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價要點、工商業機遇、戶用額度——2020補貼新政下細分市場解析

2020年開年,財政部、發改委、能源局三部委下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兩個重磅文件,新的政策有哪些要點?對光伏產業又將產生哪些影響?3月6日,中國新能源電站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做客北極星光伏雲直播,就2020年補貼新政下的光伏市場展望進行分享。

新管理辦法要點

彭澎介紹新管理辦法有四大要點,簡要概括為補貼以收定支,資金按年度撥付,可再生補貼目錄外項目確權,補貼分優先級發放。

整體看來,新管理辦法的重大利好在於,在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外的光伏電站終於有了合法身份。此前沒有進入補貼目錄的電站由於沒有補貼確權,影響電站交易。融資上也只能靠投資企業的自身信用,由於沒有補貼,電站本身的現金流不可能還本付息。

根據最新政策,自2020年起尚未納入補助清單的項目通過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申報,經省級能源、價格管理部門進行合規性審查後,獲得合規身份。這意味著從第七批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之後,2016年到2018年年底的項目有了合規身份,可以領到部分補貼,有助於電站進行交易。

同時新的補貼辦法調整後會對電站的估值帶來影響,按照規定,未來電站有發電小時數限制。這意味著電站不是發多少電給多少補貼,超出小時數之後只有火電的電價。

彭澎解釋,新的補貼政策會影響有超額髮電量的電站,一類是太陽資源比同類地區豐富的電站,二類是超裝電站。另外對電站改造要謹慎進行,需要考慮核定小時數,否則難以獲得期望的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發電小時數是計算電價所用的數據,和保障小時數不同。後續國網會將計算發電小時數公佈出來,這是發補貼的依據。

申報競價項目的注意事項

從2019年競價項目申報來看,企業的熱情並不高。主要是由於實行新的競價機制,電站業主在申報流程、計算電價上還不熟練,導致進程較慢。而今年仍舊延續去年的機制,企業更加熟悉流程。

彭澎指出,根據新的政策電站將有發電小時數限制,所以電站業主應提前和託底方、收購方溝通,計算好收購價格。

另一方面,光伏電站的併網成本需要計算在內。去年部分參與競價的業主對併網成本預估比較樂觀,導致後期的併網成本吃掉了大部分利潤。

近期瞭解到部分省份要求鼓勵競價項目要加儲能,這將增加電站的成本,彭澎建議企業應該量力而行。

工商業分佈式:民企機遇

2019年分佈式光伏新增裝機12.2GW,相較去年同期下滑41.3%。其中,除去戶用光伏5.3GW、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約4GW,工商業分佈式光伏新增裝機僅3GW左右。

工商業分佈式大幅下滑原因,彭澎分析,主要還是補貼大幅下降而導致的。從2013~2017年,工商業分佈式一直享受著0.42元/千瓦時的穩定補貼,2018年上半年降至0.32元,降幅較小,而2019年直接降至0.1元,降幅高達69%,對工商業分佈式投資業主的積極性打擊較大。

2019和2020年,工商業分佈式需要逐漸消化補貼下滑這一因素,因此2020年分佈式光伏裝機或與2019年持平,但仍難以與集中式電站相抗衡。但“十四五”期間,隨著光伏價格的不斷下滑,分佈式光伏終將佔據光伏市場的“半壁江山”。

就光伏電站下游市場而言,國進民退的趨勢逐漸明顯,但國企目標大多集中於大型地面電站,而小而分散的分佈式光伏將成為民企的主要市場。

值得重視的是,當下越來越的企業對綠電的興趣加大,與此同時,無抵押融資已經出現,若用電戶資質很好,屋頂項目可以不用投資人的個人無限連帶擔保,這無疑對工商業分佈式投資業主形成利好。

此外,彭澎透露,2020年隔牆售電試點落地的可能性非常大,將為工商業分佈式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戶用光伏:繼續火爆

2019年前10個月,戶用光伏新增裝機便飆至5.3GW,大大超出了原本規劃的3.5GW。

對於今年的戶用市場,彭澎認為將繼續火爆,額度或將繼續超標。

2020年戶用光伏度電補貼還未確定,預期0.07~0.12元/千瓦時,總裝機4~7GW。受疫情影響,戶用光伏或需等到4月才能啟動,補貼有望提升。

彭澎提醒,如果今年額度不夠,明年是否還會有戶用,這個目前還不清楚,目前專家們的意見也不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