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與愛情有關的心理學知識

以前,我為了解決自身由於原生家庭帶來的種種不利於收穫幸福情感的問題,學習了很多心理學知識,其中讓我最受益的,是進化心理學,它讓我非常系統地瞭解到情感的本質和男女相處的方式。這裡我會講進化心理學一個重要研究成果帶給我的啟發,以及其他也有助於收穫美滿情感的心理學知識。


一、長擇、短擇

進化心理學裡有一個重要研究成果帶給了我很大啟發——人的擇偶策略分為“長擇”和“短擇”,當我徹底明白了這一點以後,就開始慢慢理清之前情感裡很多讓我想不通的問題。男女的擇偶方式是不同的,由於我目前專注於女性情感,所以這裡我主要寫男性的長、短擇策略,幫助女性去認清。

男性的“長擇”即長期擇偶策略,通俗來講指的是男性以結婚為目的與女性交往,並且結婚以後願意共同撫養孩子。男性都是對價值高於自身的女性採取長擇。

“短擇”就很好理解了,短期擇偶策略,通俗來講就是男生抱著跟女性玩一玩的態度來交往的,基本沒有步入婚姻的可能,男性短擇時都是向下找綜合價值不如自己的女性。

一個男人是能同時採取這兩種擇偶策略。對某些女性,男性是採取長擇;而對另一些女性,同樣的一個男性是會採取短擇。

而女性在情感中最需要學習的功課,就是辨認男性對你採取的是哪種擇偶策略,因為不少短擇你的男性他還會偽裝成長擇。當男性採取短擇時,他的擇偶對象標準會低到令人人尷尬的地步,比如哈佛的高富帥不介意睡鳳姐,鳳姐之前一直在說那些男人“一說結婚,全跑了”這就是典型的短擇。

四個與愛情有關的心理學知識

當理解到這一層,我們就能理解很多讓人迷糊的愛情現象。比如常說的“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成紗”,說的就是男性主動追女性,是採取的長擇。男性的長擇是要付出時間、精力、金錢,就像翻山越嶺一樣,非常艱難才能獲得女神的青睞,正因為前面男性付出很多,男性不會輕易辜負。而當女性主動去追求男生,是在通過行動告訴男性:我啥也不需要你付出就能得到我。男生無聊時就想著反正自己啥也不用付出,先處著唄,後面一旦他心中女神出現是會立刻走掉的。所以女生追求到的基本是男性的短擇。瞭解到了這一層,女生們還決定要主動追男性嗎?

那如何獲得男性的長擇?一個詞:矜持。男生採取短擇策略時,是沒有耐心花很多時間來追求女生的,所以延長時間去觀察、考驗對方是最好的方式。

很多女生說,可是我要不主動一點他就跑了呀,我只想說:他本來就不屬於你,才會跑。

還有女生說,有些男生很內向,就是不要意思開口。我只想說:面對自己真正喜歡的女生,男生從來不會內向、害羞。一切只是他沒那麼喜歡你而已。

退一萬步講,如果他現在因為內向不好意思開口追你,你主動了,那未來結婚、和婆婆發生矛盾,他都會因為內向,不好意思開口求婚、不好意思幫助說話,你要繼續做好主動一生的準備嗎?


二、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裡的一位國王,非常善於雕刻,有一天他用高超的技藝,雕刻出了一座非常美麗的少女雕像。在雕刻的過程中,皮格馬利翁把他全部的熱情、精力、愛戀都賦予了這座雕像,他像對待妻子那樣對她用心裝扮,訴述衷腸,並每天祈求神靈能將她變成自己的妻子。終於有一天愛神被他的行為感動了,給予雕像生命,實現了他的願望。

四個與愛情有關的心理學知識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也叫“正向期待效應”。這個效應指的是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簡單來說,你對某人抱有積極、正向的期待,對方就會朝著積極、正向的方向回應你,反過來也一樣。

以日常戀愛為例。大家想想同樣一個場景,都是男生漏接電話。一個女生打了2次男友沒接,就想著他現在在忙,一會忙完了會打給自己,於是就安安心心做自己該做的,等男友電話打來後,她溫柔地說“給你打了2個電話你沒接,就想著你在忙,別打擾到你專心工作才好。”而另一個很沒有安全感,害怕男生有問題,總擔心自己不被愛,於是總是盯著對方做的不好地方去質疑、惡意揣測:他是不是有問題?男友沒接電話,內心的不安全就升騰起來:他是不是揹著我做什麼事?是不是不愛我?為什麼不接電話?於是就奪命連環call,對方終於接了,她立刻:“你剛剛為什麼不接電話,是不是揹著我做什麼事?”大家可以想象,時間一久,這兩個人的情感走向自然是不一樣的。

我見過不少女生對男友抱有正向期待,時刻覺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哪怕男友偶爾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她也只是正向的向對方提出自己期望被對待的方式,男友變得越來越好;也見過一個不斷對男友惡意揣測,惡語相向,男友變得越來越渣。

推薦大家看《魔境仙蹤》,學習裡面的女主角是怎樣對男主角採用“皮格馬利翁效應”的。

四個與愛情有關的心理學知識

網圖,侵刪

這裡補充兩點:

1、選擇大於努力。戀愛其實只要做好兩個功課就會收穫美滿的情感:挑選,相處。在挑選的階段要排除掉本身品性不好的,其實這部分男生總體來說很少,大部分人情感問題都是出現在不會相處,而正向期待就是幫助大家好好相處的。

2、正向期待是發自內心的認可,而不是達成目的的手段。


三、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

大家會發現,越是缺愛的人越難獲得愛,越沒有安全感的人越缺乏安全感,而從小生活在充滿愛的環境裡的人則獲得很多愛,朋友也很多。戀愛中,當一個人指責、懷疑男友不愛自己,男友就真的越來越不愛自己。

所以我們要利用馬太效應,去扭轉在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困境。

很多缺愛的人,希望對方給予更多的愛,但這不是健康的感情。健康的感情是兩個健康且人格健全的人一起去創造更多的美好,而不是一個人能量充盈的人不斷輸送能量給另一個能量匱乏的人,能量匱乏的人總說“當我確定對方是能包容我,對我無條件滿足的人以後,我就會充滿安全感。”我想說不可能的,能量匱乏的人猶如情感中的黑洞,只會一直試探,每一次被滿足只會發出下一次更大的試探,不會有真正有滿足的那一天。最終是兩個人都在消耗,都很累,最終這段情感土崩瓦解。至少我見過很多

沒有任何人應該、沒有人有義務去填補另一個人的能量匱乏,所以想收穫幸福情感的人應該努力去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你逐漸有安全感了,你就會收穫更多安全;你變得越好,你就會遇到更優質的對象。

怎樣讓匱乏的自己充滿安全感、充滿愛?可以從每天堅持寫成功日記、感恩日記開始。

記住:成長是每一個人必須自己經歷的自我修行,是每一個人的課業。


四個與愛情有關的心理學知識


四、吊橋理論

1974年,著名心理學家阿瑟·阿倫在離地200多米高的卡皮蘭諾吊橋上做了“吊橋實驗”。實驗設計了一位漂亮的女性研究員假扮成商業調查員,站在了搖搖晃晃的吊橋之中。每當有18至35歲的單身男性經過時,女調查員就主動上,希望這些男性能夠幫助自己完成一項商業調查。在答完幾個簡單的問題後,女調查員就會主動留下自己的電話。

隨後,同樣的實驗也在一座只有5米高的木橋上上演,依舊是這位女調查員向過往的單身男性進行問卷調查並留下電話。

數日後,這些單身男性的電話開始打進來。研究人員對電話的數據進行了詳細分析,發現在打來回訪電話的單身男性中,卡皮蘭諾吊橋上的男士所佔的比例要遠遠超過無名木橋上的男士。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後來研究表明,因為男性在經過左右搖擺的懸空吊橋時,產生了一種膽戰心驚、焦慮緊張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和我們戀愛的感覺是一模一樣的,這些男士因為錯誤歸因,將由搖晃的吊橋帶來的緊張情緒以及心跳加速的感覺,歸因於是調查者的無窮魅力讓自己意亂神迷。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男生會帶女生去看鬼片,玩鬼屋之後,女生對男生的好感度增加。根據這一理論,我都會建議剛剛戀愛想快速鞏固關係,或者戀愛很長時間兩人情感趨於平淡的戀人,一起去玩驚險刺激的遊樂項目、一起去玩令人感到恐怖的項目。這都會快速增加兩人之間的好感度。


四個與愛情有關的心理學知識


說了四個對我特別有幫助的心理學知識,同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祝大家都能收穫美滿幸福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