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為心聲 不平則鳴

好久,沒有寫東西了。今天再拿起“筆桿兒”,內心多了一份平靜。

晚上,讀了點韓愈,突然間頗有感觸。“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這是韓愈稱讚孟郊的一段話,也是有名的“不平則鳴說”。說的是,自然界當中,如果一個事物不平靜了,它就會發出聲音。比如,樹木,本來是平靜的,風一吹過,樹木就會颯颯有聲。水面,本來是平靜的,風雨激盪就會有波濤聲。人的言論,也是同樣,當人的內心有情感激盪的時候,他就能發出言論,寫成文章。孟郊歌唱是因為他思念,孟郊哭泣是因為他懷想,凡此種種只要能從口中發出來,然後形成為聲音的,可能都會有它內在的不平。我想,大概因為韓愈經歷過並且感同身受過,才能如此欣賞和了解孟郊。感嘆了一番他和孟郊的惺惺相惜,思緒突然轉向自己,進而很想落入鍵盤,記錄些什麼。如果是這樣,我也在不平則鳴嗎?

不記得是哪位作家說過,不要相信一個人說過什麼樣的話,而要看他寫過什麼樣的文章。對此,我深以為然。也許,在安靜的文字裡,我更容易讓自己沉澱,也更能夠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有很多個夜晚,我躺下,閉上雙眼,即將入睡,腦海中,思緒裡,卻猛然間被無數止不住的靈感襲擊。而當我開燈,想記錄些什麼,噼裡啪啦,卻什麼都沒了。第二天,更是毫無感覺。倒是很能理解了王羲之醉後書蘭亭的豪邁,和酒醒後的吃驚,與想復重來而無果的無奈。

不論怎樣,我都相信,今晚是冥冥之中的一個契機,一個緣起。就讓我在此開啟蝸居吧,試圖記錄自己的“言為心聲,不平則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