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的中公教育,管理體系是這樣做的

本文摘自《培訓行業這一年·2019》,作者:多知網。

2019年,是中公發展史上非比尋常的一年,儘管創始人李永新近年來一直保持低調,但近年來中公重組上市、市值破千億、財報亮眼,成為教育第一股的高光,還是將他推向了臺前。頂著“第三個市值超千億元的教育公司掌舵人”、“教育界首富”的標籤,李永新和中公連同過去的20年,一起站在聚光燈下,接受人們的檢驗。

多年後當在線教育重新正視線下流量時,才猛然發現中公已經憑藉880個分校區在全國319各地市以及下轄縣城刷出了一抹醒目的中公紅。


世界第一的中公教育,管理體系是這樣做的


那麼多公考機構,為什麼偏偏是中公,這家公司到底有多少可持續發展的硬核壁壘?下沉到880地區,還如何保證與總部步調一致,全國一盤棋呢,今天我們先來講講中公內部最厲害的垂直化管理體系。

正如上文所說,和K12領域單店模型的穩定性不同,公考培訓有極大的季節性、分散性,這就關係到全國資源的統一調配。

而880個全國分校的管理秘訣、背後支撐就是“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體系”。何為“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體系”?簡單來說,就是每天單個網點、單個班次、單個學生,都會與總部進行一輪互動,形成有總部參與的一個閉環。整個閉環裡,從前端的教學服務到後端的供給管理的整個流程保持快速響應、產生內部協同。

中公的管理也隱隱透出一股狠勁兒。“幾百萬的學生,如果沒有高效率的管理和吃苦耐勞的淨身,光想想都覺得是不可能實現的。”內部人士曾經這樣評價道。”以7月3日長春輔警招錄公告,中公教育在5小時之內便完成自有渠道的信息傳播,24小時之內即在長春中公組織政策解讀宣講和輔導課程安排,輔導課程中公和華圖課程價格相當,但是中公的產品更加豐富,協議班的推行力度更大。在他的垂直體系下,中公可在招錄通知發佈的幾天時間內完成相關考綱、課程內容、試題的研發與更新等,並進行課程上線、調配師資,很快就可以在當地分校開班。

地方分校開多少班、開哪些班、課程開幾個小時、在哪開班、配多少老師、招多少學生、住在哪裡……都需要向總部報備,最終由總部審批。地方各級分校的老師幾點打卡,上班之後做了幾道題目解析、沒有設備等信息也都在總部掌握範圍內。

“別的公司如果下沉到縣城,縣城的員工是否上班了,總部可能都不知道。而在我這裡。遲不遲到,總部都知道。”以為員工這樣評價中公的管理能力。

“北京總部一聲令下,一項規定就紮根到縣城裡。”連為每個學生桌子上準備幾張紙、上課收手機這樣的開課要求,都會迅速傳導到縣城裡。在中公,成本管控也非常精細,用紙、用電都有嚴格要求。以用紙為例,紙張領取要申報,並且要求正反雙面都要利用。當後來提倡無紙化辦公時,員工又一律走線上系統審批流程。當然,這樣的強管控體系,也要求總部的決策具有合理性,給予分校一定的自主性。對此,李永新的要求是要做到“一省一策、一市一策、一地一策、一校一策”,而不是用統一的尺子去衡量全國。

透過這些細微場景,總部和分校之間高頻、深度的互動關係一覽無餘。這樣事無鉅細的審批管理使得中公總部的管理強度也相當大。目前中公總部有3000餘人。

那麼,總部具體是如何管理的?

1.利用內部信息系統。通過新CRM系統和教學輔助系統及其他內部信息系統的上線及迭代,初步改變了之前業務一線環節不在線的狀況。總部可隨時跟蹤分校的數據。

2.總部設置有分校管理中心,配備相應的條線管理團隊。指揮培者需要快速處理各種問題,時時刻刻做決策、做調整,指揮模型很靈活。

這就相當於,中公在用線上的標準,管理線下企業。這樣的管理體系下,中公一線團隊的自主性也隨之加強,以適應總部快節奏的管理與考核週期及高要求。每個月,地方分校會到總部開一次全國性的校長會,地方分校的研究院院長會到總部開一次全國性會議;地方會到總部進行師資培訓。在清晰的目標導向下,

線團隊不是簡單的自主性,而是由擔責制驅動。從省級、市級到縣級,層層拆解、擔責,總部全程進行把控。可以這樣理解,在管理關係上,中公對分校實行層級管理制,一級一級分管。而在業務聯動指揮上,則由總部直接參與地方各級的業務指揮。

艱苦的市場及賽道特性,促成了中公的這套管理邏輯。

通過垂直一體化體系,中公也實現了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化。李永新早期曾這樣描述過中公的具體做法:“在產品的標準化層面,核心就是老師。對於我們來講,老師的選拔、培訓、授課,到老師授課的監督反饋,都有一套標準化的東西。還包括我們對課程的研發,也有整套標準化的東西,而且我們主要師資在總部和全國七個研發中心。通過老師授課標準化,還有整個為了保證這個老師授課標準化的指示體系,保證我們每講一堂課在北京講和任何一個小縣城講的課程是統一的。

“在服務的標準化方面,我們非常強調全國客戶服務中心,我們給學生提供哪些服務,做到什麼程度,都有非常明確細緻的規定。比如說學生來諮詢報名,我們首先站起來怎麼樣問好,怎麼樣送水,手放在什麼位置,第一句話講什麼,諮詢顧問注意什麼,最後一句話講什麼,從整個集團來看都把這個規定得很細緻很到位

同時,我們有非常好的監督和獎懲機制。”

中公的自下而上的管理體系,是全國上下一盤棋、一條心的中流砥柱,把最科學的機制和制度打通並且立穩,是成功第一步。

(來源《教培行業這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