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教育理念之素質教育

在教師資格綜合素質科目考試中素質教育的知識點一直是單選和案例題的高頻考點,對於這部分知識,不能知識簡單識記,還應該結合實際生活進行理解。接下來我將呈現素質教育理念相關知識及其常見考試形式。

(一)素質教育的概念

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二)素質教育的內涵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基礎。發展教育,對提高中華民族素質、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先導性的作用。所以,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使每個人都得到發展,而不是隻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隻注重少數人的發展。我們強調的是一種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兒童。因此,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社會主義現代化大生產需要全面發展的新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的有機結合,來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立足於人的個性的教育。人與人之間在基本素質大體相同的基礎上,每個人由於先天稟賦、環境影響、接受教育的內化過程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存在多樣的個性,我們把人的個性看作是人性在個體上的反映,是共同性與差別性的統一。 因此,教育在重視人的全面發展以外,也應當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兩者是相互依存、互為表裡的關係。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徵,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對知識經濟向人才培養提出挑戰的回應。

PS識記口訣為:提速個性創兩全

(三)全真練習

1.材料:李老師認為,要讓孩子樹立自信心,就必須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在一次課上,李老師組織學生討論: “你有那些優點?”同學們討論的非常激烈,有的說自己樂於助人,有的說自己孝順父母,有的說自己尊敬老師等,大家發現原來自己和小夥伴都有很多優點呢。

這時,一向活潑好動的小明把手舉得很高,李老師說:“ 小明,你說說自己有哪些優點?”小明說:“你為什麼總是叫我們說優點啊?我爸爸說,每個人都有缺點,大人有缺點,老師也有缺點,你也有,我想說缺點。”教室裡一下安靜了,李老師愣了一下,然後說:“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老師也有缺點,請大家經常幫助我哦!大家圍繞小明的觀點進行討論吧!”大家七嘴八舌,最後,李老師總結道:“ 我們談自己優點的同時,也要正視自己的缺點,改正了缺點,我們會更強。”

課後李老師在自己的日記裡記錄了這件事,並打算在合適的時候組織學生舉辦一次“我的小秘密”討論活動,讓同學們說說自己平時不好意思說出的缺點,並引導他們改掉這些缺點。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育觀的角度,評析李老師的教育行為。

1.【參考答案】

李老師的教學行為踐行了素質教育觀的具體要求,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素質教育觀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強調在教育中使每個人都得到發展,而不是隻注重一部分人,並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材料中李老師通過集體討論的方式,分析自己的優點,讓每位同學都能認識自己,同時也能正視自己的缺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其次,素質教育觀要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素質教育認為每個學生都是個體,存在差異性,

因此在重視人的全面發展以外還應當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材料中李老師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個性差異,每個人優點缺點不一樣。引導他們健康和諧的發展。

最後,素質教育觀以培訓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主動的發展。材料中李老師組織學生討論,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調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

因此,作為教師要踐行素質教育觀的要求,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的發展。

2.班主任馬老師常對學生說:“先學做人,後學做事。社會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隻會死讀書的‘呆子’。”這表明馬老師具有( )。

A.開拓創新的理念 B.素質教育的理念

C.自主發展的意識 D.因材施教的意識

2.【答案】B。解析:從題幹來看,馬老師注重學生怎樣做人和學生的身心的全面發展,並不只是注重學生書本知識的學習,符合素質教育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故此題選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