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讓你來跟著和。某諮詢行業精英:我年近40,年薪50萬(當然是稅前),自己現在窮的只剩下外人看上去光鮮亮麗的頭銜與外人羨慕的薪資了,年薪50萬近2年,猛然一看,賬戶僅存4位數,不是我跟你裝,我感覺活得“像狗一樣”。

座標:北京 我把車子開上五環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

擁抱後就有了默契,你會愛上這裡;

北京歡迎你,為你開天闢地。

本應該是人生一片坦途,踏上人生巔峰的40華歲,卻活出了一把辛酸淚。雖然我離40歲還差一丟丟,不過也是眨眼的事,為什麼年薪50萬,卻活成了自己都害怕的模樣,我認為可以從造成你糟糕現狀的3點原因來闡述。

一、你的Terrible現狀

1、戲說當今財富觀

何為財富觀:財富觀是指人們對財富價值的理解認識觀,財富觀亦是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種社會狀態和社會環境下,人們愛慕財富,敬重富人,以富為榮,以窮為恥,努力創造和積累財富。這是一種正常和健康的社會,一種自然的和合理的財富觀念。

那當今的財富觀又是什麼呢?

舉一個例子:

你說你年薪50萬隻2年,但存款幾千,這說明你對財富積累毫無概念;

你說你是海歸小碩,現在月薪20000,入職才4年,將來上升空間非常大,買房買車指日可待?

你說你是初創公司創始人,現在融資受阻,負債百萬,只是缺一個上市良機?

昨天李大媽介紹曼妙身材的小玲與你們相親,你們三個,小玲一個都沒相中,最後相中了月薪3000,開寶馬,手握10餘套房產的老張。

雖然是個玩笑故事,但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總結出當今的財富觀:當今社會的財富觀看中的是你存量資產,以及存量資產的維持時間,而不是增量資產。

在小玲看來,增量資產遠沒有存量資產握在手中來的踏實與實在。年薪50萬,月薪20000,萬一失業,再談增量又有什麼意義?

造成你terrible現狀原因一:存量資產無,單純依賴增量資產。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2、房如蔥?你買不買

馬雲阿爸2017年說,未來房子一定會跟蔥一樣便宜,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可能就是房子。房子便不便宜我不能下定論,但土地價值只會升不會降。

有的人說:“中國地大物博,最不缺的就是地。”對於這種調調,我只能呵呵一笑,古來賭博輸錢都是拿地契或者房契抵債。不爭了,這只是我個人見解,不喜勿噴,我先去買蔥了。

北上廣深,甭管你工資多少,只要是有機會,誰不想在那找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去年我研究生同學在北京豐臺區四環,買了一小兩居,首付款就不說了(反正是挺高),貸款160萬,他稅前年薪在30萬左右,每月需還1萬多房貸。他說等著自己薪資再高一點,到時候換個大一點的房子,再往三環靠一靠。

我相信年薪50萬的人,必然會更想留在北京,因為人總是永遠不能滿足的,大城市的教育、醫療等是其它城市無法相比的,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事實。

200萬在老家2線城市購買洋房一套與200萬在北京首付購買五環小兩居,二者選其一,你會選擇哪一個?

造成你terrible現狀原因二:房子,車子,兒子,老子,都需要票子。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3、柴米油鹽醬醋茶

你會說,柴米油鹽才幾個錢,這也好意思拿上臺面。但還有一句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附上秋褲大叔的《啥都無所謂》歌詞聊以自慰:

每天都很累,

倒頭就已睡。

天天怪我沒有把你陪,

孩子的學費,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男人的疲憊,

沒人能體會。

我心愛的酒杯,

你是不是專心跟我做對,

天不怕地不怕啥都無所謂。

留住眼淚,

我不想今晚還抱著枕頭睡。

老婆說,憋了一個月,咱們今晚吃點葷的,終於捱到飯點,你剛要夾塊紅燒肉,媳婦一頓敲打:兒子在長身體,你吃什麼吃。

造成你terrible現狀原因三:生活支出大到你難以想象。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二、職場追求的3方向

年薪50萬都活成這樣,咱來說說年薪10~20萬的勞苦大眾,勞苦大眾最終的追求主要有3個階段,依次遞進,我個人認為10~20萬的薪資現在只處於追求1的階段(北上廣深)。

雞湯喝太多,談一點實際的,現在的你處於哪一個階段呢?下面是我自己的定義,不知準確不準確:

1、追求1:衣食住行,溫飽改善

填飽肚子才能幹正事,不管工作是為了生存還是生活,反正是擼起袖子加油幹,猛地一看,仍然停留在溫飽線。

中國達人秀,中國夢想秀,電視上的每一個追夢者絕大多數都是為生活所迫,他們也是為了生存,想通過上電視來達到物質條件的改善,沒有物質基礎,又怎麼能保障他們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呢?

所以談衣食住行與溫飽改善不丟人,每個職場人都想要實現財務自由,但實現財務自由的前提也是要吃飽飯不是嗎?身在職場,談養家餬口不丟人,我就是靠雙手努力工作,把自己喂得白白胖胖。

“衣食住行,溫飽改善” 是職場人最低層次的需求。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2、追求2:社會尊重,自我價值

引用電影《長江七號》裡面的一句臺詞:

“我想做一個窮人,因為爸爸說,我們只要不打架,不罵人,不去偷,不去搶,再窮,也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溫飽解決之後,我們考慮的不再是單純的得到什麼,而是我們做的是否能被人認同,是否能提升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以及尊重。

職場中你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工作的成果需要被認可,你獲得的成就需要被讚揚,你得到的榮譽也需要有人分享。

賈經理:“勞資現在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見面之後不能再喊賈小子了,應該喊賈總。”

一句名言作為總結:人性最深切的渴望,是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職場第二階段的追求。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3、追求3:財務自由,全面發展

記得看到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職場人身處山中,只能看見眼前吊著的那顆蘿蔔,矇頭幹活,等實在拉不動磨了,別人就讓你嘗一口蘿蔔的香甜,誘惑你接著跑。

而那顆蘿蔔,就是財務自由,所謂的“財務自由,全面發展”是職場最大的謊言。它總是在你筋疲力盡,毫無鬥志之時,拿出蘿蔔,讓你嘗一嘗甜頭,然後繼續陷入死循環。

當然,我這不是在打擊職場人,通過打工實現財務自由,還是大有人在的。像打工皇帝唐駿,就將職業經理人做到了極致,從微軟到盛大,再由盛大10億天價轉會新華都,他實現了絕大多數職場人,可能是這輩子都難以實現的夢想。

誰都想白天睡大覺,晚上啤酒小燒烤,錢財不用愁。

王健林: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我先掙個1億。

定目標又不用上稅,沒有

夢想,和鹹魚又有什麼分別,試一試走到最後,萬一實現了呢?

所以財務自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職場人的第三階段追求。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三、年薪50萬,你能維持幾年?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凡事都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裁員真正來臨的一天,只怕哭都來不及。

1、創立自己的“品牌”,讓自己無可替代

這個世界,能讓你活下來的其實是一技之長。現在的你年薪50萬,可能是因為你現在比其他人優秀,值這個價錢,但等著別人跟你同樣優秀,年齡與精力還優於你時,你就是被替掉的一方。

而如何讓自己無可替代?主要有兩個方向:

① 做別人不屑做,但價值高的事情;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例如你在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生活,你學習別人不願意學的漢語,學成之後傳播漢語言文化,既能體驗學漢語的快樂,還能以教他人漢語謀生。

所以職場中的你應該懂得:別人不屑做的,不一定是沒有價值的,說不定有朝一日會成為你的專屬技能。

② 擁有一技之長,需要做到卓越的水平,不僅僅是優秀。

從古至今,餓不死的永遠是手藝人,所謂技多不壓身,擁有一技之長,讓自己成為稀缺資源,物以稀為貴,但你要讓你的手藝變得Great,不僅僅是Good。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2、打造自己核心價值,讓僱主搶著尋你

李開復之前在Google之時,每次到Google總部,第一件事是見總裁,另一件事是講中國,因為他深知自己的核心價值在於他的中國經驗,而Google想要進入中國市場,他是最鋒利的武器。

至於什麼是職場核心價值:我的理解就是找準你在企業的角色定位,你的核心價值應該是跨行業的。比如你離開這家公司,到下家公司依然可以做的有聲有色。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所在,那就分析團隊中最重要的三個人的需求,將他們的需求分析出來之後,做到他們需要的,就是你的核心價值。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3、存量資產>增量資產

存量資產指的是確指的資產,捂在你口袋裡的資產;增量資產對職場人來說就是:今年薪資總額+工資漲幅,但這有一個前提,你保證不失業,不被裁員。

你說你年薪百萬,但這能維持多久,如果失業降臨,你又能有多少存量資產抵禦風險?人到中年,你必然要考慮到家庭責任,無論如何要保證自己的存量資產大於增量資產。

存量資產看得見摸得著,增量資產就像龍捲風,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提升自己的職場風險管控意識,為自己,也為家人。

北上廣深,為什麼有的人年薪50萬還說活的“像狗一樣”

諮詢行業精英:“呃,我活的跟哈巴狗似的,年薪50萬買不起市中心的房子,只能在郊區邊緣地帶買個小房子。”

我來自才華有限公司,每天上班下班打卡準時。


我是魯小二,我這個人很懶,什麼都沒有留下。6年外企985小碩,專注職場答疑,關注

關注私信有福利:經濟管理&職場類4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