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升學」2020年了還在講四校八大?上海高中格局早就變了

「上海升學」2020年了還在講四校八大?上海高中格局早就變了


上海高中新格局


在2019年為各類家長進行指導的過程中,四校八大依然是我經常聽到的詞彙,一些家長對於“四校八大”的痴迷程度讓我感到吃驚,比如,在浦東的吵著鬧著要回黃浦中考,因為黃浦有兩個八大金剛,容易進。又比如靜安的家長,區內明明有市西市北兩所名校,卻一直在追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進格致,復興,而我問她為什麼這麼問,理由就是“八大金剛”。還有一些家長,非八大金剛不進,曹二,市西,市北都不肯進,一定要跨區。

這些行為表現出家長不瞭解當前的情況。

如果我們認為四校八大好,那麼近年強勢崛起的交大附中嘉定分校要怎麼算?是算在四校裡?還是算在八大里?如果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算成四校,那麼其他幾所四校分校的實力(至少是綜評實力)沒有這麼強,那又要算在哪裡?

八大金剛內部學校是不是又在同一個水平?這顯然也不符合我們的認識,因為只看紙面數據,七寶中學,建平中學,南洋模範明顯要更厲害一些。

那麼八大金剛是不是一定比其他各區第一號位的市重點強?無論是綜評數據,由綜評數據結算出的全市前5%學生率,都無法得出這個結論。

許多家長朋友們對於上海高中格局的認識和理解,已經不適用於當前的實際情況了。


頂端格局


之所以有四大名校之說法,因為這四所學校的整體升學成績是全市最好的,學生輸出質量很高。高質量的成績源於高質量的生源,四大名校是上海高中分層教育的頂端,有專門的政策保證其生源的優秀性,集中了全市許多頂尖學生。

但四大名校約1500人的容量不可能涵蓋全上海所有的尖子生,依然有大量優秀生源不在四校內,所以,如果這些生源開始集中,並且相關高中加強學習強度和學習進度就會出現接近四校輸出水平的學校。

事實上也的確在四校生源的盲區出現了兩所四校級別的學校:七寶中學交大附中嘉定分校


「上海升學」2020年了還在講四校八大?上海高中格局早就變了

(2018年數據來自陽光高考招生平臺公示,2015年數據來自當年招生公示,北清數據來自2019年四校自招活動相關數據)


上圖是根據復交綜評入圍人數整理的四校、交大附中嘉定、七寶過全市高考前5.7%的人數統計,不過,實際人數要比這個比例要高一些,因為要考慮到上海每年200多名北清錄取的學生。其中誤差比較大的是上中和華二,因為北清學生集中出在兩校裡,圖表給予一定數據糾正,其他各校根據比例上浮不超過5%。

我們不看最終錄取,我們只看復交不含醫學院的綜評入圍(因為入圍表明學生一定過了線,而一般學生過復交綜評線基本一定會去參加綜評)可以發現,七寶和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在培養全市前5%級別學生上已經達到了四校的水平。

與這些學校相比,南模,建平的數據要略低一些,建平過線人數是81人,這個比例是16%左右(當年招生480人),南模為72人,比例是18%(當年招生395人),比四校30%以上級別有一定差距。

為什麼七寶,交大附中嘉定會崛起呢?原因很簡單,四大名校分佈在上海的東北,西南,大浦東三個區域,其自招範圍,招生範圍也集中在相應區域,並不真正覆蓋全市。因此,上海的郊區,西北角的大量優秀生源無處可去,自然流向了開辦較早的交大附中嘉定分校。

另一方面,近20年的民辦教育讓徐匯,閔行兩區產生了大量優秀生源,但僅僅憑藉上中不可能消化華育,上寶,大西,小西,文來等等學校的那麼多優秀生源,七寶中學的崛起有其客觀原因。小姚老師追蹤分析了2015年以來的生源組成情況,七寶,南模,建平的裸考生源分數差不多,但自招生源上七寶有較大的優勢。也因為七寶佔據的優勢,華二紫竹在閔行就難以取得交大附中嘉定的成績(特別是紫竹擴招以後)。

但是在這裡,還有一所學校不得不提,那就是上海市實驗學校

根據我們上表的統計,上海市實驗學校在2018年擠進全市前5.7%的學生竟然多達45人!實驗每年畢業生人數在200人左右,算上每年10人左右的北清,這所學校的這個指標達到27%左右,雖不及四校,但領先南模建平不少。上海實驗自己的官網掛出來的成績就是100%本科率,90%一本率(現在已經沒有一二本之分了)。因此,實驗也可以被理解為頭部學校,但這一點許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

四大名校依然是強大的,這毋庸置疑,但是四校也有區域性,並不是真的撒開了全市招生。

另一方面,南模,建平,控江等校與四校只是整體有差距,優秀市重點的前端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等同四校水平的,並不是說四校水平的學校就真的徹底超過其他所有學校。


優秀市重點的格局


那麼,在這個頭部格局以下的市重點情況如何?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放著眼前的曹二,市北,市西,行知,位育不讀,去外區搏個什麼八大金剛?

答案是否定的。

在小姚老師看來,痴迷八大金剛是一種迷信,也是不瞭解高中實際教學所產生的誤區。自從自招政策,高考平行志願以來的這10來年間,各區一號位學校都獲得比較好的突破,特別是人口相對稠密的區域,民辦初中較為發達的區域,以及一些郊區學校。

雖然我們無法準確地統計各校的輸出成績(其實高中可以統計學生的成績,但是很難統計學生錄取了哪裡,因為學生本科錄取的時候已經畢業了快1個月了,往年一些學校統計的一本率往往是根據分數統計,所以我們看到各校在官網報學校輸出時一般也比較模糊),但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我們還是用這個前5.7%的數據來看看各區1號位校的情況(2018年):


「上海升學」2020年了還在講四校八大?上海高中格局早就變了


雖然這個數據不能涵蓋學校的整體實力,而且各校辦學規模不同(上述學校中,復興,格致辦學規模較小,松二,青中,建平,奉賢辦學規模較大,其他學校辦學規模相當)但整體來看在培養尖子生能力上,基本上各區一號位校是打成一片了。

在四校等校有一個比較明顯的頭部之後,各區根據各區實際情況出發,上海大部分區的一號位學校的實力並沒有特別大的差距,並不存在我到了哪個區,哪個學校就能佔到便宜的情況。因為中考是分層教育的第一個步驟,原則上已經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了粗略的劃分,那麼各區的一號位校理論上都是區內四校之後的尖子生,儘管其中部分學校更強勢一些,但整體來看,已經看不出有什麼八大金剛的優勢了。

除了個別區以外,上海大部分區的一號位學校都有不俗的實力,一些家長迷信八大金剛,捨近求遠,亂填志願,是很不明智的。

未來中考改革之後,上海的高中將進一步從分層教育探索向分類教育的轉化,屆時高中格局又會由於新中考政策產生一些變化。

但小姚老師一再強調,學習決定學校,上海沒有低進高出的高中,沒有性價比高的高中,只有學習認真,努力的學生,如果你成績不好,學習不努力,學習習慣不好,環境是無法改變孩子的,就算給他進了名校,以後也是普通大學的面孔。

沉迷於名校排位,學校好壞的家長應該快點警醒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