蓄169美元去進貨,兜裡還剩4.14美元。這是葛倫第一次以小博大。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一個氣球進貨價60美分,售價5美元。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憑藉著高超的溝通技巧和銷售技巧,葛倫第一次以小博大成功了。他賣掉了所有的貨物,賺到410美元。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葛倫的第二次倒賣,靠的是撿破爛。
就像前面說的,“倒賣”其實就是一種資源配置,而窮人翻身最大的困難就是資源太少,像葛倫,他所謂的資源只能是去找“垃圾”。而這其實很耗費一個人的心智和信心。
前幾天一直沒有找到符合收購條件的工業輪胎,要麼就是太破舊,要麼就是普通輪胎,沒有太多的轉手價值。
但是葛倫沒有放棄,因為他知道,倒賣才是自己脫貧的唯一方式。所以平時打完零工,他仍然會驅車去找輪胎,直到最後真的在一個廢棄的工廠發現可以倒賣的輪胎。
這幾個別人扔掉的垃圾,被葛倫翻了出來,轉手就以1500美元的價格賣掉了。
第二次資源配置成功。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賣體力,一天只能賺80美元。



而兩次倒賣,葛倫賺到了1910美元。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這就是賺錢和投資的核心法則:買低賣高。



03.



小富靠自己,大富拼合作



我身邊有一些小作坊老闆,發達的比較早,但基本一直就停留在原地。而有些窮人,即便身處谷底,你也能在他身上看到未來會飛黃騰達的氣質。
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懂不懂識人,以及懂不懂與人合作。
有句話是:下層社會人踩人,上層社會人捧人。



這是因為窮人在日常生活裡整天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扯皮,對於窮人來講,背叛的成本太低,所以他們習慣性背叛,而不相信合作。而相反,富人合作的利益更大,所以更傾向於合作。



葛倫身處窮人的位置,身上卻散發著富人的味道,他非常在意人的價值,也非常看得到合作的價值。
來看看葛倫是怎麼合作的?
在意識到聖派翠節有重大商機時,他給自己在這個陌生城市認識的唯一一個人打電話,這個人就是曾經僱傭他去印圖案的服裝老闆阿杰。
他給阿杰電話:“聖派翠節咱們上街去兜售吧,你帶上你的T恤,我去找一些節日小物,我們合力看看有什麼商機。”

這就是百億富翁的格局:合作共贏。
葛倫說自己是這個城市的外來人員,沒能力與伊利居民打交道,而阿杰是老居民了,兩人合作一定能大賺一筆。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並且,明明這個賺錢的想法是葛倫想到的,他卻從沒覺得這是自己的功勞,他一直誇阿杰有人脈,誇阿杰賣貨特別努力。
在之後的幾期節目裡,葛倫也一直說自己成功的原因是身邊圍繞的都是比自己聰明的人,最重要的經營原則就是人力資本。
弱者互相拆牆,強者互相搭橋。
要想成就大富,必須要意識到個體的侷限性,願意跟別人優勢互補,願意去給別人搭橋。當然,如果你生活中圍繞的都是拆牆的人,那就趕緊遠離他們,去找到互相搭橋的人。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2019年,全國企業的發展形勢都不算太好,整個年度下來,很多企業已經快撐不住了。19年年底的時候,和一些創業老闆吃飯聊天,不是準備撤的,就還在硬撐著,都想看看20年是否會有復甦的機會。

萬萬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小衝擊。餐飲業、服務業、旅遊業首當其衝。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理髮買菜都要漲價。這幾個行業本可以在春節掙上一筆,現在餐飲還可以靠外賣勉強維持,旅遊行業直接0收入。囤積的原料、租金、工資,都成為了企業嚴重的負擔。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一場疫情下看中年危機凸顯,副業?人脈?資金?糧食?誰更重要?

每一個行業的危機,每一個企業的倒下,都會有很多人降薪、失業。本以為新的一年可以是一個“豐年”,沒想到是大多數人的“荒年”。這場疫情,讓太多沉醉在豐年裡,還誤以為餘生都是豐年的人醒來。

降得下來的薪資,降不下來的慾望

長得還算不錯的表姐,在一家公司做秘書,每個月薪資三五千。上下班、逛街只要一出門必打車,衣服、化妝品都是奢侈品。原靠著有花唄、信用卡,可以當月花下月還,基本無存款。現在停薪留職,只好問父母要點錢還信用卡。

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

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女的23週歲,男的25週歲之後結婚就叫晚婚。一般情況下,大學生畢業在22-24歲,如果再讀個碩士研究生什麼的,怎麼也是25歲之後畢業了。結婚不是問題,但真的要這個階段的年輕人獨立以家庭單位生活,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身邊結婚早的朋友,很快就有了小寶寶,父輩們40多歲才會遇到的問題,在我們這一代30歲就感受到了。上有領導的壓力,下面有年輕人不斷追趕。房子、車子、老人、孩子,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未老先衰。

執著的創業者

去年一個朋友創業,公司經營的不是很好,一直沒有什麼起色,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了。後面不得不將房子車子全部抵押出去,勉強支撐。到了年中,還是沒有拿到新的融資,便開始拖欠員工薪資,眼看負債一天比一天多。我勸他放手,但他為了自己創業夢想,仍然咬牙堅持。今年疫情來臨,被拖欠了半年薪資的員工們也堅持不下去了,看不到希望,便悉數離職了。

作家擺渡人說:人在豐年,自然春風得意,瀟灑愜意,但瀟灑愜意之餘,必須考慮“荒年”的活法,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創業的朋友現在還在和老婆鬧離婚,以前的員工也勞動仲裁等著他還工資。

人生有高潮就有低谷,如果不能賺錢,那就選擇把錢花在刀刃上;如果失敗,留得青山在;不管什麼,留有後路,才能讓自己不那麼難堪。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疫情也好,企業危機也好,總有辦法度過。有兩樣東西我們可以決定:

1、未雨綢繆;

2、面對坎坷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