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一場暴雨後,老屋的牆倒了,他在裡面發現了驚人的東西

小說:一場暴雨後,老屋的牆倒了,他在裡面發現了驚人的東西

我叫鄭經,今年二十二歲,是一家古玩店的半個老闆。

當我仔細讀完睜眼瞎記錄的這些內容後,我合上泛黃日記本,倚在沙發上,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鄭炎夏是我的爺爺,去世好多年了,墳頭上的草已經長到兩尺高了。

一旁的鄭向南還在翻看剛見天日的那本風水秘術,愛不釋手。

接著,他又認真而仔細的端詳著剛從老屋夾壁牆裡拿出的那些瓷器,眼裡流露出如數家珍的目光。

一副奸商的樣子。

鄭向南是我二叔,我和他合營一家名叫聚寶齋的古玩店。

說合營,有點太市儈,主要是我倆一人繼承了一半古玩店的產權,所以,這家古玩店的另一半老闆就是他。

看完日記本上的內容,我扭頭的望著櫃檯上的那個大葫蘆瓷瓶,腦海裡浮現的是鄭炎夏下到羅布泊地下坑穴時的場景,那到底是一個什麼地方,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說真的,我不知什麼是鏡像人,也不明白,怎會出現兩個滕家路。

團團疑問困擾著我,讓我內心裡充滿了無限的好奇。

鄭炎夏的這些經歷全部記錄在我手裡的這個日記本上,這個日記本被藏在一個機關木函裡。

而就在兩個小時前,我在一堵被雨水淋塌的夾壁牆裡發現了它。

不知這些東西究竟是誰藏進去的。

據我判斷,應當是我的爺爺鄭炎夏,在破四舊的時候藏進去的。

我之所以能發現夾壁牆裡的這些東西,多虧我本家的堂叔鄭立櫃。

昨夜瓢潑大雨,如傾如注。

早上我尚未起床,鄰家的堂叔電話打來,告知我,家裡老屋的牆讓雨淋塌了,砸壞了他家的東西,讓我趕緊過去,看看怎麼解決。

當時我還在床上睡覺,本來不想去的,結果鄭立櫃沒完沒了打電話,無奈之下,我就驅車去了鄭家村。

鄭家村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這個村子雖然不大,但村裡人幾乎都姓鄭,先祖已不可考。

大饑荒的時候逃難到這裡,就在這紮下了根,安身立命。

隨後,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孫又有子,孫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便發展成了現在的鄭家村。

鄭立櫃是我同宗的叔叔,他爹和我的爺爺是同一個爹媽生的,沒出五服。

倒塌的那處老房子,是我爺爺奶奶生前居住的地方。

在我爺爺奶奶住進去之前,是我曾祖父曾祖母住的,房子也是他們建的。

從我曾祖父曾祖母那輩算起來,這棟老房子至少也得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如果我爺爺奶奶是名人的話,這樣的古老建築得被當作文物保留下來。

可惜,他們並非名人。

那時候的生產力低下,條件差,能蓋得起土坯草房就已經算經濟條件不錯的了,條件不好的人家,只能自己搭個窩棚,遇到大風暴雨,就給捲走了。

自從我的爺爺奶奶去世之後,這棟老房子就空了下來。

土牆茅草房子,算是最古老的房屋。

這樣的房子長時間不住人,就沒了人氣兒,茅草就會自動腐爛,加上沒人修繕,就成了荒宅,裡面經常住一些刺蝟和黃鼠狼,晚上來的話,都覺得很陰森。

這樣一處長久沒人居住的荒宅,在昨夜一場大雨過後,東牆倒塌了一半。

這面牆的另一邊是鄭立櫃的家,中間隔著一條巷子。

鄭立櫃家的雜物就放在巷子裡,其中有一張破舊的太師椅,本來就已經爛的不成樣子。

牆塌之後,破爛太師椅直接就給砸了個稀巴爛。

早上鄭立櫃起來之後,發現太師椅被砸了個稀巴拉,直接就給我打了電話。

所以,我就來了。

到了老屋之後,我看到倒塌的土牆在雨水的浸泡下,形成一股泥水流,順著鄭立櫃的院子,流得到處都是,髒兮兮的,像黃河水氾濫一樣,焦黃焦黃的。

鄭立櫃的太師椅,已經散架了,要不是鄭立櫃告訴我那是一把太師椅,我還以為那是一堆爛木頭。

鄭立櫃說,我家的牆砸壞了他的黃花梨太師椅,得要我賠償他的損失。

我看了一下散架的破太師椅,水曲柳的材質,本就是個破爛,不知放了多少年了,現在牆塌了砸個稀巴爛,愣說是黃花梨的。

不用多想,鄭立櫃是想借機勒索我一筆。

真是啦蛤蟆想吃天鵝肉——想得美。

鄭立櫃這個守財奴,自從迷戀古玩之後,什麼東西都當作寶貝,本來就是一把破太師椅,現在竟訛上我了,算計到這個程度,說出去不怕別人笑話。

看著已經倒塌的這面牆,我心裡非常納悶,牆怎麼會塌?

雖說這土牆房子老了,但這房子的牆體是比較厚的,暴雨下得又比較急,不可能這麼快就給淋塌的。

我認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一定有其他原因導致這牆倒塌,難不成是因為牆基?

我滿心狐疑,心裡想著,這他孃的真是怪事。

然後,我踩著土牆塌陷下來的泥土,進了老房子。

老房子已經髒得不成樣子,到處都是灰塵和蜘蛛網。

在這老屋裡,爺爺奶奶生前使用的老式傢俱依然保持原來的擺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發黴。

我仍記得小時候經常在這屋裡玩耍,閒雜物是人非,內心不禁湧起澀澀酸楚。

老屋裡充斥一股黴爛腐朽的味道,夾雜著雨後的泥土腥味,鑽進了我的鼻孔,燻得我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我看了屋裡的陳設,一切都沒被動過,牆上的畫仍然掛在牆上,唯一不一樣的就是灰塵比之前更厚了。

自從爺爺奶奶去世後,我就離開了這裡,搬到了鎮子上的新房,很少回來。

現在再老這處老房子,不禁悲從中來,忽然想起了爺爺奶奶。

時過境遷,韶華逝水。

當我環顧四周之時,不經意間發現,那一堵尚未倒塌的牆體中間竟是空的,裡面似乎還有東西。

疑惑之下,我走向牆邊,卻發現,這牆體中空的地方是夾層,大約五十公分的樣子,有明顯被挖過的痕跡,裡面空間足以容得下一個中等身材的成年人蹲在裡面。

我仔細看了牆裡藏的東西,是一些布料、書籍、瓷器,在這些物件中間,還有一個雕刻著精美圖案的紅色木函,非常顯眼。

由於已經生了黴菌,看上去像個黑色的。

我看著這些東西,心中著實吃了一驚,我想不明白,老屋的牆體裡怎麼會有這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到底又是誰藏進去的?

難不成,老屋下面有古墓,這些都是隨葬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