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坐像

13世紀 鎏金銅 高21釐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淨土圖

西夏(1032-1227) 布面設色 高113公分 寬78公分

內蒙古黑水城出土 俄羅斯聖彼得堡 艾爾米塔什國家博物館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淨土圖軸

西夏(1032-1227) 絹本設色 高62公分 寬46公分

內蒙古自治區出土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像

高麗 大德10年 根津美術館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和八大菩薩

高麗時代佛畫

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像 高麗佛畫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與八大菩薩

14世紀高麗佛畫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圖

高麗佛畫 大都會博物館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地藏菩薩圖

高麗佛畫 大都會博物館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八大菩薩像

高麗 日本 廣福護國禪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西方三聖來迎圖

朝鮮時代佛畫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三尊

朝鮮巨幀佛畫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來迎圖

高麗時期(918~1392)

絹本設色 高166.4公分 寬88.8公分

日本大阪堺市 法道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來迎圖

高麗時期(918~1392)

絹本設色 高110.7公分 寬51公分

韓國京畿道湖巖美術館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及八大菩薩像

高麗忠肅王七年(1320)

絹本設色 高177.2公分 寬91公分

日本奈良大和 松尾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及八大菩薩像

高麗至朝鮮時期

絹本設色 高226公分 寬169公分

日本根津美術館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來迎圖

南宋 絹本設色 高136公分 寬58公分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接引圖

南宋 13世紀立軸 絹本設色 水墨

規格: 104.5 x 53.7 cm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接引圖

十五世紀初 春日行秀繪

掛軸 絹本設色 規格:93 x 38.2 cm

大英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像

十四世紀 鎌倉時代佛畫

規格:129.6 x 51.8 cm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接引圖

室町時代佛畫 掛軸 絹本套色

規格:111.1 x 63.8 cm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像

元代佛畫 絹本設色

規格: 100.4 x 37 cm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接引圖

鎌倉時代(1270-1333)

掛軸 絹本設色黃金 尺寸:95.3 x 46.6 cm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14世紀 日本南北朝時代繪畫

規格 :105.8 × 42.2 cm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接引圖

十四世紀日本佛畫 絹本設色 掛軸

畫像尺寸:106.045 x 38.1 cm

美國丹佛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來迎圖

南宋 絹本設色 高97公分 寬38.5公分

日本福井敦賀西福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像

南宋 和歌山 成福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像

南宋 京都 清淨華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像

南宋 京都 金蓮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接引圖

十四世紀佛畫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接引圖

約翰遜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天堂迎接圖

十六世紀 明代

絹本設色 規格:120.1 × 63.1 cm

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

南宋 京都 廬山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南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莊嚴阿彌陀佛-下

西方三聖接引圖

南宋佛畫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三尊像 南宋 釋普悅

絹本設色 高127公分

日本京都上京 清淨華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來迎圖

元代 張思恭 絹本設色

高102.8公分 寬57.4公分

日本京都左京禪林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觀無量壽經變相圖

高麗時期 絹本著色

高202.8釐米 寬129.8釐米


此圖依據中國宋代(960-1279)大智律師元照的《觀無量壽經義疏》繪製。


畫面上部為主尊釋迦牟尼佛,兩側列有十大弟子、十六聖眾、六大天王及諸菩薩。其上以彩雲和寶樹隔開的圓相為第一日想觀。圖兩側各配置六個圓相,右側從上而下,分別為第二觀至第七觀,左側是第八觀至第十三觀。主尊下方的三重寶閣,依序為第十四觀至第十六觀,描繪上、中、下三品的三輩觀。圖最下方為蓮池,繪有蓮花化生的景象。十六觀周側以紅底金泥書寫說明文字,以助瞭解內容。


整幅畫面構圖周密細緻,左右對稱,井然有序,繪製精細。色彩以紅色為主,適當的使用金色,使畫面更添明亮、華美。線條精細,為知名佛畫,推測約繪製於高麗忠烈王二十六年(1300)。(摘自佛光山出版《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三尊像 鎌倉時代

絹本設色 高154公分 寬135公分

日本和歌山蓮華三姝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聖眾來迎圖

平安—鎌倉時代

京都 安樂壽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聖眾來迎圖

平安時代 奈良 長谷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聖眾來迎圖

平安時代 滋賀 淨嚴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接引圖

14世紀日本繪畫

絹本設色 規格: 127 x 56.5 cm

美國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接引圖

18世紀日本繪畫

彩色 金紙水墨 六幅對摺屏風

規格:151.5 x 373 cm

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18世紀日本佛畫

紙本設色 尺寸:14 x 8.63 in

大英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接引圖

鎌倉時代繪畫 掛軸 絹本設色

規格: 124.5 x 66.0 cm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紙本設色 規格:123.5 × 57 cm

大英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14世紀 鎌倉時代佛畫

規格:131.8 × 58.6 cm 絹本著色

大英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三尊來迎圖

十四世紀初佛畫

絹本設色 規格:120.4 x 41.0 cm

南澳大利亞藝術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室町時代佛畫

掛軸 絹本設色 規格: 102.2 x 42.6 cm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室町時代(14-16世紀)佛畫

布本設色 畫面尺寸:36-1/16 x 18-1/4 in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三尊接引圖

14或15世紀 鎌倉時代繪畫

絹本設色 掛軸 畫面尺寸:159.2 x 75.5 cm

大英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接引圖

10世紀平安時代繪畫

日本淨土宗第六祖源信大師(惠心僧都)繪

掛軸 絹本設色 尺寸:103 x 48 cm

大英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14世紀鎌倉時代佛畫

掛軸 絹本設色 尺寸:102 x 40.1 cm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學院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接引圖

14世紀 日本南北朝時期佛畫

掛軸 絹本設色 尺寸:98.7 × 38.7 cm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14世紀初鎌倉時代佛畫

立軸 絹本設色 畫面尺寸:84.7 x 38.9 cm

美國耶魯大學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17世紀江戶時代 雕版印刷佛畫 紙本設色

尺寸:24.45 x 13.65 cm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學院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及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鎌倉時代

絹本設色 高145.1公分 寬154.5公分

日本京都東山 知恩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及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鎌倉時代 絹本設色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來迎圖 平安時代

絹本設色 高109.4公分 寬71.8公分

日本石川金澤 心蓮社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平安時代 奈良 興福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來迎圖 南宋

絹本設色 高97公分 寬38.5公分

日本福井敦賀西福寺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美國諾頓西蒙藝術博物館藏十四世紀佛畫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聖眾來迎圖

14世紀 日本南北朝時代繪畫

掛軸 絹本設色 尺寸:167 × 85.1 cm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18世紀日本佛畫 紀伊國大智寺佛畫

絹本設色 掛軸 圖面尺寸:120 x 70 cm

大英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17世紀 江戶時代佛畫

絹本設色 規格: 97.3 x 46.2 cm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接引圖 貞綱德榮繪

17世紀 江戶時代佛畫

絹本彩色 規格 : 116 × 62 cm

大英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聖眾來迎圖

12世紀 平安時代佛畫 掛軸 絹本設色

尺寸:左幅 211.1×106cm

中幅 210.9×210.7cm

右幅 211.2×106.1cm

高野山有志八幡講十八個院所藏

高野山靈寶館代存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三尊來迎圖

18世紀江戶時代繪畫 紙本設色

美國印第安納波里斯的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16世紀 室町時代佛畫

紙本彩繪水墨金泥 尺寸:24.3 x 37.3 cm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當麻寺阿彌陀佛接引圖

16世紀 室町時代佛畫

掛軸 絹本設色 尺寸:151.45 x 109.06 cm

密歇根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般若龍船圖——一艘前往極樂世界的船

19世紀 朝鮮時代佛畫

絹本設色 尺寸:143.0 x 59.8 cm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聖眾接引圖

15世紀 室町時代初期佛畫

絹本設色 掛軸 尺寸:96.8 x 41.6 cm

美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與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13世紀鎌倉時代繪畫

掛軸 絹本設色 尺寸:171.76 x 84.45 cm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聖眾來迎圖

14世紀 鎌倉時代佛畫

絹本設色 尺寸:62 5/16 x 63 11/16 in

美國史密斯國家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17世紀 江戶時代繪畫

掛軸 紙本設色 尺寸:96.4 x 46.2 cm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聖眾來迎圖

1668年江戶時代佛畫

掛軸 絹本設色 尺寸:129.9×61.6 cm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聖眾來迎圖

14世紀鎌倉時代繪畫

對幅 絹本設色 尺寸:129.3 x 158.4 cm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日本明治時代繪畫

尺寸:141.8 x 154.5 cm

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收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如來像

平安時代 京都 一心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來迎圖

平安時代 三重 西來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三尊及阿難迦葉尊者像

高麗忠肅王十七年(1330)

絹本設色 高119公分 寬64公分

法恩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五尊像

鎌倉時代 絹本設色

高173公分 寬103.6公分

日本冰庫加西 一乘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三尊及童子像

平安至鎌倉時代 絹本設色

高185.5公分 寬146.1公分

奈良法華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三尊及童子像 局部(觀世音菩薩)

平安至鎌倉時代 絹本設色

奈良法華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坐像 高麗忠宣王元年1309年

絹本設色 高約150公分

日本山形米澤上杉神社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坐像

高麗忠烈王三十二年(1306)

絹本設色 高162公分 寬92公分

日本根津美術館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來迎圖 高麗忠烈王十二年(1286) 釋自回

高203公分 寬105公分

東京中央日本銀行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來迎圖 鎌倉時代(1185~1333)

絹本設色 高98公分 寬41公分

紐約亞洲博物館


莊嚴阿彌陀佛-下

觀經變相圖 當麻曼陀羅

鎌倉時代・14世紀 日本重要文化財

絹本著色 掛幅裝

縱128.5×橫123.6(145.4)


以阿彌陀如來佛所住的西方極樂淨土的情景為中心,將淨土三部經之一的《觀無量壽經》(《觀經》)的序文及十六觀想創作成繪畫。此作品亦被稱為“當麻曼陀羅圖”或“觀經變相圖”。


畫面由中央(內陣)和除去上方的3邊(邊陣)構成。在內陣中,以阿彌陀如來佛和觀音菩薩、勢至菩薩這三尊為中心,氣勢宏大地描繪了諸聖眾三十四尊及蓮池、樓閣等極樂淨土的情景。


外陣左緣描繪的是《觀經》序文中阿闍世間王子的故事,右緣描繪的是作為本論的十六觀想中第一觀想至第十三觀想,下緣描繪的是從第十四觀想至第十六觀想中所述的9級阿彌陀佛來迎場景。


這些的圖像,源自傳說由中將姬用蓮線織成的綴織“當麻曼陀羅圖”(國寶,奈良時代或中國唐代,8世紀,奈良當麻寺)。“當麻曼陀羅圖”在鎌倉時代,由於信仰阿彌陀佛的淨土宗門法然(1133~1212)及其弟子西山淨土宗門鼻祖—證空(1177~1247)等的大力倡導而被廣泛臨摹並流傳於世。


本圖是鎌倉時代的優秀臨摹作品之一,如來和菩薩的容顏及體貌等細微部分都精心雕琢。此外,諸尊和蓮池、甚至天空都大量使用了金泥,以群青和綠青等冷色為中心,施以鮮豔而富有透明感的色彩,這點也受到人們的關注。本圖為滋賀縣大津市的圓滿院相傳之物,舊裝裱的表裡都墨書有永享7年(1435)的修理銘。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坐像(上品上生手印)

檜木 像高279公分

平安天喜元年(1053)~定朝(1057)

日本京都宇治


《觀無量壽經》:

內容述說頻婆娑羅王遭逢家變,為逆子阿闍世所幽禁。其夫人韋提希澡浴頻婆娑羅王,並奉食酥蜜和麥與蒲萄漿。頻婆娑羅大王得食體力漸復,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釋迦牟尼佛,求大目犍連授八戒。世尊除遣大目犍連尊者外,亦遣富樓那尊者,為王說法。


經二十一日,阿闍世問守門者其父是否尚活?守門人稟告阿闍世關於國太夫人奉食、尊者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之事。阿闍世遷怒其母韋提希夫人,欲執利劍害母。經月光、耆婆等臣行勸,方改幽禁其母。韋提希夫人遭幽禁而憂急之際,向時在耆闍崛山的釋迦牟尼佛念請,佛應韋提希夫人,與目犍連、阿難兩位尊者親臨宮中。韋提希夫人表示無心再留於娑婆世界,佛示現十方佛剎樣貌於韋提希夫人,供其選擇往生之地。在韋提希夫人選擇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佛分十六觀的次第,說明以面朝西方觀想落日漸次到觀西方三聖身相及彌陀淨土莊嚴諸相的往生西方之法。其中並提到上、中、下三輩九品往生的位階。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九品往生手印


《觀無量壽經》所載,因個人修持願力不同,往生品味便有差別,公分九品,稱為九品往生手印:

1.上品上生;2.上品中生;3.上品下生;

4.中品上生;5.中品中生;6.中品下生;

7.下品上生;8.下品中生;9.下品下生。


莊嚴阿彌陀佛-下

上品上生手印 鎌倉大佛 銅雕 12~14世紀 高11.39公尺


又稱阿彌陀佛坐像,手結上品上生手印。造型莊嚴安穩,位於日本神奈川縣。


莊嚴阿彌陀佛-下

大足石窟 觀無量壽佛經變相

西方三聖 上品中生手印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 木雕 11~12世紀 日本興福寺

阿彌陀佛相好莊嚴(鬍髭),手結中品下生手印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佛像 日本平安時期木刻 手結下品上生(上品下生)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山越阿彌陀佛來迎像 中品上生手印

絹本著色 掛軸 高138.7公分 寬118公分

平安時代末期~鎌倉時代 12~13世紀

京都禪林寺永觀堂藏


《山越阿彌陀佛圖》描繪即將臨終的信眾面前,阿彌陀佛與眾菩薩從西方極樂世界前來迎接信眾往生的場景。這種主題的佛畫被稱為“來迎圖”,出現於鎌倉時代,是日本淨土宗繪畫的一種重要樣式。一般的來迎圖描繪的都是阿彌陀佛與眾菩薩乘雲飛降,然而本圖描繪的是阿彌陀佛與眾菩薩從山的另一側露出上半身,因此,這類作品又被稱為《山越阿彌陀圖》,可以說是日本淨土宗藝術一種特有的樣式。


莊嚴阿彌陀佛-下


圖中,阿彌陀佛于山谷間顯現出格外大的上半身,頂戴頭光兩手結成中品上生印。在阿彌陀佛的兩側,雙手捧著蓮臺的是觀音菩薩,而合掌而立的是大勢至菩薩。手捧蓮臺是為了接引往生者通往極樂世界。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本圖是永觀堂禪林寺珍藏的日本國寶《山越阿彌陀圖》,畫面最下方是四天王和二童子,山的中腹部位有觀音菩薩和勢至菩薩,觀音菩薩手捧蓮臺,勢至菩薩合掌而立。畫面上方中央位置山的背後主尊阿彌陀佛顯露上半身,雙手當胸結轉法輪印,阿彌陀如來身後是遼闊的雲海。觀音菩薩和勢至菩薩踏蓮而立,乘雲越過山巒,前來迎接往生者。觀音菩薩雙手捧著往生者要乘坐的蓮臺,勢至菩薩雙手合掌,二大菩薩躬身前傾,以示救度往生者的慈悲心情。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前來護法的四大天王


莊嚴阿彌陀佛-下

持幡童子正在引導亡者向阿彌陀佛方向


二菩薩前方是四大天王分立二側,保護著往生者能順利前往極樂世界。下方中心是二位持幡童子在引導亡者向阿彌陀如來的方向。畫面左上方有一月輪,月輪內是一種子字“阿”,阿字代表宇宙的本源。


莊嚴阿彌陀佛-下


此圖清澈透明的色調與月輪中的種子字“阿”所象徵的一樣,清涼的月光灑滿山巒,阿彌陀如來和觀音、勢至菩薩乘雲而來迎接往生者。阿彌陀如來、觀音、勢至三尊的身體,都是用金泥裝飾,法衣的彩色是用金銀泥和切金,給人以細膩柔軟的印象。這是日本現存最古老,最精美的《山越阿彌陀來迎圖》。


莊嚴阿彌陀佛-下

十四世紀 鎌倉時代 山越阿彌陀圖

絹本彩繪 尺寸:89.6×65.3cm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收藏


此圖是弗利爾美術館(The Freer Gallery of Art)的奠基人查爾斯-朗-弗利爾(Charles Lang Freer,1854-1919) 於1906年在日本山中商社紐約分社購買。

本圖描繪即將臨終的信眾面前,阿彌陀佛從西方極樂世界前來迎接信眾往生的場景。這種主題的佛畫被稱為“阿彌陀佛來迎圖”。在“來迎圖”中又有一種被稱為“山越阿彌陀圖”。表現的是阿彌陀佛與眾菩薩乘雲飛降,從山的另一側露出上半身前來接引亡者往生。“山越阿彌陀圖”出現於鎌倉時代,是日本淨土宗繪畫的一種重要表現樣式。


莊嚴阿彌陀佛-下

山越阿彌陀圖(局部)


本圖是更加簡潔的“山越阿彌陀圖”,阿彌陀佛于山谷間僅顯現出格外大的頭像,頭光晃耀,祥雲繚繞。佛身部分塗以金泥,這種呈金色的表現方式稱為“皆金色”,是鎌倉時代佛畫具有代表性的佛像表現手法。


莊嚴阿彌陀佛-下

日本淨土三曼荼羅之智光曼荼羅


日本元興寺智光法師依感見所畫之淨土曼荼羅。為日本淨土三曼荼羅之一。奈良時代,智光法師從智藏法師受三論宗,兼行淨土。同學禮光法師(或作賴光法師)示寂之後,一日夜夢禮光,禮光法師導之禮拜阿彌陀佛,佛舉右手,於掌中現出淨土之相。智光法師遂依所見,命畫工繪其圖像,常觀此圖,期得往生。


原本藏於元興寺極樂坊,室町時代被燒燬。今有模寫本,西大寺所藏者為五十一公分之方形圖,圖形極為簡略,於中央置阿彌陀三尊,四周環繞寶地、寶池、樓閣、寶樹等,其間有化佛、菩薩、天童、化鳥之類,虛空有瑞雲,現天樂和鳴之情狀。此一曼荼羅亦可能系以我國傳入之淨土變相為藍本而繪製者。


莊嚴阿彌陀佛-下

阿彌陀經變相 盛唐(712-756)壁畫

高337公分 寬538公分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


這是敦煌唐代的最壯觀、最精美的一幅阿彌陀佛經變畫。它的高度有350公分,它的寬度超過550公分,阿彌陀佛相好莊嚴在中間,面容端祥,雙手在胸前做轉法輪的手印,端坐在寶蓮臺座上。阿彌陀佛旁邊,還有兩尊站立的脅侍菩薩,再往旁邊可以看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雍容華貴、慈眉善目的坐在寶蓮臺上,其他的諸大菩薩,都圍繞著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祂們都坐在蓮池海會的蓮臺上面。


中間蓮池海會,裡面有七寶池、八功德水都在其中,蓮臺上看到化生童子,有些還在透明的蓮苞裡面,聽經聞法在禮佛,有些童子已經是花開見佛。 我們再往上面可以看到阿彌陀佛、觀世音及大勢至菩薩的上面,都有寶樹和華麗的寶蓋,在天空中,有飛天在散花,還有天上的樂器,用美妙的聲音,來莊嚴極樂世界。十方世界的佛、菩薩,祂們乘坐著蓮臺在祥雲上,一起來讚歎阿彌陀佛殊勝的極樂世界,來聽阿彌陀佛說法。


下面蓮池旁邊,華麗的欄楯的下面,我們可以看到黃金珠寶鋪地,有兩廂的伎樂天人,他們坐在一個方形的毯子上面,手中各拿著有琵琶、有笙、簫、鼓等樂器,他們很專注、很聚精會神的用歡喜的心情,在彈奏微妙的聲音。中間有兩位舞者,在毯子上面一直在旋轉,他們跳的就是唐代當時最流行的一種胡旋舞。舞者的後面的平臺上,有白鶴、鸚鵡、共命之鳥,還有孔雀在欄楯的旁邊,這些奇妙的吉祥鳥,他們唱出優雅音聲。他們的聲音都是念佛、念法、念僧的聲音。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得不退轉,因為西方極樂世界,它是諸佛、菩薩、善知識聚會一處的地方。


這一幅畫它最大的特色,人物超過一百五十尊,場面相當的壯觀華麗,人物的表情慈祥寧靜和法喜充滿。可以講是西方極樂世界壁畫裡面,一幅最有教育性、最有文化性、最有宗教性的一幅大的壁畫之一。


莊嚴阿彌陀佛-下

觀無量壽經變相 盛唐(712-756)壁畫 莫高窟217窟


莊嚴阿彌陀佛-下

觀無量壽經變相 唐代 絹本設色

高186公分 寬123公分 莫高窟第17窟

英國大英博物館


莊嚴阿彌陀佛-下

觀無量壽經變相 五代絹本設色

高141公分 寬84.2公分 莫高窟第17窟

法國吉美美術館


莊嚴阿彌陀佛-下

觀無量壽經圖

元代 高113公分


下方韋提希夫人在頂禮釋尊,阿難尊者和目犍連尊者隨侍在旁。釋尊宣說觀無量壽佛經,上方為西方三聖。款寧波佛畫師趙寧筆。


莊嚴阿彌陀佛-下

觀無量壽經變相

高麗忠肅王十年(1323)

絹本設色 高224.2公分 寬139公分

日本京都 東山知恩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觀無量壽經變相 高麗(918-1392)

絹本設色 高202.8公分 寬129.8公分

日本福井敦賀西福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觀無量壽經變相 高麗(918-1392)

絹本設色 高150.5公分 寬113.2公分

日本福井敦賀西福寺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觀無量壽經變相 鎌倉(1185-1333)

絹本設色 高157公分 寬145.7公分

日本京都東山知恩院藏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莊嚴阿彌陀佛-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