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結束了,發展中國家新“機遇之門”開啟了丨外媒看進博會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11月10日在上海落下帷幕。東方網的《進博會外媒速遞》也迎來最後一期,繼續蒐羅境外媒體關於此次盛會的報道。

在“雙十一”引發中國消費狂歡前,在過去的6天中,還有來自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3600多家企業參加進博會,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前來“買買買”。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

隨著進博會的大幕徐徐落下,外媒是怎樣評價這場世界經濟盛會的?

馬來西亞《星報》:《中國將成為世界消費大國》

進博會結束了,發展中國家新“機遇之門”開啟了丨外媒看進博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以中國是通往世界、通往繁榮和通往未來的三座橋為喻,稱讚中國不斷取得發展,持續為世界作出貢獻。她贊同中國用消費導向型增長來平衡經濟發展,而不是隻關注出口和投資。

歐盟動態新聞網:《即使有知識產權等顧慮,中國仍然是無法忽視的巨大市場》

進博會結束了,發展中國家新“機遇之門”開啟了丨外媒看進博會

雖然外國公司常有知識產權方面的顧慮,但大多數公司依然希望在中國開展業務,因為這裡的規模和增長速度令人難以忽視。

意大利RadioWe電臺網站:《進博會為發展中國家開啟了新的“機遇之門”》

進博會結束了,發展中國家新“機遇之門”開啟了丨外媒看進博會

通過共享中國市場提供的機會,參與經濟全球化和提高產品競爭力,進博會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開啟了新的“機遇之門”。

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使羅伯託·阿澤維多(Roberto Azevêdo)指出,“中國長期以來與包括最不發達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因此中國進口規模的擴大必將使他們進一步受益。”

根據聯合國去年7月發佈的《2017年最不發達國家狀況》報告,全球目前仍有超過40個最不發達國家,中國是它們的最大投資者。

進博會結束了,發展中國家新“機遇之門”開啟了丨外媒看進博會

《進博會:開啟“保護知識產權”的新時代》:進博會是一方面照亮了“人類的未來”,另一方面,它開啟了“全球知識產權保護”的新時代。

在首屆進博會期間,共有一百多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對外公佈。研究機構和國際廠商都將自己的新產品帶到進博會,不僅僅是想在大規模的中國市場中有一席之地,還希望看到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根據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已經進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的前20位,創新已經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動力。

韓國韓聯社:《中國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達成65萬億韓幣規模的合約》

進博會結束了,發展中國家新“機遇之門”開啟了丨外媒看進博會

中國和海外企業共簽訂了約578億3千萬美金(約65萬億韓幣)規模的合約。其中,尖端智能型設備的簽約金額最高,達到164億6千萬美金,糧食和農產品緊隨其後(126億8千萬美金),汽車相關產品排列第三,金額達到119億9千萬美金。

非洲媒體《AFRIQUE SUR 7》:《全世界通過進博會表達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進博會結束了,發展中國家新“機遇之門”開啟了丨外媒看進博會

在上海的國家會展中心,展廳中不斷湧動的人群以及項目簽約現場的掌聲,展現了全球廠商對中國經濟的樂觀態度,以及希望進入中國的願望。

在CIIE的現場,創新的火花隨處可見。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領先技術聚集,創新也使全球製造商看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這一幕給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創新創造了更大的市場。

津巴布韋《先驅報》:《CIIE——讓非洲產品走向全球的機會》

進博會結束了,發展中國家新“機遇之門”開啟了丨外媒看進博會

首屆進博會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起點,它為非洲國家提供了一個在國際市場上推銷非洲產品的機會,也讓非洲有機會進入全球價值鏈。貿易可以為非洲大陸和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真正的出路。

對非洲而言,中國不僅提供投資、基礎設施和金融支持,現在還提供了市場,這些都是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俄羅斯聯邦工商協會官網

進博會結束了,發展中國家新“機遇之門”開啟了丨外媒看進博會

第一屆進博會展示了中國極高的組織水平,讓我們便捷而安心地向這個平臺推薦俄羅斯的商家。參加進博會,給了我們加深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聯繫的機會。

(記者丨單珊 陳佩玥 馮茵倫 許明 範易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