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勒龐的《烏合之眾》,靠想象的群體心理學

## 讀勒龐的《烏合之眾》,靠想象的群體心理學


讀勒龐的《烏合之眾》,靠想象的群體心理學


首先,這是一本出版於1895年的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書;很多人說他經典,但站在今天的角度,從當代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成果來看勒龐的這本《烏合之眾》,我不知道還有什麼理由稱它為經典。


我只看了整本書的前三分之一,就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書中的基本觀點:

1.群體是非理性的;

2.群體中的個體是容易被催眠的。


在作者看來,不論個體多麼理性,一旦加入到群體後就只能被情感左右,理性基本完全消失,群體中的演講者只需要鼓動聽者的情感,即使是糊言亂語,也能得到群體的支持。


那麼,群體是不是一定會作出一些“腦殘”的行為?書中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現實中的情況可能並不那麼簡單,群體可能被某些要操縱,也可能讓思想產生碰撞從而作出更為理性的判斷。


一個群體能否作出理性的決策,關鍵在於兩點:

1. 全面的信息;

2. 充公的溝通。


如果一個群體不能獲取某些事情的充足信息,被誤導是很正常的結果;其實每個個體的決策也同樣,沒有充足的信息,作出的決策必定是不可靠的。


群體的理性來源於“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理性”,我們先假設個體是理性的;那麼當他加入群體後,可能會帶來哪些變化呢?

1. 群體壓力,導致說話的成本變高,從而讓個體更容易隨大流;


2. 責任分散,混在一群人中,即使做了可能是違法的事情也很可能不會被追責。原因可能有兩點:一個執法者可能會有“法不責眾”的考慮;二是即使要懲罰可能也很難確定懲罰對象。於是,我們會看到愛國遊行時砸進口汽車的行為;會看到瘋狂的球迷集體耍流氓的情況。


3. 榮譽分散與“責任分散”相對應的是榮譽也分散了,如果一個人希望得到更多的榮譽,就會試圖擺脫在集體中的從眾行為。


4. 頭腦風暴當群體內的成員之間能夠充分溝通時,更可能避免個人認識偏見帶來不理性的決策。成員之間信息互補,思想產生碰撞,獲得的認知可能高於個體的知識範圍。


5. 成為群體領袖群體從來都是複雜的,只要你願意且能發聲,就可能成為意見領袖。



在一個正常的群體中,成員之間可以充分溝通,每一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於是每種觀點都可能被認同,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群體的領袖;這樣的群體決策必然是優於個體的決策的。但如果成員之間無法實現信息的共享,群體只允許一種聲音,於是無論這唯一的聲音多麼離譜,都可能主導群體的走向,具體的事例就不用我明說了。

所以,群體的理性程度取決於信息是否能自由流通,而不是說群體必然導致非理性。
“烏合之眾”在中文語境下常常被用來形容普通民眾的無知與非理性,言下之意是“就得有人管”。

但無論大眾是否理性,憑什麼認為管理者就是理性的呢?

管理者來自哪裡呢?

如果不是來自“平庸的民眾”,難道是天生的管理者?


有不少人說這本書講得很有道理,我不知道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烏合之眾呢?

還是覺得別人是烏合之眾,而自己高人一等?

值得注意的是書中寫的“群體”主要是指因為一些事件而集中在一起的人們,而在很多人看來“烏合之眾”可能是指“平庸的民眾”。

當然,會有這種歧義的根本原因可能與翻譯的書名有關:我們很容易看到兩種書名:《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和《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前者的翻譯可能更合書本原意,而後者可能更合我們的使用場景。但無論哪種翻譯,把這種純粹靠想象的觀點稱為“研究”都是很不負責的行為。


本來是一本很不嚴謹的書,但卻被出版商包裝出N個版本;其中的原因不知是因為滿足了某些讀者高人一等的心理,還是源於統治者馴化普通民眾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