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山寨之王依靠“山寨”電影生存,卻十年如一日堅持原創

你看過《環大西洋》嗎?

聽過《變形機體》嗎?

看過《美國戰艦》嗎?

是不是覺得這些影片的名字似曾相識?小娛在第一次看到這些片名時小小的腦袋中充滿了???

好萊塢山寨之王依靠“山寨”電影生存,卻十年如一日堅持原創

在腦海中搜尋了一番後。小娛終於確定,我看過的是《環太平洋》《超級戰艦》這些好萊塢大片,而且他們海報的相似度也極高。

好萊塢山寨之王依靠“山寨”電影生存,卻十年如一日堅持原創

這些偽山寨大片到底是那家公司出品的呢?原來這些電影都是出自TheAsylum(避難所公司)之手。避難所公司成立於1997年,是一個遠在美利堅合眾國,偉大而又不懈努力的,專與大型電影公司競爭,試與大片鉅作比高下,專注山寨影片近十年,被大家交口稱讚的電影行業耕耘者。


公司的代表作除了《環大西洋》《美國戰艦》以外,還有《史前一億年》、《洛杉磯之戰》、《林肯大戰殭屍》、《海底三萬裡》、《泰坦尼克號2》等。

看著這些充滿土味的片名,你是不是對這家公司有些不以為意。但是!先別急著不屑,別看人家老是山寨,你能相信他們從未做過虧本買賣嗎?

該公司2012年的純利潤高達500萬美元,發行一部影片平均只需要4個月,每年可生產10多部影片,每部電影的成本都低於100萬美元。

比如《美國戰艦》這種“科幻史詩級大作”才花了50萬美元,而這部山寨大片也為該公司帶來了25萬美元的利潤。而隔壁環球影業當年發行的《超級戰艦》,卻讓環球虧損2億美元,賠了個底朝天。

避難所公司還有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堅持原創!一家靠山寨為生的公司居然號稱堅持原創,小娛知道這點後也一度懵逼。但是後面發生的事卻讓我覺得這公司的創始人真是有先見之明啊。

山寨最怕的就是原作者告抄襲,因為肆無忌憚地"山寨"各種大片,避難所公司這些年可真是吃了不少官司,但是因為堅持原創,他們卻很少敗訴。

在2012年,環球影業發行的《超級戰艦》虧了個底朝天,但《美國戰艦》卻靠著蹭熱度小賺了一波。環球影業氣得直接將避難所告了,但是避難所卻說:“《美國戰艦》在一年前就已經制作了,那時環球影業還沒啥動靜呢。”最終,法院只是讓避難所把電影名改為《美國軍艦》。

從這場官司中,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避難所能不敗訴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影片比環球影業更早製作和發行。2013年時,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共同出品的《環太平洋》還沒上映,避難所公司就用50萬美元山寨了一部《環大西洋》,並且還搶在了《環太平洋》前上映,狠狠蹭了一波環太平洋的熱度,華納和傳奇兩家公司被氣得半死。

其他人搞山寨,都是在原作出來後才能開始,而他們的大多數山寨電影都能在原作上映前就完成製作,並搶先發行。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在其他公司安排了間諜,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大衛·邁克爾·拉特曾表示,他們只是根據電影宣傳時公佈的片名、海報、類型、簡介等,進行內容的大致構想,然後再按猜想套劇情,自己的內容完全是原創的,只是借用了他們的概念而已。

而這種獨特的原創還曾獲得過美國媒體的“肯定”,《紐約時報》就這樣評價過《變形機體》:"毫無識別度的演員、不做宣傳的搭售以及糟糕混亂的後期混音,內容並不像《變形金剛》,有的是廉價過時的特效和重口味情節。"

避難所的偽山寨雖然被不少人詬病,但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中,這家公司能依靠偽山寨屹立多年不倒,也不免讓人覺得有點勵志,畢竟人家好歹還有點原創內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