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頂級財經高校專屬,這六所“雙非”院校也能進“四大”


非頂級財經高校專屬,這六所“雙非”院校也能進“四大”

好多家長們都在問一個問題,如果孩子們學得是外語、財經、會計、審計、國際政治等專業,那未來去哪裡就業會更有發展呢?

說到這裡那就不得不提我們經常聊到的“四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雖然目前四大的光輝形象暗淡了很多,但是其各方面的實力依然不可小覷,還是可以作為行業發展的標尺

想要進四大,人們往往想到了985/211第一梯隊高校,如清華、人大、北大、央財、南開及山大等;而到了東北這邊,也有吉大和遼大;近年來一直髮展不錯的還有上外、蘇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大學及鄭州大學等。

那除了211或985院校,其實還有很多優秀院校也在“四大”的考慮名單之內,答案是:有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六所非常受“四大”青睞的雙非院校。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由商務部(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於1960年創建,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為主幹學科,具有鮮明特色的涉外商科類重點大學

學校是華東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對外經濟貿易、外國語言文化、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經貿人才培養基地,並且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主要參與高校

東北財經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坐落於“北方明珠”的遼寧省大連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教育部和遼寧省政府三方共建的高校,是一所突出經濟學、管理學優勢和特色,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教育學、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大學。

東財是國內首家參與並獲得“中外合作辦學質量認證”的高校

,是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是全國財經一流學科建設聯盟創始成員,是“五財一貿”的全國重點財經大學,被譽為培養“中國銀行家的搖籃”。

南京審計大學

南京審計大學是江蘇省屬重點建設高校。學校與國家審計署同時誕生,與中國審計事業同步發展,是中國唯一以"審計"命名的高等學府,是中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

截至2018年5月,學校設置國際審計學院、會計學院等21個專業學院(教學部),政府審計學院、審計與評估研究院等10個特色學院(研究院)。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坐落於中國北京,是一所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和工學等六大學科,以經濟學、管理學為重要特色和突出優勢的財經類大學

學校創建於1956年,是由原北京經濟學院和原北京財貿學院於1995年6月合併、組建的北京市屬重點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商學院先後隸屬商業部、國內貿易部,前身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幹部學校和中央商業幹部學校。

北京商學院是我國建國後建立較早的專門培養經濟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截至2018年6月,學校總佔地面積82萬平方米(合1230.6畝),其中阜成路校區21萬平方米,良鄉校區61萬平方米。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位於中國直轄市、北方經濟中心--天津。是天津市屬重點大學和中國北方培養高級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一所以應用經濟和工商管理學科為主幹,兼有文學、法學、理學、工學、教育七大學科門類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始建於1958年,是以南開大學經濟類專業為基礎,並從華北、東北地區高校匯聚一批經濟學領域實力較強的教師組建起來的。

各學校四大錄取人數表


非頂級財經高校專屬,這六所“雙非”院校也能進“四大”


非頂級財經高校專屬,這六所“雙非”院校也能進“四大”

四大招人標準,除了院校以外,還有專業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會從多個維來考慮。所以,只有自身能力夠強,進四大也是很有希望的事情。

更多報考信息,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也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獨到的見解,和我們保持親密的互動,祝各位考生都能花開六月,金榜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