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時點投資的兩種選擇

這段時間市場波動有點大,不管是A股還是美股、港股,現在全球市場聯繫比以往要緊密得多,很明顯都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大家都在討論要不要抄底,買什麼好?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面哥想說個樸素的道理:漲多必跌,跌多必漲!這不是什麼必然的真理,但是翻看歷次的牛市崩潰就知道,每一次泡沫破滅都是因為市場過熱造成的。

所以前段時間的科創股“牛市”不可持續,而去年以來大幅上漲的藍籌白馬股,也會因為漲的太多而漲不動,遇到疫情的衝擊,只有下跌一條路了,不信你可以看看去年年初的股價對比就知道了,比如茅臺、蘋果去年都漲了一倍多,五糧液漲了1.5倍,格里也差不多翻倍,只有騰訊、Facebook稍微慢點,所以今年的預期大家不要太高,不可能一直上漲的。

回到買什麼的問題,其實就是兩種選擇——買指數和個股,買指數很簡單,大家選好指數,選定大概的買入條件,指定交易計劃並嚴格執行就可以;買個股要複雜的多,前面的文章我反覆強調要買最好的公司,它需要對公司有深入的研究。

面哥看來,對於不同的人群有兩種方案,不懂個股的直接買寬基指數,比如滬深300、上證50、恆生指數、標普500和納指100;對個股有研究、追求更高收益、能承受大幅波動的可以買自己看得懂的公司股票;我看好的指數及基金以前列過,在下面這張表裡:

當前時點投資的兩種選擇

在面哥看來,自己看得懂敢買的好公司加起來不超過20個,好公司也是分等級的,按行業來分,食品飲料>互聯網>先進製造>金融地產>其他;按公司的基本面狀況來分,需要大量融資的比不過不需要借錢的,現金流充足的比現金流少的好。

很簡單,大家去翻一下財務報表就知道,為什麼貴州茅臺、騰訊、格力、蘋果、Facebook 手裡常年有1000億以上的現金呢?是偶然現象還是他們生意模式的原因呢?我不回答,大家應該已經知道答案。

另外一個就是買點的問題,指數方面,A股寬基指數在滬指3000以下就可以;其他指數可以參考歷史估值,不過大家也要看看其他的指標,不可刻舟求劍;比如恆生指數一直處於低估狀態不回來咋辦?美股牛市了這麼多年,要是腰斬也是有可能的。

買入的話定投,或者底倉+定投都是可以,一次買入要慎重;賣出的標準有多種方法,一般來說就是熊市買入,牛市泡沫時賣出,原則是符合自己的買入/賣出邏輯。

個股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拍腦袋說個結論就當算卦,茅臺875元、蘋果230美元、Facebook 180美元、格力46元……這些價格你要是能買到應該做夢笑醒,我瞎說的哈,真要到了這個價格,大家最擔心的應該是從哪裡找錢的問題。

當前時點投資的兩種選擇

廢話不多說,長期賺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資產配置,另一種是精選個股;第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建立一個股債平衡的基金組合,這個我也在實驗;第二個就是精選個股,需要投入精力研究,而且要承擔大幅的波動,也可能需要為自己的決策錯誤買單。

講一個資產配置的故事,最近很多人說買房比買那些科創的股票划算,我認同這個觀點;還是那句話,市場不缺乏機會,只要你有足夠長遠的眼光,懂得合理使用各種投資工具,賺錢是水到渠成的事。

很多朋友問到具體的指數和個股的問題,我也一一做了回覆,在此聲明: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具體買賣的決策在於你自己,我自己會在自認為合理的價格買入最好的投資標的,歡迎大家多交流。

風險提示:本文是本人的投資筆記,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