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讀一點短小文言文

捉 刀 人 (正文)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世說新語·容止》




字 詞


既:表示一件事情完成,或結束,既畢,就是會見結束以後。

間諜:間讀四聲,在古代,這個詞泛指探聽情報的人。

雅望:可以理解為,高雅而有氣度。

然:然而,但是。

非常:非,不;常,平常。非常,就是不一般。現代,“非常”一詞作為程度副詞,表示“很”,和古語是不同的。




語 法


“自以形陋”:“自以”,就是“以自”,認為自己形貌粗陋。現代漢語中繼承了這樣的表達方法,但一般要說“自以為……”,“為”字是不能省略的。

“雄遠國”:傑出的人物稱為“雄”。雄遠國,可理解為“稱雄遠國”,讓遠國人敬重的意思。

“魏王何如”:“何如”與“如何”,意思經常是相同的,注意根據具體語境來區分其細微的差別。


故事背景


魏武即曹操。曹操生前沒有做過皇帝,他的兒子曹丕(魏文帝)稱帝后,遵奉其父為魏武帝,因此後人寫文章,常用魏武來稱曹操。

在《三國演義》小說裡,曹操被描寫成一個聰明、心狠、決斷而且疑心病很重的人。這種印象,很多都來源於《世說新語》等書記載的故事,比如“捉刀人”這篇。曹操接見匈奴使者,自己假扮武士,而讓崔季珪假扮自己,這當然是其心機深重的表現;不料匈奴使者眼光極好,居然能識破曹操的偽裝,如果將這樣一個高手放回匈奴,對曹操無疑是一種威脅,因此曹操派人追殺了他。

在漢朝末年那段混亂的歷史中,像曹操這樣的英雄人物,大都有一點疑心病,保持警惕心,否則隨時都可能被對手殺掉。在這種情況下,曹操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對手是英雄,另一方也害怕自己被別人視為英雄——這樣風險很高。《三國演義》中“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描寫了曹操和劉備二人互相戒備,互相害怕的心理,當曹操指出“天下英雄唯有我和你劉備”時,劉備嚇得把酒杯都掉了。




文化常識


捉刀人


“捉刀人”現在是一個成語,常用來指代為別人代筆寫文章的人,又叫“槍手”。曹操假扮成衛士,也是一種假冒身份的行為,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後來意思就發生了一些變化。


陪孩子讀一點短小文言文 - 床頭捉刀人

曹操的一種畫像




匈奴


匈奴族很早就在亞洲大陸的北部遊牧,從大約戰國時期開始,他們開始不斷侵犯中國北方,一直延續到秦、漢、魏、晉時期。秦朝修建長城,目的就是想阻擋匈奴南下,但是不太成功。東晉時期,匈奴族人甚至在中國北方建立了獨立的朝代,很多匈奴人由此逐漸融入了漢族。而在北方荒漠地帶的其他匈奴族人,後來則不知所終,到今天依然是一個謎。


陪孩子讀一點短小文言文 - 床頭捉刀人

有關匈奴的一些圖畫

陪孩子讀一點短小文言文 - 床頭捉刀人

有關匈奴的一些圖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