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方碑》

《衡方碑》全稱《漢故衛尉卿衡府君之碑》,立於東漢靈帝建寧元年(公元168年),是衡方的門生朱登等為其所立的頌德碑。碑高2.40米,寬1.1米,厚0.25米。碑陽隸書23行,滿行36字,共815字,字徑4釐米;以文詞溫潤、字體渾古著稱於世。

《衡方碑》

此碑碑陰原有字,據《翟氏隸篇》記載,可辨者23行71字。清嘉慶四年(1799年)十月,錢塘人黃小松捶拓後發現“故吏故民門生”等字最清晰,現已全部漫滅。

《衡方碑》

碑首額下有穿,額隸書,陽刻“漢故衛尉卿衡府君之碑”,計2行10字,字徑9釐米,字體渾樸古雅。

《衡方碑》

《衡方碑》原立於汶上縣次丘鎮中店村,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汶河氾濫決口,該碑陷臥,村人郭承錫等復建。1953年移至山東泰安岱廟炳靈門內保存,1983年10月移岱廟碑廊,現已泐剝341字。

《衡方碑》

此碑銘文書法以體豐骨壯的隸書聞名,筆畫端正穩重,儀態敦厚,筆意粗壯古拙,嫵媚動人,與張遷碑共為歷代書法家臨摹之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