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各大機構對樓市預測


今天初一,進入了2020年。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這將是一個追趕更好自己的一年。中國的GDP將破100萬億,這可是一個里程碑,這畫好的大好規劃的中國城市發展,從小康將走向富強。每個人在這個社會,將得到更多的國家紅利。但紅利並非是讓你空手能得,得自己努力拼搏獲取。

一位財經學家吳曉波說得很有感觸,就是:“都是以無比的勤奮為前提,大把大把的曼妙好時光!”

每年都有跨年預測,但這些年,跨年樓市分享秀也是越辦越有力度。甚至觀看的觀眾人數也是趕超歷史。按照吳曉波跨年分享秀頻道統計的數據,現場有800多萬人觀看,影響宣傳過2個億的人群。

談到房產的概念,很多人認為購買力“缺席”,其實經濟已經在改變和提升購買力。依稀記得2018年的8月,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教授一語驚人,他表示,“投資兩億蓋工廠還不如投資一千萬蓋樓賺得多,這表明了製造業越差,樓價越漲,也就引發進一步的危機。很多企業家放棄製造業,將大量資金轉投到地產市場上,導致房價大漲。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事實上,這兩年時間,國家大量在發展實業,實業經濟提振了極大的市場信心,更加穩定就業和人民的安居決心,住房的需求也成為一種新時代的“變化”的需求,你會發現改善的需求,在這一年出現了新的增量變化。

下面特別看看跨年是10個地產大佬、研究人士分享秀的觀點。

一、吳曉波2020年的八大預測

在2020跨年分享秀上,企業家、財經作家的吳曉波談房子,談製造業、談人口、談東莞的厚街工廠、談新中產為什麼消費、中國的創業者還好嗎、中國的12個地標、中國藍領工人41年裡年薪等,我對他的幾個問題比較感興趣,特別也從吳曉波頻道發佈的內容截取了下來。

吳曉波說:“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歡買房子,這個愛好最近已經改了。1998年,中國開啟城市化運動和商品房改革,如果你有1000萬,同時在紐約和上海買套房子,那麼到2019年它們的投資效率比怎麼樣?紐約的房子漲了2.4倍,上海的房子漲了14.2倍。朋友們,這個叫什麼?這個叫做國家經濟發展給每個人的機遇,無論對於一個藍領工人還是一個喜歡買房子的人,都是巨大的紅利。”

中國的有錢人為什麼而消費呢?吳曉波說:“為什麼在2001年那段時期,中國的成功人士信奉“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而且他們不屑於知道什麼是對的。吳曉波頻道發佈的《2019年新中產白皮書》中,調查了一個問題:你買一個奢侈品是為什麼?結果顯示,12.5%為了送人,23%為了匹配自己的身份,最多的一項佔比——多達60%的人,是為了愉悅自己,讓自己快樂。由此可見,今天中國的消費升級,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升級,那些消費者的購物目的,是為了對自己更好一點,是美好生活物質化的證明。品質、場景、心情成為了新中產最願意為之買單的一些因素,消費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大家願意為場景、為心情、為品質買單的時候,有一個名詞“性價比”消失了,出現了一個新名詞——“顏價比”,好看變得非常重要。總結一下,今天新中產消費者願意為什麼買單?“消費越來越隨便,小眾圈層即一切,審美顏值是正義,我只信任你推薦”。”

互聯網的獲客成本。談到這點,吳曉波說:“隨著流量時代的結束,流量變得越來越貴。2015年,淘寶獲得一個新增用戶要花166元,京東142元,今天淘寶要花536元,京東是757元。2016年異軍突起的拼多多,面向“下沉市場”,獲得一個用戶要花10塊錢,到2018年第四季度,連拼多多獲得一個用戶都需要花143元。可見獲得一個用戶是多麼困難,多麼貴重的一件事。”

中國新制造的公式,吳曉波說:“新中國製造”:必須要有好的品質,必須要有核心技術,同時為十幾億消費者中的某一個圈層做服務。高品質、核心技術和圈層消費,成為了新中國製造的核心能力。

吳曉波有句話挺“走心”的,就是說:“我們越是向前走越會有更多不得不選擇和割捨的道路,但只要那個初心還在鮮活跳動,一切便都會峰迴路轉,春暖花開。”

吳曉波2020年的八大預測:

1、待浪再起,韌性考驗

2、國貨運動、方興未艾

3、供應重構、產銷分離

4、體驗經濟、美好爆發

5、硬科技催生慢哲學

6、快公司面臨期中考

7、資本市場回暖可期

8、奧運激盪、5G熱潮

吳曉波表示,2020年,在中國現代化史上會是一個挺重要的年份,出現新的消費人群。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擁有汽車和房子,當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時候,財富加速理論就會像魔鬼一樣生效。這一輪消費者開始為傳統買單,小到服裝家居,大到建發房產。

二、丁祖昱的2020樓市十大預測

易居總裁丁祖昱的跨年分享,全部是房地產的內容。如幾個比較新的關注點,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和穩定劑、不動產時代來臨、數字化全面賦能房地產、未來將聚焦50個城市、人口、需求的變化是房地產面臨的最大挑戰,房地產是中國最大的製造業、房地產創造了最大的財富效應、四房持續增多,95後也買豪宅、營銷常規手段失效,賣房就靠渠道、政策城市松,宏觀緊;貨幣松,房貸緊等。特別提到的房地產創造了最大的財富效應,從2010年到今年均價差不多漲了一倍,在這其中上海、北京、深圳是過去的2.5倍。房地產讓很多居民邁入小康進入了中產。

易居總裁丁祖昱關於2020樓市十大預測:

1.既要“防上漲”也要“防下跌”

2.繼續放水,但樓市不是受益者

3.行業規模、行業增長雙見頂

4.深圳不會漲,長三角空間大

5.加速去庫存,銷售依賴渠道

6.拿地不急,全年都是窗口期

7.兼併收購,開始大魚吃小魚

8.仍看好物業 ,但企業開始分化

9.租賃變天,還需尋找新模式

10.這些地產股看好:萬科、融創、金茂、世茂、美的、佳兆業、綠城服務、碧桂園服務。

易居總裁丁祖昱近4萬個字的跨年分享秀,提到預測有幾個亮點,如深圳不會漲,長三角空間大。接下來十年,他認為最核心的觀點房地產是中國最大的製造業。未來十年中國商品房總量將達到150萬億。未來十年有越來越多00後邁入到購房行業,總量1.6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2%,這也是未來中國房地產非常重要的希望。未來將聚焦50個城市,北上廣深杭州還是遠遠領先。在他的預測分享深圳的觀點時候,這麼看待。“2020深圳房價不會漲,但長三角發展將展現出極大空間。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深圳的房價已經不低,很多樓盤也需要消耗週期;再者,政府調控,也不會讓深圳漲,所以未來深圳房價將會平穩。”

三、王波博士的跨年分享秀 六個現象及預測!

同致行、房產大象創始人王波博士曾經在分享秀年會上表示,“堅信2019年是歷史發展上的重要轉折點,深圳正在開啟一個最好的時代。2020,銀行利率會呈現下降趨勢,刺激剛需購房。”

王波博士的跨年六個現象及預測:

1、現象一:只漲不跌神話終結

預測一:房產投資看“三極一帶”

2、現象二:中小房企“扎堆”破產與巨頭“遊戲”

預測二:開發商格局“馬太效應”

3、現象三:深圳及環深城市成為全國最網紅的地區

預測三:大深圳時代到來

4、現象四:深圳市場板塊輪動

預測四:未來板塊潛力看增量

5、現象五:一線城市核心區超小戶型與超大戶型化

預測五:一線城市核心區戶型將兩極分化

6、現象六:生人社會轉向熟人社會

預測六:誠信紅利時代到來

四、宋丁的12大預測和動向觀點

國家高端智庫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老師表示,從2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人會將關注的焦點轉向價值“400萬億+”的存量物業。中國鉅額存量物業擁有全球難以比擬的龐大資產價值,將為所有經營者和政府帶來可持續的可觀的運營收益。預計在20年代,中國房地產開發隊伍將縮減大約三分之一,甚至不排除縮減規模達到一半左右,同時,將出現銷售規模上萬億的超級巨無霸房企。

一:房地產繼續擔負平衡國家整體經濟長期穩定的作用

二:房住不炒方針催生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穩健發展

三:金融流動性對房地產的支撐作用將受到諸多約束

四:房地產仍將是中國城市化後半程的基礎力量

五:國家土地財政開始逐步讓位於稅務財政

六:城鄉建設用地改革將深刻影響房地產基本格局

七:房地產在大城市圈的快速成長中尋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房地產提供了縱深拓展的空間

九:單純“蓋房子”日益困難,產業地產及城市綜合運營將大行其道

十:商保並舉、租購併舉立足解決住房的嚴重失衡問題

十一:房地產存量時代開啟將激活巨量物業資產價值

十二:房地產行業集中度和行業品質將大幅度提升

五、顧洪波的2020中國樓市的10大預判!

淘房志創始人顧洪波,近日也對關於2020中國樓市的10大預判!

1、房產政策仍將以穩為主,穩中有松。將有更多地方政府,以引進人才等名義放鬆限購。

2、深圳仍將是新一輪房產週期的引領者。

深圳將逐步由豪宅行情向剛需行情轉移。寶中行情繼續,西鄉、沙井、光明、龍華、福田、坂田、鹽田等板塊出現補漲。深圳灣階段性見頂。

3、廣州、上海、杭州等城市行情,將跟隨深圳溫和啟動。

4、臨深板塊中,重點看好南沙、塘廈、惠州、中山。

5、北京行情被抑制,但將走出最悲觀的時期。環京板塊有望觸底反彈。

6、一線和強二線城市中,名校學區房仍將是表現最佳的物業之一。

7、四線城市及各種縣城,房價將繼續見頂回落,並可能進入一個長達十年以上的低谷期。

8、深圳有望實質性擴容。海南有望迎來大利好,海南樓市逐步走出低谷,投資性資金試探性進入。

9、房企融資利率溫和下降,下半年全國土地市場升溫。

10、全國年度房產銷售額仍將高達15萬億以上,保持在相對高位。

六、貝殼的六大判斷

貝殼研究院發佈《2020房地產市場展望》,對2020明年市場給出以下六大判斷。特別重點指向存量房和城市群的發展觀點。

判斷一:“長尾”收縮,新房觸頂回落。

判斷二:“中樞值”支撐,二手房觸底反彈。

判斷三:“省會效應”支撐二線,鄭州、成都最突出

判斷四:粵港澳及長三角片區市場支撐力更強

判斷五:“真實庫存”再起。

判斷六:買房者主權上升,市場步入“慢節奏時代”。

根據貝殼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二手房延續低溫態勢,預計全國二手房交易面積下降2%至3.75億平方米,交易額增長2.8%至6.5萬億元。新房對二手房的分流作用將減弱。預計2020年全國二手房成交量小幅增長3%至438.5萬套,交易額達7.24萬億元。貝殼的數據指出,目前調控久且成交調整幅度較大的北京、成都、青島和長沙,其2019年成交量較近五年均值已下降20%以上(成都接近20%),明年市場回升可能性較大。2019年,各省會城市繼續發佈人才政策、放寬落戶及加大人才購房補貼等,這將進一步吸引省內以及外省購房者,對明年二線城市的住房市場形成支撐。預計西安、杭州、長沙、成都、鄭州、武漢、濟南及合肥的常住人口增長均比較明顯。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城市群在戰略規劃優勢下,其經濟活力和人口吸引力均表現較好,未來市場支撐力較強。近兩個月大灣區內城市的政策調整對市場預期帶來積極作用,且放開對港澳人員購房限制將擴大其市場需求規模。成交量的慢增長意味著價格穩增長,房價快速上漲的時代已經結束。平穩的慢市場下,買方的選擇權將會更大,話語權更強。

七、明源地產研究院的八條判斷預測

在“2019年中國不動產金融年會”現場,融創集團董事長孫宏斌、恆大集團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著名經濟學家鍾偉、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等10多位大咖發表了對2020年樓市及未來趨勢的判斷,明源地產研究院就此梳理出八條判斷預測。這裡提到一個城市化的需求。203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按照這個數字估計,未來12年城鎮人口還要增加1.46億的,這需要大量住房。

判斷一

不要幻想調控鬆綁,也不用過於悲觀

判斷二

如果房地產供給繼續下降,一年半後房價可能又會上漲

判斷三

總盤子維持在15億,前5名能佔30%

判斷四

城市集中度還將上升,一二線和強三線沒問題,四五線壓力很大

判斷五

房企想多融資很難,最好有3、4家主力貸款銀行

判斷六

貨地比決定能否穿越週期,2.5以下的地塊都不夠安全

判斷七

要堅定佈局消費升級,完成房地產+

判斷八

明年重點關注這4類客戶群體

八、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將小幅回溫

2020年1月2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發佈《2020年中國經濟展望》報告。報告預計,房地產調控政策總體基調不變但有望邊際寬鬆,房地產投資增速料將小幅放緩至8%。

在人口持續流入的核心城市群和改善性需求潛力較大的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將小幅回溫,房地產銷售價格逐漸趨穩。

小結

2020年,將是一個無比期待的一年,這一年是在中國GDP破100萬億是基礎上奮進的一年,是也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年。

而2019年,各地樓市也各有特色,單大灣區的深圳有9盤當日“日光”。包括華強城三期、深業中城、合正置地大廈、招商領璽、龍光玖龍臺、京基御景瓏庭、深汕振業時代花園、勤誠達正大城三期、綠地新都會,足足是超過六千多套新房住宅。

2019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37882套,為近三年的新高,同比2018年(29396套)增加近三成。全深圳的住宅數據,通過數據發現,2019全年深圳成交122164套住宅(新房住宅成交37884套,二手房成交84280套),為近三年的最強。

雖然大灣區今年的樓市成交數據還沒有出爐,預計將有可能超越2018年的70多萬套。仔細回顧2018年大灣區九個城市的成交新房住宅數據,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一手房住宅成交量依次佛山164778套;惠州152396套;廣州91236套;肇慶66955套;中山66043套;江門52552套;東莞44810套;深圳29396套;珠海18273套;香港15633套;澳門10822套;合計712894套,約71.28萬套新房住宅。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這九大城市GDP,合計是81048.5億,約8.10萬億。

時至今天,2020,已經在路上。上述的預測是否準確,今年年底將見分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