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被譽為孤獨詩第一,被選在小學課本里,知道是哪一首嗎?

孤獨是人類特有的情感,表面上看,孤獨是因為沒有夥伴沒有人,而本質上,孤獨是沒有可以引起心靈共鳴的人。哪怕身處鬧市,有很多很多的人,沒有懂自己的人,仍然是孤獨的。孤獨這種情感,自古以來,就被詩人們反覆吟唱。


這首詩被譽為孤獨詩第一,被選在小學課本里,知道是哪一首嗎?


比如陳子昂就有一首《登幽州臺歌》,就是直接寫孤獨的,那種曠世孤獨,令人抓狂。這首詩是這樣的: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也太孤獨了,古人之中沒有知己,後來者中也沒有知音,我的經天緯地之才沒有人能懂,我的內心的痛苦更沒有人懂,只能一個人在幽州臺上淚飛嚎啕。可是,我的嚎啕,又有多少人懂呢?也許,有人以為我就是慫人淚多。唉,沒辦法,誰叫自己這麼大才無人能識呢?

不過,陳子昂這首《登幽州臺歌》是直接抒發感受,直接寫自己無法忍受的孤獨的,確實撞擊人心。而柳宗元的一首寫孤獨的詩,其間表現的孤獨,比陳子昂的還要孤獨,直接就是孤獨的n次方,但是,很多人根本讀不懂。


這首詩被譽為孤獨詩第一,被選在小學課本里,知道是哪一首嗎?


這首詩選在小學課本里,讀過小學的孩子都能背誦出來,因為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20個字,而且特簡單,又不用典,所以很好背。這首詩就是《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只有20個字,有景有人有事,柳宗元實在是高手。景是怎樣的景呢?千山萬壑,不見一隻鳥的影子。無數條道路,可是,卻沒有人的蹤跡。這樣的景,實在是太過孤僻寒冷了。

就是在這樣孤冷的雪景裡,人物出現了。這是一個穿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在這漫天風雪冰天雪地裡,這老翁要幹嘛呢?事情來了,竟然是垂釣。不會吧,冰天雪地裡釣魚,不是開玩笑吧?

小學語文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這首詩時,都是這樣講,在漫天大雪裡,在江面上,一葉小舟上有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釣。


這首詩被譽為孤獨詩第一,被選在小學課本里,知道是哪一首嗎?


有的老師會引申一點,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貧困交加,即使是漫天飛雪,江面冰封的隆冬裡,老漁翁為了生活不得不出來垂釣。

其實,詩人並非是要表現這樣的主題,詩人不過是想抒發自己特別孤獨的情感。連一隻鳥都沒有,連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一個孤獨的老漁翁,在蒼茫的風雪中垂釣。顯然,江水裡,魚也一樣不會有,因為有了就不孤獨了。什麼都沒有,只有蒼茫的天地,才是最孤獨的。

這老漁翁是誰?不過是柳宗元自己的化身罷了,不會真的有這麼一位老漁翁,在蒼茫的江面上垂釣的。寫了老漁翁,就是為了以動來突出靜,這樣將孤獨渲染到了極點!

天地之間,只有我柳宗元了,別的什麼都沒有了,這份孤獨,該是孤獨到何種程度才能有啊,該有多深的孤獨體驗才能寫出這樣的詩!


這首詩被譽為孤獨詩第一,被選在小學課本里,知道是哪一首嗎?


這首詩,是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期間所寫。想柳宗元,才氣逼人,抱負遠大,因為想改革弊政,與劉禹錫等人,參加王叔文的永新革新運動,但是很快慘遭失敗,二王八司馬被貶出朝廷,而且規定,即使遇到朝廷大赦,他們也不在大赦之列。這是要一棍子打死的節奏啊。

柳宗元這樣的大才,一心想施展自己的抱負,現在卻被一盆冷水澆頭,貶到永州這樣偏僻之所,當什麼司馬,這有多痛苦。有多痛苦就有多孤獨,於是一首千古傳誦的詩便橫空出世了。

在寫孤獨情感的古詩中,這首詩可為第一,千古以來無出其右者。大家以為然否?您還知道哪些寫孤獨的詩?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