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俄印關係歷來友好,從蘇聯至今從未改變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東方研究教授謝爾蓋·盧涅夫(Sergei Lounev)說:“我想,印蘇關係是蘇聯與非社會主義國家構建雙邊關係中最成功的例子。”


這個論斷聽上去是正確的。與冷戰時期對日本或韓國等親美國家不感興趣,或與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相比,自1947年獨立的印度國家成立以來,蘇印關係似乎幾乎是完美無缺的。尼基塔·赫魯曉夫與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與英迪拉·甘地以及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與拉吉夫·甘地——所有這些各個不同時期的領導人都相互理解,並盡最大努力進一步改善莫斯科與新德里之間的關係。證明如下:


俄專家:俄印關係歷來友好,從蘇聯至今從未改變

1、兩國之間有著共同的利益
一本關於治國之道的古老印度專著《政事論》(《Arthashastra》)中寫道:您的鄰居最有可能成為您的敵人,而您鄰居的鄰居則是您的天然盟友。蘇聯和印度的情況確實如此。兩國沒有任何實際邊界。因此,不存在任何領土爭端。 同時,兩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都很複雜。印中之間從一開始就存在領土爭端,而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蘇中關係因中方不贊成赫魯曉夫的政策而急劇惡化。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自從1947年建交以來一直處於十分麻煩和敵對的狀態,莫斯科也支持新德里,因為伊斯蘭堡成為美國的盟友。“作為西方集團領導人的盟友,巴基斯坦開始對印度構成嚴重威脅。為了尋求平衡,印度精英們轉向社會主義國家,首先是蘇聯,”盧涅夫說道。從表面上看,莫斯科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者,因為新德里共同創立了中立國家不結盟運動。 然而,這並不能阻止兩國共同努力實現共同目標。


俄專家:俄印關係歷來友好,從蘇聯至今從未改變

2、蘇聯為印度發展經濟提供給幫助
1955年,印度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訪問蘇聯後曾表示,“蘇聯的偉大成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這個大國因其人民的辛勤勞作而發生的變化。”隨著蘇印關係的發展,蘇維埃政府也為印度的發展提供幫助。例如,1955年,蘇聯建造了比萊鋼鐵廠(Bhilai鋼鐵廠),這是鋼鐵兩國之間的第一家合資企業,也是印度最大的鍊鐵廠(目前仍在運營),其鋼鐵產量幾乎相當於印度所有現有鋼鐵廠鋼廠量的總和。隨後,還有許多其他工廠和合資企業紛紛效仿,並全部以軟貸款為基礎建成。“從1955年到1960年代後期,蘇聯向印度提供了總計15億美元的貸款,並幫助其在經濟關鍵領域建立了數十家大型企業,如鍊鐵、能源、工程、石化等,”俄羅斯東方研究所研究員、教授費利克斯·尤爾洛夫(Felix Yurlov)。


俄專家:俄印關係歷來友好,從蘇聯至今從未改變

3、莫斯科成為新德里在國際舞臺的“保護傘”
蘇聯需要印度來遏制中國並防止其投入美國的懷抱。因此,在整個南亞衝突期間,印度與親西方的巴基斯坦發生衝突時,莫斯科支持新德里——不是在戰場上,而是在外交上。1965年,英迪拉·甘地向印度駐莫斯科大使特里洛基·考爾(Triloki N. Kaul)致函,思考與巴基斯坦開戰的責任和蘇聯可能反應,“印度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遏制中國進一步擴張的主要國家。不過,印度在這方面的能力因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爭端而受到損害……蘇聯希望在不損害印度基本利益的情況下繼續行動”。

這是正確的——1971年,蘇聯與印度簽署《友好條約》,暗示兩國將制止任何針對第二國的軍事同盟,並在遭到第三國攻擊時相互協商(對於蘇聯而言,這是與沒有正式擁護社會主義的國家簽署的第一份此類條約)。當年晚些時候,印巴戰爭爆發,蘇聯竭盡全力保證印度取得勝利。美國學者馬斯特尼(Vojtech Mastny)在一篇關於蘇印關係的文章中指出:“莫斯科的否決權使聯合國安理會陷入癱瘓,直到印度獲勝為止。”此外,莫斯科派遣一支艦隊前往孟加拉灣,以防止美國可能發動的進攻。結果,印度無疑贏得全面勝利。在蘇聯解體之前,新德里可以聯合國內部的投票,防止發生任何衝突。


俄專家:俄印關係歷來友好,從蘇聯至今從未改變

4、無論如何,友誼依然存在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發生了變化。蘇聯最終改善了與印度的死敵巴基斯坦的關係,而印度從來不僅只依賴莫斯科,而且還發展與華盛頓的經濟和政治聯繫。此外,印度和蘇聯都與中國達成和解(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然而,這些都沒有破壞兩國之間的良好關係。

內部變化無論多麼迅速和不可預測,也沒有影響雙邊合作——無論是印度議會中從左翼(國大黨)向右翼(BDP)的權力轉移,還是蘇聯外交政策路線的改變。印度的拉吉夫·甘地於1988年與戈爾巴喬夫會晤後驚歎道:“我們之間的共同點非常多,真是太令人驚奇了。”兩人都支持無核化的想法,並試圖促進國際和平,這與其前任(英迪拉·甘地和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堅持的現實主義恰恰相反。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時,兩國關係一直正常發展。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許多麻煩,但與印度的良好關係仍然存在,這一點毋庸置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