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裡村:一個省經濟薄弱村的美麗嬗變

連雲港市灌雲縣東王集鎮六里村,2016年被確定為省定經濟薄弱村。全村共658戶、人口3005人,大多以傳統稻麥為主,收入微薄。共有一般貧困戶56戶、142人,另有低保戶58戶、87人。無村級集體產業,村經營性收入為零。2018年4月份,省委駐灌雲幫扶工作隊員進駐六里村開始駐村幫扶。2018和2019年,六里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穩定在25萬元以上,全村貧困戶全部脫貧摘牌,人均達到6000元以上,昔日貧困小村迎來了它的美麗嬗變。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六里村的全體村民要向省委駐灌幫扶工作隊隊員、村第一書記孫安邦道一聲,你辛苦了。”住上了新住宅的村民朱登貴由衷地表示。

2018年年初,省委駐灌幫扶工作隊進駐灌雲縣開展新一輪的扶貧工作。其中,省委駐灌幫扶工作隊隊員、灌雲縣稅務局副局長孫安邦擔任省經濟薄弱村——六里村的第一書記,開啟了他的扶貧之路。回首兩年來的扶貧工作,孫安邦用實踐給出了四個答案。

“花果世界”開花結果,農村產業振興有了新引擎。兩年來,孫安邦按照“打基礎,做規劃,搭平臺,建機制”的總體思路,紮實推進產業幫扶項目。在省委駐灌工作隊的支持下,投入30萬元邀請南京農業大學專家團隊對農業園項目進行總體規劃,優化發展思路,提升發展層次,確立了以“花果世界,美麗家園”為主題的花果新世界農業產業園項目,發展以油蟠桃、火龍果為主的精品水果和以菊花為主的特色花卉。東王集鎮專門成立農業園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加快項目協調推進,園區內產業得以蓬勃發展。14000平方米的聯棟大棚都已建設完畢,油蟠桃、火龍果、草莓以及薄殼山核桃等果木都已栽種成功,500畝的茭白蛤蟆混養基地,400畝的稻蝦混養基地,200畝的垂釣中心以及停車場等都已經輪廓初現,效益初顯。集農技推廣、農民創業和農村黨建功能於一體的園區展示廳正在組織施工。100餘畝的菊花喜獲豐收,當年收益近10萬元,掘得產業幫扶第一桶金。

文體廣場順利竣工,村民休閒娛樂有了新去處。為了解決村民一直沒有文化活動場所的困難,滿足村民精神文化需要,孫安邦積極籌措資金,投入18萬元在村部東側建設村民文化廣場,進一步拓展村部服務功能。修築休憩長廊和文化牆、大舞臺,宣傳黨的好政策,激發了群眾的精氣神。

惠民措施陸續推進,群眾切身利益有了新收穫。2018年,完成六里村村民危房維修項目,朱登貴、李紅金等5戶低收入戶告別通風漏雨的舊住宅,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住宅,“兩不愁三保障”在六里村補齊了最後一塊短板。如今,全村低收入戶免費安裝有線電視有序推進,36戶村民可以在家收看時政新聞、追劇刷屏,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積極開展“健康幫扶、仁濟眾生”免費義診活動,40餘位貧困村民在家門口享受專業的診療服務,黨的溫暖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50盞太陽能路燈如期安裝完成,點亮了鄉村的夜晚。開展好“生態幫扶、綠美灌雲”植樹活動,組織灌雲稅務系統黨員服務隊把400餘株薄殼山核桃栽在了六里大地上。

示範效應不斷放大,昔日貧困鄉村有了新招牌。經過兩年的建設發展,“花果新世界”項目已經成為周邊鄉村爭相融入、外地客商爭相合作,附近村民爭相務工的新型農業產業高地, 並被評為市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和省級示範家庭農場,六里村也被評為市級休閒觀光農業精品村和“一村一品”示範村,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新農村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面對取得的成績,孫安邦說:“工作是全村幹部群眾一起幹出來的。如何構建長效機制,實現群眾穩定致富,依然是下一步的重要課題,作為省委駐灌幫扶工作隊員,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拼搏不懈怠,奮鬥不止步,把工作做好,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不辜負黨組織的重託!”高 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