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老人常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正所謂“和為貴”、“和氣生財”。在中國,人們很重視家庭生活,認為家族以及家庭中的成員是自己家裡人,而其他人是外面人,大家很重視維繫家族以及家庭關係。而在家庭關係的維護中,和氣才能使得家庭生活正常運行,否則就會產生家庭危機,所謂禍起蕭牆就是這麼來的。

很多家庭,他們的家庭成員會生活得越來越幸福與富有,而有的家庭會越來越糟糕,越來越退步,其中很大得原因就是因為家庭成員之間得關係和睦程度以及家風好不好,有沒有陋習。那麼,古人說得“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呢?

夫妻不和

第一樣說的是夫妻不和。家庭就是由男方與女方相愛相親而組成一個家,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否和諧親密最終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會解散還是會興旺發達。

老人常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丈夫和妻子之間的理想狀態是互相尊重、理解、包容。在度過了漫長的戀愛期之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生活一下子就進入了瑣碎、平庸和一地雞毛,曾經的愛情理想會隨著時光的消逝而慢慢消散,曾經青春美麗的容顏也會慢慢變得衰老、多病。這個時候愛情與婚姻就會受到考驗。只有相互磨合、包容才能讓彼此的關係越來越好。

此外,在現代原生家庭中,自己的父親母親之間的關係走向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最主要的是性格,一個和諧美滿幸福的家庭中教育出來的孩子會陽光、積極,而一個自小就經歷家庭離散、四分五裂的孩子更傾向於不快樂;而父母之間的關係對孩子最重要的影響在於基本決定著孩子的婚姻觀。有一些小孩長大後不能建立美滿的家庭、不婚或者離婚等等,就是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曾經出現的吵鬧打罵等現象使得孩子對愛情與婚姻產生懷疑,內心充滿樂不自信與疑惑。

老人常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賭博酗酒

第二樣就是指賭博酗酒。在一個家庭中,不應該出現陋習,如果出現陋習就會使得父傳子,子傳孫,最終使得整個家庭都染上不好的作風。那麼哪些可以稱得上是陋習呢,比如說喝酒抽菸吸毒賭博等等。

拿賭博來說吧,上了賭桌,就會有有癮,總是想著投機取巧,如果賭注下得太小就會覺得沒有意思,如果輸了就會覺得不服氣,總覺得自己還能再來一把把失去的金錢贏回來,運氣好的話就會重新贏回來,運氣不好的話就會又重新失去,然而贏回來以後又會重新失去,最終變成了一個死循環,最終很多人的結局就是

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而酗酒也是一個比較嚴重的陋習。很多男人都會喝酒,在外面應酬的時候不會喝酒就會顯得不會應酬,男人喝酒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凡事都應該掌握度,喝點小酒是沒有關係的,但是如果經常喝得大醉,那就會自己得生活以及自己得家庭產生不好得影響。

老人常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眾所周知,很多男性在醉得一塌糊塗之後會毆打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在酒醒之後又會全部記不得,而這個過程是週而復始的,無論是妻子還是自己的孩子都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心理陰影,最嚴重的後果就是他們都選擇離去。

家風不好

第三樣說的就是家風不好。家風簡而言之也就是一個家庭總體風氣和精神面貌。在古代,中國家庭往往都是多人聚族而居的大家庭,一個富而有教的大家庭往往很重視家風的樹立和傳承。家風維護往往是由封建家族家長來主持,如果有違反家風的子孫將會受到家族的責罰。好的家風會要求家庭成員勤勞節儉、讀書學習 講究誠信、兒女孝順、講求倫理道德。

好的家風在平素時候看來似乎不痛不癢、無關緊要,然而好的家風能夠在關鍵時刻救家族於危亡。比如說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如果講究“詩書傳家”,即使現在貧窮不濟,長期堅持下來整個家族也會延續下去、興旺發達。

老人常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而不好的家風比如愛佔小便宜、愛攀比、愛取笑他人等等,會成為家族衰落的隱性原因,使得家族最終沒有出路。比如一個家族裡面長輩沒有正氣作風,愛貪小便宜,這看似無足輕重,於是潛移默化中這個家族的小輩也會學著長輩去貪小便宜,久而久之,這個家族的人就會在外人眼裡看來有這樣一種愛貪便宜的風氣,家族無法樹立威信,無法服眾。

再比如愛攀比的作風蔓延就會使得金錢造成大面積的浪費,為了無聊的盲目攀比而使得家族的金錢慢慢流失,為貧窮埋下禍根。

父子、兄弟不和

第四樣就是說的父子、兄弟不和睦。中國人自古就講究“和為貴”,和氣才能生財。在古代,中國人一般喜歡聚族而居,大家族中男子是當家作主的主要人物,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在很大程度上,父子、兄弟之間的和睦關係就決定了這個家族的和諧程度,也代表了這個家族的興旺發達。

老人常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相反,如果彼此之間不和,就會產生矛盾糾紛,影響共同的家庭生活,也會使得財氣的消失,進而引起家族的衰敗。一個個體如果與自己的大家庭發生了直接的衝突,那麼就幾乎可以說生活經濟上失去了靠山,沒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陷入孤立的處境。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兄弟之間因為經濟水平的差異而產生嫌隙。在古代中國人的家庭中,一般情況下有多個兄弟姐妹,大家同在一處居住,彼此之間會產生比較。由於家庭教育、個人資質能力水平的差異,兄弟姐妹之間會具有不同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水平。有的人如果發展得比較好,就可能引起其他人得嫉妒和羨慕,都想從中獲取好處,這樣就很容易產生衝突。

這種產生於家庭內部的糾紛是無休無止的,對於家族的長期發生會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老人常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在當代生活中,中國人的生活相比於古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環境以及家庭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古代人留下的“家有四樣,一生白忙”這句俗語對於我們依然具有很大的價值,值得當代人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