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李清照

李清照你知道有多少?


“不一樣”的李清照


如今大家對於李清照並不陌生,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漢族,出生於文學世家,父母皆才華橫溢,家庭生活條件十分的優越,可謂書香門第、大家閨秀。她性格開朗,熱愛生活,她的詩詞溫文爾雅,獨樹一幟,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引領了時代的潮流。在這樣的薰陶下,為日後成為婉約派的重要詞人奠定了基礎,稱為“天下第一才女”。


“不一樣”的李清照


李清照結婚以後,丈夫經常要出去工作不免要把她一個人留在家中。善於在所處環境之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寫詞細膩而不俗,新婚不久後寫的《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閒愁


“不一樣”的李清照


丈夫的離別,不管是白雲、飛雁、明月,還是落花流水,時時處處,皆與丈夫聯繫起來,這種感情既執著,又纏綿,擺脫不開,擱置不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夫妻間的相思之情被描寫得細膩委婉,使我們彷彿看到女主人眉頭的一顰一蹙,心頭的一震一顫,離愁別恨躍然紙上,使婚後不久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呈於象,感於目,會於心。相思之情、思念之情是人類最普遍的情感之一,它“剪不斷,理還亂”,李清照對這種感情作了獨特、深細的體察和把握。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一個人在逆境中,飽經戰亂之苦,寄託了無限的對親人的愁思,當大雁飛過天空,這不正是我日夜思念的人嗎?想起昔日的美好,怎知一個愁字了得,怎知借酒消愁愁更愁……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你只知道他代表了當代的女性,溫柔善良,小家碧玉的性格,同時她也有敢於突破封建制度封鎖、抨擊時事的另一面,也許這一點就是一般女性所不具備的剛烈。

如今疫情嚴重、國難當頭,願青春作伴,不負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