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語文教學的自然之道

恩施市桂花園小學 王昌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只有學生充分閱讀,才能感受到課文的語言文字之美。可見,“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雷鋒叔叔,你在哪裡》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的一篇課文。教學時,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利用資源喚醒他們的原動力,讓雷鋒精神紮根在幼小的心靈。

●三讀課題 為文尋線

在導入新課之後,我讓學生三讀課題,弄明白本文主要圍繞什麼來講的。

師:同學們,讀了課題後,你明白了什麼,知道本文主要說什麼嗎?

生1:我讀後明白了主要為我們說雷鋒叔叔的事。

生2:我讀後想知道雷鋒叔叔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師:是呀!雷鋒叔叔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有哪些事蹟值得我們去學習呢?請同學們打開書,仔細品嚐品嚐這篇文章,你就會明白的。

文章題目即文眼,抓住了文眼,就意味著抓住了文章主線,為下一步教學或閱讀夯實了基礎。

●自讀課文 為文尋據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隨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

我圍繞學生由課題生髮的問題,尋找依據,要求學生在自讀課文時圈點勾畫,找出最能體現文眼的詞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在此過程中,我示範引領。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勾畫圈點,對最能體現文眼的詞句,深入揣摩推敲,找到支撐文眼的依據。

●品讀課文 為文尋理

找到了文眼的依據,下一步就是如何品讀課文,獲取文本的價值取向,吸納要義,內化為能力了。

師:同學們,剛才大家讀得很認真,有誰能說說雷鋒的足跡在哪裡呢?他做了些什麼事呢?

生1:在下溪邊,他抱著迷路的孩子,踏著泥濘,冒著大雨送小孩回家。

生2:老師,我們要去尋找雷鋒的足跡呀?

師:雷鋒的足跡我們需要尋找嗎?找到了嗎?

生3:找到了,哪裡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裡!

師:課文只列舉了雷鋒叔叔做的兩件小事,其實雷鋒叔叔做的好事數也數不清。那麼,同學們,你在班上幫助過別的同學嗎?

生4:幫助過,昨天他沒帶筆,我借給他一支,老師這算不算呀?

師:算,當然算呀!當別的同學有困難時,自覺去幫助就是樂於助人。你真是我們班的小雷鋒呀!同學們,雷鋒的足跡還要去找嗎?

生5:我找到了,找到了雷鋒叔叔樂於助人的精神。我要向雷鋒一樣,盡我所能去幫助別人。

師:是啊!我們要去尋找的是雷鋒的精神,是他那種助人為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

值此,我與學生一起沉醉在雷鋒的感人事蹟中,在他們心裡種下了助人為樂的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