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首先,這是大數據的時代。而對於戰爭這樣的高度嚴肅的事情,更需要確切的數據才能令人信服。

比如很多人只知道二戰期間猶太人被屠殺了600萬,而不知道我國的全民的傷亡數字是3500萬。我們死亡的人那麼多,為何反而沒猶太人在國際上,甚至在我們國內受關注呢?這是另一個話題,今天不談。

在整個二戰期間,德軍從開始就是一場豪賭。因為數據告訴我們,德國最缺的不是石油,也不是鋼鐵,而是一種更致命的東西,那就是嘴上的問題。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為何說德國是輸在了嘴上,因為沒飯吃啥也幹不了。

戰爭真正打的是什麼?是後勤和經濟。

而糧食,則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最致命要素,沒有之一。

而德國的糧食供應,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糟糕透了”!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小鬍子戰前對國民曾發出過這樣的鼓舞——要用條頓人的劍,給條頓人的犁獲取足夠多的土地。條頓人,就是指日耳曼人。

德國當時為何那麼看重土地?因為德國至少需要七百萬公頃的良田,才能完成糧食的自給自足。

作為一個嚴謹的民族,德國在戰前已經想好了一切後果,其中就包括禁運。

所以當時德國把進攻天下糧倉烏克蘭視為和佔領高加索石油區同等重要的第一戰略目標。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據德軍部統計,一名工人想正常工作每天需2800卡的熱量,普通士兵為3400卡,進入嚴寒地區的則為4200卡以上。

而德軍在遭受了英國海上封鎖之後,立刻就陷入了糧食危機。

為了應對糧食問題,德國最開始做了以下幾點:

①實施了嚴格的食品管制制度;

②最大限度提高糧食生產;

③優先供應軍部;

④想方設法從海外進口糧食。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早在1939年,德軍在對波蘭進攻之前,德國國內就實施了嚴格的食品配給制。1939年年底,德國就快撐不住了。

到1941年春,德國使用珍貴的軍用裝備,從佔領區運回國內大量的糧食物資,但還是緊缺。

此時,對比戰前,德國工人只能獲得戰前四分之一的熱量。

餓著肚子生產和打仗,會是什麼狀態呢?此時,我們再來看看德國的對手是什麼狀態。

·英國在二戰中的嘴巴問題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相比德軍的餓肚子,英軍是吃不好,但能吃飽。

因為,英國不但有盟友的幫忙,還有可以從他們佔領的各個殖民地上為之“輸血”。

據英國統計,1941年,英草原每10公頃可養活12個人,以肉食為主;同等面積的土地種糧,可養200人;種土豆,可養400人。

所以後期,英國大面積開發草地,以提高糧食生產。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從1939到1946,英用於農耕的拖拉機增長了4倍。有了拖拉機,婦女也成了農耕主力。

有趣的是戰前英國的食用麵粉幾乎全靠進口,而到了1943年,居然完成了50%的自給自足,而原本打算用來吃的土豆,因人不需要了,反而成了豬飼料。

英軍是如何達到軍糧寬鬆的呢?有如下幾點:

① 擴大生產:女人、公務員、戰俘都成了戰時的勞動力。

而德軍戰俘最能幹,意大利戰俘只有給了香菸和巧克力才肯慢悠悠地幹活。

② 從殖民地輸血:因為孟加拉國的糧食被英國大面積抽走,導致此國餓死350多萬人。

(所以,有時大饑荒的來臨不是因為自然因素,而是人為造成的)。


③ 公民縮減肉食,優先供給軍隊。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從1939到1944,英國進口的糧食數量由原來的2200降到1100萬噸,每個英國公民每週能買到燻肉:4、黃油7、奶酪:1、砂糖:12、肉:15、茶葉:2,單位為盎司,並有2品脫的牛奶。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可以說,這時英國戰時的生活水平,比現在亞洲的某些國家的多數農村還要好很多。

所以當1942年6月21日沙漠之狐在非洲攻下英軍的陣地時驚呼:這簡直就是天堂!

而相比M軍的地主生活,英軍簡直就是貧下中農。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M國在戰爭時期的奢侈

M國奉行所謂的四大**:言論、宗教、免於匱乏**和恐懼**,因為這是文明社會的基礎。

所謂的免於匱乏的**,就是想吃啥吃啥!

二戰期間,約有2000萬人被餓死。

而此時M國給大兵的伙食標準,每天是4300—4785卡,已經超出人正常需求的20%,超過德軍50%,是日軍的兩倍多。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而此時,德軍在餓肚子,日本在各大島上當野人。

M軍的野戰補給都有什麼:米飯、通心粉、燕麥片、果醬、糖漿、酸菜、番茄醬以及肉罐頭和蔬菜罐頭,讓英軍看了都妒忌。

另外還有:新帳篷、蚊帳、除蟲劑、熱帶雨衣和軍靴,以及口香糖、咖啡、培根和香菸。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從1939至1942,M國農民收入提高了156%,波音的工人從月薪32美元上漲到了90美元。

由於M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又能從墨西哥引進大量勞動力,加上戰爭的刺激和工資的上漲,他們的日子反而過得更好了。

所以說,M國是一個靠戰爭發家的帝國。

而這時,M軍在伙食上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來自大兵們的抱怨:咖啡不夠濃,牛肉不夠鮮,口香糖也不夠及時,嘴巴都臭到沒法親吻歡迎他們的巴黎人民了……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至於德軍另一大敵人家平民的伙食什麼樣,在此就不寫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網上搜搜,記住,千萬要忍住!

最後作者想問讀者的是,戰爭期間,如果像德日那樣,一個國家連後勤補給都跟不上,不拿士兵的生命的當人命對待,那還打什麼仗?還能打贏嗎?


二戰德國敗在哪裡?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