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2020年初,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一部韓國電影被推了上“神壇”,關於電影中,得了流感之後政府的處理方式,獲得了戲裡戲外一眾平民的一致差評。

但,觀影快感,顯著有所提升。這,難道就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嗎?

我們一貫評價韓國電影,都是“只要敢想就敢拍啊”、“給跪了”、“中國就拍不出這樣的電影”……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這麼容易跪,你的膝蓋就那麼不值錢?

誠然,幾年前包括幾天前的我,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結合疫情加國情加上再看這部關於《流感》的電影,我徹底發現了韓國電影的“陰謀”

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下,韓國電影為啥真沒有吹的那麼好:

一、無腦“黑政府”,取悅民眾的電影層出不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韓國電影“黑政府”題材數不勝數,什麼《熔爐》拍出來修改了韓國律法,《辯護人》揭露了政府的暴力……然而這些,就真的使他們的國家,他們的民族,變得更好了嗎?

在當下,韓國儼然已經成為了除湖北武漢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地方。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可為什麼,他們在2013年就能拍出《流感》這樣的電影來批判政府的處理無能,時間過了七年,他們的政府依舊沒處理好呢?

可能我們沒有身在韓國,不知道韓國的具體情況,但不是說好的、吹噓的,拍好電影能改變國家政策嗎?為什麼,在改變政策的同時,面對相似的事情,卻還是沒有有效防治?

有句話說得好:“不要看人是怎麼說的,要看人是怎麼做的”。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這一點,韓國電影可以說是個典型。

而我們拍手叫好的原因是什麼呢?羨慕,你們電影自由,像我們就不敢拍這麼大尺度的畫面。

從某一個角度,這,難道就不是對屏幕前觀眾的迎合嗎?

“你們觀眾喜歡看這樣的電影,那我們就拍這樣的電影,你們收穫快感,我們收穫金錢”多好的配合啊!

善於揭露現實,不正是韓國電影的正常盈利的手段嗎?真不知道,這有什麼值得吹噓的,很像是——

“被人賣了還要幫人數錢”的感覺。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二、為了黑而黑,毫無邏輯可言,卻可以拿大獎

這段時間,我們很少聽到理性的聲音,肖戰一事自不必說,很多媒體甚至官媒,一發文章及言論,底下評論區觀眾就很容易被帶節奏,而理性的聲音,也早已湮沒在從眾的大多數。

在同樣從眾的絕大多數人中,獨立思考能力,也變成了稀缺能力。因此,我們看不見電影存在的缺點,那種毫無邏輯、將人智商碾壓在編劇筆下的痛感,我們竟然絲毫感覺不到。

正如前段時間,拿下金棕櫚、奧斯卡等幾尊大獎的電影《寄生蟲》,有點理性的觀影者,都會覺得這部電影簡直毫無邏輯,第一遍看著確實爽,可看第二遍呢?才會徹底清醒:這是把觀眾當傻子嗎?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關於這部,電影在幾個月前我就寫了影評,裡面有關於電影很多不合邏輯的地方的吐槽,詳情可移步:

在這裡面,富人是值得歌頌的,善良的,但是也是遭人嫌棄的,窮人永遠是弱勢的,犯錯也是理所應當的。

我們反過來想一想,為什麼只見韓國拍電影黑政府,而未見他們黑財閥呢?其原因顯而易見,那就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真正的實權其實是掌握在財閥手裡。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其實,這個便屬於揣測了,真正原因大概是因為韓國電影、電視等娛樂產業與他們大多數利益掛鉤,電影、電視中的明星同款及衍生產品,佔韓國消費的主力。如果電影、電視迎合了觀眾的口味,得到了良好的口碑,其整個產業鏈的銷售業績都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這樣看來,如果政府被黑上一黑,就能得到巨大的金錢利益,他們應該也是不在乎的吧!這樣,可不可以將其視作在財富、利益面前,一切電影拍攝手段都是藝術加工,無須考慮邏輯和事實,只要能讓大眾開心,那就是好片子!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什麼時候,我們對好電影的定義已經低級到這種程度了呢?

三、《流感》具體有哪些不合邏輯的地方

粗看《流感》,感覺好真實啊!如果國內疫情再嚴重個兩三倍,幾乎跟這電影是一模一樣的吧!再一看《流感》,這情感渲染得好、這演技不錯啊!三看《流感》,哎喲我去,要是政府都這樣,那國家遲早玩兒完!邏輯呢?

1、剛開始,疫情吹哨人那段

一名韓國醫生就向議員建議,立刻F城,可是,這議員態度極其傲慢,認為普通的感冒而已,沒那麼嚴重,言語之間,還帶著嘲諷“有那麼害怕嗎?”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如此輕浮的語氣,在大會上不端的形象,可不正中了觀眾的下懷:看吧!就是有這樣的人存在,才導致後面的情況不可控!

事實上,哪一個議員,能在這樣嚴肅的情況下,輕浮媚笑?雖然流感還尚不嚴重,但已經有人因此而死,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有如此大的官威,真不明白他是怎麼能活到今天的?

2、F城之前,超市關閉,男主還是個消防員,拿著滅火器,砸鐵門……這個設定很是迷惑,你且細細地品一品。

大家正在買東西,大喇叭就開始喊,這不明顯激起民憤嗎?啟動武力對抗,這不浪費資源嗎?慢慢將超市人群驅散不好嗎?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要隔L,難道在物資充足的超市中隔L著不好嗎?滅火器能砸開鐵門嗎?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不顧邏輯地說,電影中還真砸開了,將那麼幾個人救出來之後他們就不會被感R了嗎?

3、看到後面,所有人被集中隔L,真正傳R開始了,待在家自我隔L它不香嗎?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沒錯,是滴,在電影的後面一半,劇情可以說喪心病狂也不為過,人性之惡展現淋漓盡致,而好的現象卻一點兒沒有?(主角近乎傻的完美人設,那點善良跟全片的惡比起來,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將趨近於瘋狂的壓制中,觀眾的情緒及節奏被帶到了高潮!這畫面,震撼嗎?這份瓜,好吃嗎?無災無難的時候,看這部電影,消遣消遣也就罷了,可是在疫情之下,看這部電影,不會引起恐慌嗎?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然而,這是實情嗎?

總述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儘管所有觀影者也只是為了圖個樂趣,但是這樣的電影,還是忍不住提一嘴:韓國電影,真的沒有什麼可吹的,不就是拍拍為了拿獎為了賺錢而已,真的沒那麼高尚!

而真正的好電影,是直擊心靈,給人帶來影響、甚至會啟迪人一生的好片子,而不是借藝術性的加工、妖魔化政府,從而達到諂媚觀眾而獲勝。

最後:中國也有這樣直擊心靈、啟迪人生的好電影諸如《鬼子來了》、《霸王別姬》之類,韓國卻沒有,豆瓣T0P250的好電影他不香嗎?

為了黑而黑卻拿獎?疫情之下看《流感》,韓國電影真沒吹的那麼好

不得不說,韓國電影,離這個層次,還差很遠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