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副校長施一公:為美國做嫁衣

清華大學建校一百多年,是中國的最高學府,它與北大是眾多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學校。清華大學幾乎囊括了全國的學霸,它校內的每個學科專業都是全國頂級專業,師資力量更不必說。2019年,在全世界的高校排名,更是力壓新加坡大學,排名亞洲第一。每年各省市的高考狀元也差不多都進入了這所頂級院校。很多人都很關注這些高考狀元從清華大學畢業後發展狀況如何,都在哪裡發展?

清華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副校長施一公:為美國做嫁衣

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先生說,這些年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去美國繼續學習或者工作。用中國的資源培養出來的學生服務於他國,為他國做了嫁衣,這其中的原因不免讓人深思。

其實國內很多知名高校都存在這種情況,比如清華大學顏寧和北京大學的許晨陽就是典型的例子。

顏寧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隨後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在顏寧30歲那年,她回到了母校清華大學任教,成為清華大學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同時也是清華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她被成為“女神教授”。

清華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副校長施一公:為美國做嫁衣

擁有天賦的顏寧在生物學領域一次次的刷新自己的成績,她在自己的領域獲獎無數,她發表論文無數,為生物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017年,中國科學院在評選院士的時候,眾望所歸,成績單優秀的顏寧卻沒有獲得候選的機會,於是,同年,顏寧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聘請,成為該校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在異國他鄉的生物學領域繼續發光發熱。

另一位就是北京大學的許晨陽,許晨陽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本科和碩士都在北京大學就讀,隨後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許晨陽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等高等學府任教。2011年,許晨陽入選了國家首批“青年千人計劃”,隨後便回國,在北京大學任教,成為北京大學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14年,許晨陽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隨後他還成為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許晨陽的履歷可以說是相當耀眼了,他在數學領域獲獎無數。

2017年,許晨陽獲選龐加萊研究所講座教席。許晨陽曾經對於自己出走去國外高校任教的行為說過幾句發人深省的話:國內對於年輕人才的支持與國外相差很遠,而且本該乾淨的學術氛圍,卻屢曝學術造假,高校學風未免太過浮躁,這確實讓很多年輕學者和有志之士寒心。

許晨陽關於中國學術界的一番話,確實不免會讓人反思,國內培養出眾多高端人才,但是國內的學術氛圍卻將這些高材生推給了國外。這必然會造成國外越來越好,而國內人才缺失。

清華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副校長施一公:為美國做嫁衣

既然要選擇做學術,自然要把對學術的興趣作為目標,而不是把名利作為標準。現在很多人都沒有老一輩學者的耐心和堅持,比如袁隆平、錢學森等等,他們所處的時代經濟政治環境,和現在相比差別很大,但是卻在艱苦的環境種做出了震驚世界的成果。即使他們享譽國內外,依然默默的埋頭做研究,這才是真正把學術當作興趣的人所該有的境界。但是現在很多搞學術的人卻沒有了對於學術研究的熱愛和堅持,很多人做研究是為名為利,那麼國內的學術環境勢必會越來越差,相反,如果學術環境以及國家的支持提升上去,大家對於學術的態度也許會不一樣,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

因此,近年來,我國教育部開始出手,對我國的學術氛圍進行淨化,同時加大對於學術教育的支持。高校是學術的前沿陣地,各高校積極響應教育部的政策,學校對於畢業論文等的管理越來越嚴格。而社會也加大對於學術的監督,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學術環境的一些指導意見。在國務院、各高校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學術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國家推進人才使用以及培養的體制創新機制,從宏觀上保證學術誠信以及人才成長環境的改善。三管齊下,終於有了很大的效果。所以,近年來,眾多高端人才都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的學術發展和科研水平提升做著自己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