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兒,一定要告訴她這10點關於“例假”的小知識


“媽媽,你是不是月經要來了啊?快喝點紅糖水吧!”看著我無精打采直呼肚子難受,女兒像個大人一般對我噓寒問暖。

關於女人來例假這件事,三歲半的桐桐顯得格外老練,她時常會主動要求幫我打開姨媽巾,並一再叮囑我要注意保暖,不能吃生冷食物等。

家有女兒,一定要告訴她這10點關於“例假”的小知識

依稀記得剛懂事時的她見我換姨媽巾驚恐的模樣,她不知道怎麼回事,害怕極了!當時鑑於她太小了,聽不懂太多,只是淡淡地和她說這個叫月經,意思是每個月都會經歷的意思,媽媽身體很健康,所以來這個很規律。

隨著她理解能力的增強,我也會和她說更多關於月經的相關知識,比如說等她到13歲左右也會來,來的時候會有哪些症狀,應該注意些什麼等。

以至於後來還鬧了些笑話。

在她約三週歲時,我帶桐桐去單位值班。為了安撫她能乖乖在我的辦公室不亂跑,我買了些吃的東西,見隔壁辦公室有位女同事也在,我便拉著女兒去打招呼,順便帶了瓶酸奶送她。

同事和女兒玩了會,然後表示她這幾天不能吃冷的,讓我把酸奶還是留給桐桐喝。小小的人兒突然來了一句:“媽媽,阿姨是來月經了嗎?”

同事直呼這麼小的人兒怎麼什麼都知道。

家有女兒,一定要告訴她這10點關於“例假”的小知識

其實,我對女兒直言不諱的教育與我自己的經歷有很大關係。我媽人比較傳統,對這些稍微有點敏感的事都是避而不談,以至於到了青春期的我什麼也不懂,為此還吃過很多不懂的虧。

我第一次來大姨媽時,是在初一,當時什麼都不懂,以為自己得了什麼絕症,爬在書桌上哭了好久,同事忍不住過來關心,得知後才和我說這是很正常的事。

回家後,我不敢和家裡人說,只是偷偷地在我媽的櫃子裡拿了一包衛生巾,我媽看見後也沒說什麼,只是以後每次都會多買幾包放在她的櫃子裡,我有需要就去拿,僅此而已。

當時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來月經意味著什麼,更不懂應該在生活中注意哪些方面,以至於長大後的我一直都有痛經。

回想那時的自己,真的是惶恐不安又羞於表達,就這麼靠著女同學間的竊竊私語和道聽途說度過了整個青春期,想想是既好笑又心酸,好笑的是當時我們班一個女生同學不知道在哪聽說“女生來月經時不能和男生說話,不然就會懷孕!”,當時我們都深信不疑,心酸的是每次來月經肚子不舒服難受時都不敢和家人開口,就這麼自己熬著,尚若不小心弄到衣服上也是自己想各種辦法去處理.......

家有女兒,一定要告訴她這10點關於“例假”的小知識

去年,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則新聞,著實令人心痛。

一個14歲的肯尼亞女孩,因為第一次來月經沒有經驗,導致月經一點點流出染紅了校服,一名女老師發現後不僅沒有幫助她,還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羞辱她。

羞愧無比的女孩回家後將這件事告訴媽媽,她的媽媽雖然氣憤,但估計也沒怎麼安慰女孩,尚走不出羞辱的女孩竟然一氣之下上吊自殺.......

任誰也想不到的是,第一次來月經,竟然成了她生命最黑暗的最後一天。

如果她的母親能提前讓她瞭解些關於月經的常識,如果她能坦然面對這個每個少女都會經歷的事,如果......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後悔藥。

家有女兒,一定要告訴她這10點關於“例假”的小知識

那麼,女兒在來月經前,媽媽應該告訴她哪些知識呢?

1、

月經是每個少女的必經之路,是女孩子進入青春期長大的一個重要標誌,這是一個值得紀念並且自豪的事情。這樣說,女孩就會有更積極樂觀的心態去迎接月經,而非感到害怕和恐慌。

2、一般來說,女孩會在10歲~18歲來月經,所以來早了或遲於同齡夥伴,都不必緊張,很正常的。

3、大多數人的月經都是每個月來一次,月經的第一天與下次月經第一天之間的時間就是月經周,一般21~35天,平均28天

4、來月經時可能會伴有腹痛、胸脹,這些都是正常的。超過半數女孩在月經期會有腹部不適,這是由於一種叫前列腺素的化學物質導致子宮肌肉收縮引起的。多數為可以忍受的鈍痛,洗個熱水澡,局部熱敷就可以緩解,也有些疼痛劇烈,需要口服止痛藥。

5、女孩子要記住自己來月經的時間,以便預測下次來月經的時間,特殊的時期出門就要隨身攜帶好衛生巾,以備不時之需。

6、來月經時要使用質量合格的衛生巾,並且每隔2小時就要換一片乾淨的衛生巾。單片用久了會自身細菌,對身體有害。

7、經期每天應用溫水清洗,這個階段機體抵抗力下降,如果不注意清潔衛生,則會引起細菌感染和發燒。注意,經期來時,洗澡的話儘量採用淋浴方式

家有女兒,一定要告訴她這10點關於“例假”的小知識

8、月經來臨之後說明女孩具備生育能力,這個時候家長對於女兒的生理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作為家長要及時教女兒一些生理結構以及排卵受孕的相關知識,並且一定要告訴女兒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

9、來月經時應避免參與劇烈體育運動,如長距離騎車、跑步、打籃球、踢足球等,因為這些運動會加重痛經。

10、注意保暖,不吃生冷食物、不飲酒、少食辛辣食物。

養女兒,不一樣要讓她多麼漂亮、多麼聰明,但一定要懂得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唯有自愛,才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