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浩的這首歌,是寫的廈門老街嗎?

李榮浩的這首歌,是寫的廈門老街嗎?

廈門,一座現代化國際化

又不失人文底蘊的花園城市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清新自然,文藝浪漫

是廈門在眾多遊客心中的形象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如今的廈門日新月異

但聊起廈門

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是

“鼓浪嶼”“廈大”

“環島路”“中山路”

……

其實,廈門從不缺少的

還有古舊風情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巷尾老爺爺賣的熱湯麵

味道瀰漫過舊舊的後院

流浪貓睡熟在搖晃鞦韆

夕陽照了一遍他眯著眼

……

每每聽到《老街》這首歌

小SHUI就想和大家聊一聊

廈門的老街~

除了大海、景點、老店……

廈門還有很多值得一去的老街道

那些滿是故事的街頭巷尾

穿梭其中

你才能真正領悟到

廈門這座城市的精神所在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大同路

大同路始建於1929年,長1100米,寬9米,騎樓寬2.4米,從鷺江道(廈門輪渡)東至新華路,為單行道路由西向東通行。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大同路是廈門第一波城市建設時出現的道路,是完全由華僑出資購地,獨立建房而形成的商品街。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圖源:紫日收藏

1929年到1958年間,大同路曾是廈門繁華的商業街,也是商品種類齊全的貿易區,甚至成為當時廈門的商業中心。當時廈門最大的百貨公司——南泰成百貨店和捷克百貨店,就都在大同路上。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儘管昔日滿是大金店、餅乾店、百貨店的繁華感已不再,但踩過這條街的廈門人甚至初來乍到的遊人都仍然覺得,大同路比中山路“舊”得更有味道,畢竟它始終瀰漫著只屬於廈門的古老氣味。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現在的大同路,在廈門算得上是保存比較完整的一條老街了,路旁的南洋建築除歲月氣息多了些之外,幾十年來並沒什麼太大的變化。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比起附近總人擠人的中山路,不如到大同路上逛逛,這裡的居民多是上下兩三代都生活在廈門的地道“老廈門人”,偶遇坐在騎樓下泡茶的老人家,大可閒聊上幾句,問問他最推薦路上的哪家美食。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圖源:xiaohanyuan

生活的節奏到了這條路上總會不自覺的慢下來,挑個陽光剛好的午後,到大同路來一次最不一樣的“逛街”可好?

開元路

開元路始建於1920年12月,從當時的鷺江提督路頭到浮嶼,長約700米,車行道寬9.1米。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雖然如今的廈門道路縱橫,一派繁華,但許多遊客還是會到舊城區尋找老廈門特有的味道。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開元路是廈門的第一條市政建設馬路,這裡有廈門最早的騎樓。短短不足千米的道路,總是像有說不完的歷史和故事要向人們娓娓道來。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隨意一瞥,古老的騎樓、細長的巷道、鏽跡斑駁的鐵皮、纏繞交錯的電線……接連闖入視線。伴隨耳邊的一兩句閩南語,沿街的店鋪和人群一下子熱鬧起來。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不知不覺,這條隱藏在市區裡的不起眼小路竟已走過了近百年的歷史。當年繁華的商業區現已漸漸滄桑,卻記錄了城市的浮沉與變化。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圖源:xiaohanyuan

這裡隨處可見一些老店,許多人則是衝著這些“老”味道而來。不經意間,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忘記城市的喧囂,融入了市井的悠閒。

華新路

華新路,舊名華僑新村,始建於1957年,和同為華僑新村演變而來的南華路,以及鼓浪嶼並稱廈門三大老別墅區。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上世紀五十年代,南洋的許多華僑回到廈門,為了滿足他們及家屬的居住需求,政府特批此地為其所用。50餘幢華僑別墅先後建成,後又延伸至周邊的鬥西路、公園西路,最終形成了現在這片足有近百棟老別墅的區域。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至今這裡仍有不少華僑後人居住著,稱得上廈門最值得走一遭的“住宅區”,還有人稱此處為“廈門本島的最後一塊詩意之地”。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到華新路踩街一定要記得多留意周邊的建築,南洋和西方的建築風格在這裡又和本土色彩進行了融合,除了法式、瑞式、德式的別墅建築外形,你也能看到閩味十足的紅牆與水泥花磚。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當年的華僑們除了建築,還在這裡種植了南洋杉、菠蘿蜜、棕櫚樹等極具南洋風格的植物。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南方的草木通常都長得很茂盛,再加上廈門人喜種三角梅和炮仗花,所以現在的整個華新路上,隨處可見攀牆而出的灌木叢和花朵。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華新路上的別墅有不少被改建成咖啡廳、餐廳、工作室等等,漫步其中,文藝氣息漫開,這些小店似乎也跟隨著這裡的調子,放慢了節奏。

民族路

舊時俗稱沙坡頭、灰窯角,築於上世紀30年代初。民族路兩邊的建築,看上去就是飽經歲月洗禮。這條路上開了不少特色咖啡館和酒吧,但更多的是老式雜貨鋪,很有懷舊的感覺。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沙坡尾旁邊的民族路,近年來也成為遊客們愛逛的老街,除了眾多美食老店,網紅店也紛紛在這裡扎堆,如果說藝術西區是追求新潮之地,那民族路一定是尋味美食的絕佳去處。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現在這樣門面的雜貨鋪已經很少了,販賣的內容也是老式的生活用品。大多年輕人會覺得這些“老東西”不好用,或是跟超市比起來品種不夠多,功能不夠全。但是這樣的“老東西”卻是爺爺奶奶那一輩眼裡最好、最實用的物件。走進這裡,滿滿都是光陰的故事。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老街的模樣是廈門本真的模樣

這裡還有各式各樣的老街道

它們靜靜地躺在城市的角落

等著你來發現那抹歲月的微光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李荣浩的这首歌,是写的厦门老街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