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酒原來也有這麼多講究,春節酒桌必備!!!(收藏)

以酒為媒 - 探索世界-打造讀者最喜愛的酒類知識分享平臺而努力.

倒酒原來也有這麼多講究,春節酒桌必備!!!(收藏)

關注我,每日為你準備豐富的酒業資訊,酒圈密聞,行業動態,酒類知識普及。

倒酒原來也有這麼多講究,春節酒桌必備!!!(收藏)

中國是禮儀之邦,所以白酒斟酒禮儀也相對來說比較講究,杯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斟酒這件小事,做好了也能成就大事。


倒酒原來也有這麼多講究,春節酒桌必備!!!(收藏)


酒文化貫穿五千年華夏文明,從商朝的“酒池肉林”到詩仙李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酒文化在祖國的歷史長河中,一直肩負著人際交往的重要使命。別看推杯換盞碰的輕鬆,呼朋喚友喝的暢快,酒桌上的講究可真不少。


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關於斟酒的事,把握好這些細節,才能給賓客留下美好的印象。

倒酒原來也有這麼多講究,春節酒桌必備!!!(收藏)

白酒斟酒禮儀


在古代時,客人之間相互交錯敬酒叫旅酬,依次斟酒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人和被敬的,都要避席起立,席間往往有歌舞助興。這些古禮堪稱源遠流長,直至今日依舊能常常看見。


1、當面開酒。通常,酒水應當在開餐時再斟入酒杯,以保持白酒的滋味。有時,男主人為了表示對來賓的敬重、友好,一般都會親自為其斟酒。


2、講究順序。斟酒時,應從第一主賓地位開端,按順時針方向繞餐桌依次進行。酒蓋要當場開啟,酒杯大小要一致。


3、站位姿態。斟酒姿態要端正,站在客人身後右側,右手拿酒瓶,身體不可緊貼客人,但也不要離得太遠。


4、控制速度。給每位客人斟酒,倒入前要留神瓶內酒量的多少,瓶內酒越少,出口速度越快,倒時容易衝出酒杯,所以要控制好酒瓶傾斜度。


小貼士:在為他人斟酒時,常說“滿上滿上”。這個滿可不是滿的溢出來,而是指滿杯中的八九成。瓶口不可搭在酒杯上,間隔兩公分為宜,免得彼此碰擊。還有,除主人與侍者外,其他賓客一般不宜自行為他人斟酒。


酒斟滿還有個說法:在古代,仇家喜歡在酒中下毒,所以在喝酒前雙方都將酒倒滿杯,再互相碰一下,以便杯中的酒濺到對方杯中,這樣消除雙方的戒備之心,也是雙方表達誠意的一種方式。

倒酒原來也有這麼多講究,春節酒桌必備!!!(收藏)


提升商務能力,從做“四有”青年開始


斟得一桌好酒,猶如點得一手好菜,一定能給賓客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無形中提高席間的儀式感和尊貴感,往往能得到賓客的認可,提升主人翁形象,使洽談等更順利。


1、斟酒有序。


商務宴會時,斟酒的順序也嚴格地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斟酒一般要從主賓位開始,再斟主人位,然後按順時針斟酒。如在座有年長者,或遠道而來的客人,應該先給他們斟酒。如不是這種情形,可按順時針方向,順次斟酒,酒需斟滿,但不要溢出來。


如果兩人同時為一桌的客人斟酒,則一個從主賓開始,一個從副賓開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繞臺進行。


如果宴請亞洲區客戶,請先斟男主賓,再斟女主賓;如果宴請歐美客戶,則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


2、斟酒有度。


白酒斟7~8分滿,當我們給別人斟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倒的太滿。雖然有古話說:茶半酒滿,但對於朋友或者較為熟悉的人之間而言,這裡的滿也是個量詞而已,滿代表的是7—8分滿,主要目的是為了便於與客人在初次喝酒碰杯時不至於酒灑在手上或者桌子上。


3、斟酒有時。


如果是白酒,應在宴會賓客入座後再斟入分酒器,同時為賓客斟入小杯中。


在宴會開始後,應在客人乾杯後及時為客人添斟,每上一道新菜後同樣需要添斟,客人杯中酒液不足時也要添斟。


不過,當客人掩杯或者用手遮擋住杯口時,說明客人已不想喝酒,此時,則不應該再斟酒。


4、受斟有禮。


在接受斟酒時,特別是斟酒者為長輩,客人,主人時。應表達出足夠的禮儀和感謝。


“叩指禮”,適用於自己為“長輩”時。


是現代商務宴請中,一個常用的酒桌禮儀。每當主人倒酒或倒茶之際,客人都會以“叩指禮”表示感謝。在中餐裡,別人斟酒的時候,可以向其回敬“叩指禮”,方法是:把食指、中指並在一塊,指頭輕輕在桌上叩幾下。這種方法適用於中式餐點的酒會上,以表示對主人斟酒的感謝,是一種常用的禮節。


“起身禮”,適用於自己為“晚輩”時。


當斟酒人為主人、主賓、或長輩時,自己受酒應起立,並微微彎腰,端起酒杯並稍微傾斜接受斟酒。當斟酒結束的同時,應明顯的點頭表示對斟酒人的感謝或尊敬,待受斟完畢,先放下酒杯,再入座。(一般來說,受斟後應該端起酒杯主動敬斟酒人一杯,自己先幹,斟酒人隨意)。

倒酒原來也有這麼多講究,春節酒桌必備!!!(收藏)

品酒香 - 知酒事 - 交酒友-行業報道 -國酒文化-熱點資訊-深度訪談. 帶你看酒界最新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