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探訪靈溪鎮雙溪村古道,雙溪原名仙溪,因兩條溪水分別從獅子頭部和尾部從南向北流入橫陽支江,後改名雙溪。據說,原來獅子很有靈性,白天睡覺晚上出去到江南二洋吃稻穀,獅子嘴巴留著很多穀殼。當時,江西官為了破壞浙江風水,就在獅子脖子綁了一條鐵鏈,久而久之就形成今天的雙溪古道——俗稱三跳嶺。一跳嶺——崗頭,二跳嶺——二跳平,三跳嶺——百畝坑。這條古道以前通往礬山、馬站、赤溪,外省可通往福建、廣東等地,也是一條挑礬古道。古道全長5公里,寬1.8米,建於明朝。”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早8點半,我們從靈溪出發,經232省道觀美社區紅綠燈口,過一座橋,右拐便進入了雙溪村地界。站在村口溪邊遠眺,友人說前方那座山便是獅山,仔細觀察,一頭臥獅十分神似,獅頭獅身以及捲曲的獅腿栩栩如生,只是前面有民房遮擋,多少有點影響視覺效果,據說在232省道大橋處觀看是最像的。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村口的溪流,雙溪之一。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過溪不遠便來到山邊,茂林修竹中,一條古道蜿蜒顯現眼前。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古道少有人走,兩邊雜草萋萋。友人說,這條古道的特點是臺階高不過10釐米,最適合休閒登山,走在這條古道上,似乎不是在登山,而是在坡路上緩緩而行,一點也不會感到疲勞。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古道旁建有涼亭,以前有村民在此供應茶水,今已荒廢。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陽光透過樹葉,逆光下,樹葉泛著金黃。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光影明暗之間,仿若走入童話世界。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邊走邊聊,說話間,我們來到了一跳嶺。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一跳嶺附近一棵巨大的紅楓樹,冬天,一樹紅葉,很是壯觀。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分岔路口,有一處修竹林。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古道兩旁樹木茂密,樹種繁多,楓樹桉樹松樹間雜相生,藤蔓繞枝,蟬鳥鳴叫,空氣中瀰漫著森林特有的氣息,行走其間,頓有清心怡神之感。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二跳嶺,如今已有一條盤山公路通過,幾乎沒有車輛來往,倒是有村民偶爾來往。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站在山腰眺望58省道。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經過一片茂盛的蘆葦地,我們開始折向三跳嶺方向。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山上植被豐富,景色各異,有時我們以為來到金黃的秋天,有時又以為走到了綠草萋萋的春天。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有的地方,樹木幽深,將陽光隔絕在外,彷彿進入了時空隧道。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進過兩個多小時的攀登,我們走到了三跳嶺,三跳嶺也有一條盤山公路通過。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站在三跳嶺的公路上,可以看到靈溪。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沿著公路走一小段,來到寨仔關,又稱百果園,據說是幾位吳姓老闆在此開山種果,目前果園尚在初級階段,但山頂的綠地和園林已初具規模,值得一遊。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站在亭裡遠眺,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擁風入懷,登山疲勞一掃而空。

蒼南古道之(三跳嶺古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