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在我國,醫學有西醫與中醫之分。西醫是舶來品,通常是指從發源於西方國家的醫學體系。中醫是“土特產”,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醫學體系。

這兩大醫學體系各有特點、各有優勢,但是“重西輕中”傾向是存在的,所以在大力發展西醫過程中,對中醫發展有所忽視,中醫在滿足公眾需求方面有所供給不足。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可不能把這個寶貝弄丟了。

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最近幾年,中醫藥發展進入快車軌道,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中醫臨床人才和多學科交叉的中醫藥創新型領軍人才成為迫切需要。這給立志於弘揚祖國中醫藥文化的人們提供出廣闊的求學機會和發展前途。

據教育部公佈的高校名單,全國現有24所中醫藥大學(包括一所藏醫藥大學),還有2所中醫藥學院。這些高校設置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等本科專業,也都進行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培養,還有博士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除此之外,一些綜合性大學設置的醫學院也是廣泛開展中醫藥教育。學子們的選擇機會是很多的。

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那麼,2020年高考的學子如何選擇呢?本號曾在《中醫面臨大發展:全國有多少中醫藥高校?又有多少“雙一流”?》中作了介紹,今天詳細介紹一下中醫“老四校”和“新六校”的情況,供學子們參考。

“中醫老四校”是指於1956年同時建立的四所中醫高校,這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代表了當時中醫教育的最高水平。這四所中醫高校按照東南西北佈局,分別是上海中醫學院(東),1993年更名為上海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學院(南),1995年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學院(西),1995年更名為成都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學院(北),1993年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新六校”是指2017年同時列入“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的六所中醫藥大學,它們是: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學,中醫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成都中醫藥大學(中藥學)。

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對比中醫“老四校”與中醫“新六校”,你會發現有四所大學是重複的,中醫“新六校”包括中醫“老四校”,或是中醫“新六校”是在中醫“老四校”基礎上增加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這說明中醫“老四校”底蘊十足,長期保持強大的實力,但是經過60多年的發展演變,也有後來居上者,各自實力發生了變化。

高校現在的最高檔次就是“雙一流”,中醫“新六校”代表了目前中醫藥教育頂級水平,如果能夠考上其中一所是相當不錯的。當然,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東西,高校也存在一些差異,即使同檔次的高校也是如此。如果你的高考分數達到了中醫“新六校”的錄取線,又將如何選擇呢?這裡提供一些資料,你自己再詳細瞭解一下,一定能夠迅速作出自己的選擇。

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中醫藥大學校園

1、北京中醫藥大學

1956年,成立於北京市海運倉,隸屬於原衛生部。1960年被確定為六十四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為五所全國重點醫學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中醫藥高校中唯一“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與原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合併,改為直屬教育部,2011年成為“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2017年成為“雙一流”建設高校,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醫學成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點。

下設中醫藥專業學院有:中醫學院,中藥學院,針灸推拿學院。現有良鄉、和平街和望京3個校區,全日制在校生12602人,其中研究生4504人,本科生7536人,留學生562人。

擁有3所直屬醫院:東直門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創建於1958年,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中醫院,全國示範中醫醫院。東方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於1999年12月12日正式開業,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健康諮詢為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始建於1964年,第三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單位,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

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2、上海中醫藥大學

1956年創立於徐彙區,1993年更名為上海中醫藥大學,2000年原上海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併入,2003年整體搬遷至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2017年成為“雙一流”建設高校,中藥學、中醫學成為“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點。

下設中醫藥專業學院有:中藥學院,針灸推拿學院。全日制在校學生近8000人。

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亮點是,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醫學三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全部都是最高等級的A+檔,在全國中醫院校中是唯一。擁有3名兩院院士,2名國醫大師,2名全國名中醫,69名上海市名中醫,700多名高級專家和教授。

擁有8所附屬醫院。龍華醫院——創建於1960年7月,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大中醫臨床基地之一,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中醫醫院、全國示範中醫院、三級甲等,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曙光醫院——始建於1906年,三級甲等,是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的臨床基地。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位於上海市虹口區甘河路,創建於1976年,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全國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

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3、廣州中醫藥大學

1956年在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1924年創立)基礎上創立廣州中醫學院,1978年是全國最早招收研究生的高等學校之一,1995年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2005年首次承擔“973”計劃項目,2017年成為“雙一流”建設高校,中醫學成為“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點。

下設中醫藥專業學院有:中藥學院,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11370人,博士研究生生937人,碩士研究生3689人。

學校一直與東南亞國家、非洲國家合作開展抗瘧研究。研發的雙氫青蒿素哌喹複方新藥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納入2010版(第二版)和2015版(第三版)《瘧疾治療指南》。研製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複方抗瘧藥,被列為廣東省中醫藥強省建設重點項目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對外合作項目,被當作“國禮”贈送給許多非洲國家。

擁有4所直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創建於1964年,集教育、醫療、科研於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醫院,全國首批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示範中醫醫院,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始建於1933年,是我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中醫醫院之一,被譽為“南粵杏林第一家”,擁有五所三級甲等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始建於2001年,以中西醫結合骨傷科為主體,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中西醫結合醫院。附屬粵海醫院——坐落於海南省三亞市,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集醫療、科研於一體。

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4、成都中醫藥大學

1956年創建成都中醫學院,1995年更名為成都中醫藥大學,2006年併入四川生殖衛生學院、四川省衛生管理幹部學院,2017年列入“雙一流”建設高校,中藥學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點。

下設中醫藥專業學院:藥學院,針灸推拿學院,民族醫藥學院。全日制在校學生2.2萬餘人,其中研究生2800餘人。

培養了新中國第一批中醫學、中藥學本科畢業生和中醫藥碩士研究生,新中國第一位中藥學博士、第一位中藥學博士後、第一位五官科學博士。是全國中醫眼病醫療中心,全國中醫急症醫療中心。

擁有6所直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創建於1957年,集醫療、教學、科研、養生、保健、康復“六位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院。第二附屬醫院——2018年4月與四川生殖衛生醫院合併,更名附屬生殖婦幼醫院,西南地區唯一的世界衛生組織人類生殖研究合作中心。第三附屬醫院——始於1956年,2009年與針灸推拿學院合併,更名為針灸推拿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5、天津中醫藥大學

始建於1958年,原名天津中醫學院,2005年更名為天津中醫藥大學,2017年列入“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中藥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點。2018年,從天津市南開區整體搬遷至靜海團泊湖畔新校區。是原國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國傳統醫藥國際學院,是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下設中醫藥專業學院有: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針灸推拿學院,中藥學院,中藥製藥工程學院等,是“新六校”設置中醫藥專業學院最多的高校。現有本科生近9000人,研究生近4000人,留學生及港澳臺生2000餘人。

擁有3所直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始建於1954年,現為三級甲等醫院,國家中醫針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中國國醫大師2名,全國名中醫3名,岐黃學者3名。第二附屬醫院——1964年建成投入使用,1994年12月為三級甲等中醫院。附屬保康醫院——2002年5月成立,是一所以專家、專科、專病、專藥為特色的中醫及中西醫結合醫院。

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6、南京中醫藥大學

始建於1954年,歷經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江蘇省中醫學校、南京中醫學院、江蘇新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等階段,1995年更名為南京中醫藥大學。2017年列入“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中藥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點。

建校之初,學校即為新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培養輸送了第一批師資,編撰、制訂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學大綱,為新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模式的確立和推廣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被譽為中國“高等中醫教育的搖籃”。

下設醫藥專業學院: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藥學院(掛牌新中藥學院、康緣中藥學院),醫學院(整合醫學學院),針灸推拿學院(養生康復學院),護理學院。現有各類在校生2萬餘名。

擁有4所直屬醫院。附屬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創建於1954年10月,全國首批成立的省級中醫醫院之一,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院。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成立於1988年12月,三級甲等中醫院,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附屬南京中醫院——成立於1956年,三級甲等中醫院。附屬南京中醫院——成立於1956年,三級甲等中醫院,坐落在秦淮區大明路南部新城。南京市第二醫院——創建於1933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分為鍾阜院區和湯山院區兩個院區。

2020高考:中醫“老四校”與“新六校”

特別說明:為了閱者比較,本號特意製作了中醫“新六校”基本情況圖。這張圖以及本文資料來源於網絡(畢竟是人工蒐集整理,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和有所遺漏在所難免,敬請閱者予以補正完善,請留下你的寶貴意見。

(本文為原創;文中圖表為本號製作,文中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