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嚴防嚴控措施30條


城鄉社區(村)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嚴格管控的重點和基礎。抓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源頭防控尤為關鍵。日前,省衛生健康委印發《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疫情嚴防嚴控措施三十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防控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明確,從防控、管理、人員方面分別提出了

“十必須”、“十從嚴”、“十清楚”要求,全力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用,築牢城鄉社區(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防控網,做到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精準防控。


一、機構防控“十必須”


1.必須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當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等大事,提高警惕,強化防範意識,履職盡責,直至疫情解除。


2.必須按當地黨委、政府以及衛生健康等行政部門的相關要求,在疾病預防控制等專業衛生機構指導下,開展指定的各項城鄉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3.必須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嚴格管控”策略意識不放鬆,會同城鄉社區組織落實“四早”措施,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


4.必須加強門診預檢分診篩查,對普通發熱患者,做好病人信息登記,及時引導、轉診至發熱門診;對可疑發熱患者,按規定做好信息登記、報告等相關處置後,協助患者轉運至發熱門診。


5.必須首先立即電話上報。發現可疑發熱患者、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立即電話上報當地衛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門(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並按甲類傳染病報告流程履行相關程序。


6.必須按相關部門和機構的要求,配合開展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密切接觸者的判定。


7.必須按上級管理部門或有關醫療機構的要求,按規定做好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工作。


8.必須按政府或上級管理部門要求或有關醫療機構的要求,按有關規定和操作規範,做好社區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對象的醫學觀察,做好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


9.必須向轄區居民科學開展疾病宣傳教育工作,指導轄區居民及企業單位認識、預防疾病,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和個人防護能力。


10.必須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日常診療、慢病管理、健康指導等工作,確保城鄉居民及時、就近、持續獲得基本衛生健康服務。


二、機構管理“十從嚴”


1.嚴格執行相關工作規範。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按照國家、省衛生健康委有關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技術規範和要求,做好發熱患者的發現、登記、相關信息報告和轉診等工作,不得留診發熱患者。


2.嚴格詢問發熱患者14天內的旅行史、可疑接觸史或暴露史,並做好記錄。


3.嚴格開展全員培訓。各基層醫療機構每一位醫療衛生技術人員都要熟練掌握新冠病毒肺炎基本知識、疫情報告程序、轉診要求、防護措施等。


4.嚴格基層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管理。工作人員進入機構必須進行體溫檢測;外出要記錄行經路線,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嚴格佩戴口罩;勤洗手;定期更換清洗消毒工作服;有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要主動聲明,並立即停止工作。


5.嚴格患者就診工作管理。患者就診時要嚴格體溫檢測,要求佩戴口罩;等候就診、檢查和繳費期間排隊間隔一米以上;最多一名陪同者,就診結束儘快離開。


6.嚴格做好清潔消毒管理。按照《醫院空氣淨化管理規範》,加強診療環境的通風,有條件的可進行空氣消毒。嚴格執行《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做好診療環境、醫療器械、患者用品等的清潔消毒。


7.嚴格醫療廢物管理。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規範處置醫療廢物。對可疑發熱病人、疑似患者產生的醫療廢物,納入感染性醫療廢物管理。


8.嚴格合理設置隔離區域(應急隔離病室),滿足可疑發熱患者、疑似病例就地緊急暫時隔離和救治的需要。


9.嚴格醫務人員防護,落實相關保障。要做好疫情防護物資儲備,嚴格落實標準防護,強化接觸傳播、飛沫傳播和空氣傳播的感染防控。


10.嚴格責任到人、責任追究。基層醫療機構疫情防控各個環節要責任到人,各項記錄要及時、準確、真實。對任務不落實、有失職行為或重大過錯者依法追責。


三、機構人員“十清楚”


1.清楚個人在疫情防控中的職能、責任、任務,做到職責清。


2.清楚疑似病人、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定義、臨床表現,清楚密切接觸者的定義及判定原則,做到專業知識清。


3.清楚如何篩查發熱患者、可疑症狀病患並按規定處理,做到標準清。


4.清楚如何詢問發熱病人旅居史和病史,做到方法清。


5.清楚新冠肺炎疫情各項報告流程,做到程序清。


6.清楚轄區內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人、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等重點人員數量,做到底數清。


7.清楚轄區內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人、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等重點人員姓名、職業、住址、聯繫方式等,做到自然情況清。


8.清楚轄區內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人、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等重點人員身體健康情況,做到狀態清。


9.清楚轄區內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人、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等重點人員應採取哪些防治辦法,做到措施清。


10.清楚各級防護措施,並按規範穿戴防護用品,不過度防護,做到防護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