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一個有態度的吃瓜群眾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引言:


《受益人》上映伊始,我就去電影院支持了,也算貢獻了票房。但是同為真實事件改編,甯浩監製,新生代導演執導的黑色幽默電影,電影的成績僅是剛及格,沒能做到《我不是藥神》那樣鞭辟入裡。


電影英文譯名《My Dear Liar》,沒有現實主義的冷冽,反而滿滿愛情片的粘膩。豆瓣定位是愛情喜劇,柔光濾鏡消解了背後“泰國騙保殺妻案”的戾氣,也暴露出電影最大的軟肋,大鵬飾演的吳海人物動機不足,做什麼都好像很勉強。從一開始就沒有壞人的狠辣,觀眾都不信他會殺了淼淼,也就自然不會為女主角的命運揪心。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電影評分並不高,只有6.6,打3星的觀眾佔比50%以上。一部分可能是衝著甯浩這塊金字招牌,一部分或許只能歸結於柳巖洗盡鉛華的顛覆性演出了。大銀幕上直播卸妝那一段,誠意滿滿,甚至不再介意以性感美豔為標籤的自己,面容看起來是否足夠動人。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2019年12月22日,第1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頒給了柳巖,也算是對她演藝事業的一份肯定。嶽淼淼這個角色很適合柳巖,她輕而易舉就將角色注入了靈魂。甚至多年好友大鵬都說:演到最後,他甚至分不清幾分是淼淼,幾分是柳巖。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單個演員的演技,救不了整部電影,但是對這部有真實案件做依託的作品,我依然有想和大家分享的思考。那麼今天我就從電影的美學層次,主題闡釋,社會反思來解讀這部甯浩式黑色幽默《受益人》。


一、美學層次


1、電影風格:極具辨識度的黑色幽默


《受益人》這部電影,依然是甯浩式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意思,是指一種荒誕的、變態的、病態的文學流派,把痛苦與歡笑、荒謬的事實與平靜得不相稱的反應、殘忍與柔情並列在一起的喜劇,在20世紀60年代,是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


在極具模仿性的敘事結構和形式感中,此類型常見的戲仿、混合、荒誕等風格都經過了一種本土經驗的過濾和轉換。作為一種類型嘗試,甯浩的黑色喜劇為中國電影的底層敘事提供了一種成功的可能。


早在2006年,一部由甯浩拍攝,投資300萬的小成本影片《瘋狂的石頭》創造了2000多萬的票房,取得了中國低成本影片從未有過的商業性成功。在這場成功的效應下,對於影片的藝術評價和對於其究竟是“國產喜劇的高峰”還是一場“純粹抄襲模仿的鬧劇”的爭論很快變得不再重要。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甯浩的成功點燃了人們對於“低成本喜劇”的獲利夢想和投資熱情,更多的人則試圖從中尋找到一條中國類型電影創作的可仿效、易操作的成功捷徑。而甯浩本人作為新類型電影的開拓者和成功者,也在06年之後不斷籌劃新片,投向市場,“壞猴子計劃”讓他搖身一變成為優秀新導演的發掘者,而《我不是藥神》,也成就了最近一次的口碑和票房雙豐收。


《受益人》作為和《藥神》同種配方,社會性很強的現實事件改編的黑色幽默電影,本來被寄予厚望,有著成為小《藥神》的可能。但是甯浩式黑色幽默的外殼,沒能挽救人物和劇情的邏輯硬傷,深度不足,新導演申奧過於柔和的表意方式,也導致電影對觀眾內心的衝擊力不夠,浪費了一個絕佳的題材和機會,很可惜。


2、《受益人》的黑色喜劇本土化嘗試


在國內電影中嘗試“黑色喜劇”或“後現代電影”的作者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電影的“本土化”問題。這種本土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電影中呈現“南腔北調”的方言和地域文化。


比如《受益人》選擇在極具本土化特色的西南城市重慶拍攝,大鵬在拍攝間隙,帶妝混入重慶繁華街頭乞討賣唱,連路人都分辨不了他。大鵬為了真實還原最地道的“重慶老漢兒”形象,全程挑戰重慶方言。在拍攝間隙不停背臺詞,聘請老師糾正發音,根據錄音逐字逐句校對 。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還可以將一些社會現實、流行文化與各種經典橋段進行嫁接,比如電影中的騙保殺妻計劃,挪用公款炒房,碰瓷酒駕,小孩子鉅額打賞女主播……這些都是黑色幽默電影“本土化”的基本手段。


針對黑色喜劇,更高級一些的就是研究如何在各種戲仿、混合、巧合設置等借來的手段中植入中國人內心深處的現實經驗,給黑色喜劇注入重要的內在品質——荒誕感,一個易於理解的闡釋,並終觸及黑色喜劇的精神深處。


對於大部分中國觀眾而言,在這個急速發展的物質社會,人們似乎都有著置身於顛倒錯亂、四分五裂生活中的普遍感受。雖然電影中設置的鐘振江貪汙詐騙,吳海計劃殺人騙保案件的情節離他們的現實生活很遠,

但如果把那些小人物們荒唐離奇的經歷表達為一種為了生存和尊嚴拼命掙扎或是努力奮鬥的故事,大多數人就能迅速做到感同身受。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此外,城市化生活中的鄉土體驗,現代化生活中的底層體驗也同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普遍經驗,只有在這些經驗之上所產生的喜劇感和荒誕感才是“黑色喜劇”的精髓真諦。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受益人》這部電影裡毫不避諱拍攝男女主角簡陋破敗的居住環境,土嗨風格的城鄉結合部,因為貼合了觀眾的普遍經驗啊!


3、黑色喜劇的荒誕感來源於各種“巧合”和“隨機”


因為《受益人》電影由甯浩監製,所以依然具備寧式電影的獨特敘事風格。在這種風格化的敘事手段中,戲仿、混合、拼貼和情節設置中的大量“巧合”也是甯浩電影所借鑑併發揚光大的一大亮點。


黑色喜劇的荒誕感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各種“巧合”和“隨機” 事件所構成的“宿命的滑稽劇” 。“宿命論”從來都是籠罩在黑色電影上空那朵濃重的烏雲,比利·懷爾德在《雙重賠償》中說:“命運按下了開關,機器一旦開始運轉,就沒人能讓它停下來。”

在這裡,命運呈現為一種嚴肅的、悲劇性和震懾性的力量,它暗含這樣的道德訓誡:人必須為他的行動付出代價。

就像電影中的吳海一旦和鍾振江達成了殺妻騙保的陰謀,那麼這場騙局啟動後的節奏和走向,就變成命運的齒輪獨自運轉,不再受他們自身所控制。而且即使淼淼並沒有因此死亡,吳海和鍾振江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在這種黑色喜劇的敘事方式裡, “宿命論”所蘊涵的深刻悲劇性被轉化為一種“蒼蠅碰壁”般倉皇失措的喜劇感。命運的陰差陽錯讓黑色喜劇的人物們活在毫無頭緒的世界裡,在命運中隨波逐流。就像吳海和鍾振江自以為萬無一失的騙保計劃,卻因為淼淼會游泳而全盤皆輸。


二、.主題闡釋


其實對於這部電影的主題闡釋方面一直是令我困惑的點。是關注小人物的現實困境,感動天感動地的愛情,還是抨擊貪汙犯罪殺人騙保的勾當?什麼都有一點,但什麼都不夠深刻。


電影的內核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婚姻騙局,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影算是尊重的改編的真實事件。但藝術的柔光濾鏡太重,導致喪失了警醒和諷刺力度。那句“真的騙你,也是真的愛你”,讓我不由心生疑惑,這怎麼可能?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受益人》裡面的這種騙局,是以女主嶽淼淼的生命為代價的,如果女主直播時沒有騙粉絲說她不會游泳,她早就成為案件犧牲品,讓壞人拿錢逍遙法外了。


電影中展現的社會底層小人物,掙扎在殘忍又真實的苦逼生活中,隨時有可能遭遇滅頂之災。大鵬飾演的離異帶病娃的油膩窮網管吳海,夜裡出去代駕賺錢,還偷菜給孩子改善生活;貪汙鉅額公款炒房的鐘會計,心狠手辣謀財害命眼睛都不眨一下;出場伊始打扮妖豔,只會發嗲還有點貪財的38歲剩女主播嶽淼淼。


這三個性格各異的底層小人物圍繞著本片的主題:欺騙與被騙,在真實的情感與荒誕的現實之中切換,在觀眾面前,呈現出一個荒誕魔幻又接地氣的世界。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這其中,大鵬很努力,真實還原 “重慶又窮又慫單身漢”的形象,全程挑戰重慶方言。影片中,吳海為了給哮喘的兒子治病,很想買個空氣淨化器卻一直買不起,但是父子倆住的網吧裡,長年累月烏煙瘴氣,卻不敢提醒來上網者都別抽菸。


看似走投無路,愛子心切的吳海接受好友鍾振江的提議:殺妻騙保。引出了柳巖飾演的的“女主播”嶽淼淼,這一次,柳巖把角色演活了,外表性感,內心保守,相貌漂亮,家庭貧困,掙的錢都得養家裡人,自己交房租都不夠嚮往愛情卻求而不得,蹉跎到38歲都沒嫁人。整個社會中這樣的姑娘不在少數,所以能引起強烈的共鳴。


反派的飾演者張子賢其實比吳海要出彩,他扮演的鐘振江,作為影片中穿針引線的關鍵人物,唯利是圖和那股邪惡勁頭都呈現得淋漓盡致,作為情節的“催化劑”,張子賢的表演還算沉穩自如,刻畫了一個人見人恨的狡猾奸詐貪汙犯。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但其實如果把角色代入到現實中,來審視電影的主題和結尾,就有種荒誕的割裂感。或許這也是電影評分不高的重要原因。畢竟現實生活中的“吳海”“鍾振江”們,是絕對不能被原諒的,他們屬於監獄!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角色一開始的小偷小摸和碰瓷大家笑一笑,覺得很有意思,但接下來的殺妻騙保計劃就是喪盡天良啊!這樣的行為,女主淼淼要能重新接受並原諒的話,在現實中就是找死啊!荒誕到離譜。


所以這部電影的愛情主題實在是在邏輯和常識上無法立足,我也不覺得“感動天,感動地”,騙婚還加上殺妻騙保計劃,一點都不浪漫啊!大齡剩女渴求真愛能理解,但麻煩“帶眼識人”。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唯一讓我覺得合理的就是騙子和貪汙犯最後被送進了監獄,底層人物的現實困境和弱小,都不是犯罪的理由,“我弱我有理”的無恥想法,就該被強烈抨擊。撇開愛情方面的荒誕幻想,電影的主題,剛剛及格。


三、社會反思


無論小說還是電影,文藝作品帶給大家的不應該是瞬間的即時感受,還有落幕後的深層思考。尤其是這種現實主義題材,很容易勾起觀眾的社會反思。


鑑於電影的定位是:愛情喜劇。我個人也最心疼柳巖飾演的嶽淼淼,對這部電影的社會反思就變成一場“傻白甜”女性關懷行動了。主要是以下三點,希望姑娘們能夠引以為戒。


1、 小心PUA,女孩不在要垃圾堆裡找男人


電影中柳巖飾演的嶽淼淼看起來很精明啊,怎麼能被又慫又蠢的屌絲男吳海騙婚呢?其實,

再聰明的姑娘,在有備而來的PUA騙局面前都不一定能全身而退。輕則感情受傷,損失錢財;重則被自殺誘導,性命堪憂。


吳海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PUA,但他前期樹立的大方、體貼、開豪車,網吧老闆的人設,通通都是假的,這就是一場以結婚後殺妻騙保為目的,變異的PUA騙局。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所以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一個社會反思,就是告誡女孩子,遠離PUA。


PUA,全稱(Pick-up Artist),起初指的是一群受過系統化學習、實踐、和不斷自我完善情商的男性。後來泛指很會吸引異性,讓異性著迷的男女們。又被稱為搭訕藝術家。


現在的PUA就是一種忽悠人的情感操控術,這種男人是戀愛情感的渣男,他們專門玩弄和欺騙妹子們的感情,讓你欲罷不能,分合兩難。這不只是一種情感忽悠技術,更是一種心理的摧殘。如果你遇到這樣的男人,他有可能就是PUA。


很多人覺得泡妞厲害與否是關乎一個男人情商的問題,是天生的吧?其實不然,人類,其實都有天生的認知缺陷。很多妹子覺得自己不會上當,但在套路面前不知不覺就中招了!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PUA的五步陷阱:


第一步:建立你自己的個人形象,一般是虛假光鮮的人設,高富帥深情男,高價值展示,總之怎麼夢幻,瑪麗蘇,就怎麼來。

第二步:顛覆你自己的個人形象,調動妹子的情緒,試探底線。

第三步:與妹子建立契約,讓妹子要不在任何事情上騙你,不向你隱瞞,有助於獲取信息,加強控制。

第四步:撕毀契約,讓妹子覺得得到的東西被自己毀掉了,把錯誤都歸咎於自己,患得患失,自我懷疑。

第五步:情感虐待,對妹子時好時壞,對妹子進行精神折磨,一般到這裡就能開始自殺誘導了,極其邪惡,不想多說。


之前新聞爆出的PUA教程,解密,培訓機構遍佈網絡,同時交往十幾個女友的醜男,只是冰山一角,還有人花幾萬塊去學高級教程讓女生為其自殺,更有甚者瘋狂炫耀一年睡過的400位女生。


這種打著愛情幌子的騙局無處不在,甚至還有PUA衍生出來的一種“東南亞殺豬盤”詐騙,讓很多渴望真愛的女孩人財兩空,負債累累,還不上鉅額網貸選擇自殺。


所以這部電影中關於真愛的部分啥也別信,大家千萬記住,別在垃圾堆裡找男友,珍愛生命,遠離PUA。


2、 電影只是電影,永遠不要給任何人傷害你的機會


電影背後的真實事件:


泰國殺妻騙保案,指2018年10月29日,張英(化名)同丈夫張軼凡攜女兒一同去普吉島旅遊,隨後被發現死亡,張英家人認為是女兒的丈夫為了鉅額保單殺了人。


2018年12月14日晚,國內記者赴泰國見到了“殺妻騙保案”中受害者家屬的代理律師方文川,他稱,涉案男子張凡(化名)已認罪,想要將張凡引渡回國受審的可能性不大。


2019年12月24日上午10時(當地時間),天津男子張軼凡被普吉府檢察院,依據泰國刑法第289(4、5)條,以蓄意謀殺、殘忍傷害他人致死罪提起公訴。在普吉府法院宣判,當庭宣判張軼凡獲無期徒刑。


同樣令人毛骨悚然的上海殺妻藏屍案:


2016年10月18日,被告人朱曉東在位於虹口區的家中與被害人楊儷萍(系被告人妻子)發生爭吵,其間朱曉東用雙手扼住被害人頸部致其機械性窒息而死亡。


2017年2月1日,朱曉東投案自首。2017年8月3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對朱曉東提起公訴。2017年11月29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2018年8月23日,上海“殺妻藏屍案”一審宣判,被告人朱曉東被判死刑。他不服判決,立即上訴,2019年7月5日,上海“殺妻藏屍冰櫃案”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對朱曉東的死刑原判。


看到這樣的案情經過,大家是不是會脊背發涼呢?電影中的愛情線我個人始終無法下嚥的最大原因就是,一想到吳海的所有柔情蜜意,甜言蜜語都是指向最後的殺人騙保,整個人就不好了。


嶽淼淼參加吃辣椒比賽,就為了給吳海一輛電動車,吳海在電視上看到那一幕的時候,又哭又笑的樣子確實很感人,或許那一刻,他的良心也有所觸動。他本意是想殺人拿錢,但最後卻因為女主的善良和真誠,投入了真情,導致犯罪計劃功虧一簣。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但是現實當中的姑娘們,大家並不是大女主光環加身,怎麼折騰都死不了。如果可以,最好遠離那些可能帶給自己傷害的危險分子,你只有一條命,一顆心,無論是情感受傷還是身體遭殃,都不是你所能承受的後果。電影只是電影,永遠不要給任何人傷害你的機會,就對了。


3、 自強自立自尊自愛,工作永遠不會背叛你


電影中柳巖直播卸妝的片段,確實感人,基本達到人戲合一的境界了,我甚至能說,柳巖一個人,救了這部電影。但是嶽淼淼的做法我一點都不支持。你以為自己找到真愛,結婚開始新生活了?但其實,一切都沒確定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丟了自己飯碗,是最蠢的決定。


婚姻中一個女人最大的悲劇是什麼?是她沒有自我,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這種女人是最危險的。當一個人沒有能力靠自己生存,她把希望全都寄託在別人身上,這樣的女人也最沒有自信。


我只會欣賞那種經濟上和精神上能獨立的女人,她們不依靠男人,不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有自己的追求,活得瀟灑自如。《喜劇之王》裡那句感動柳飄飄的話 “我養你啊”,聽起來很浪漫,很多女人都特別希望男人說這樣話。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男人可以養你,但你自己也要努力掙錢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掙錢想花就花,不需要受任何人的控制,同時也會有自我價值的成就感。就像當年楊冪接受採訪時說買房子自己決定,不會跟劉愷威商量,為啥?人家買得起啊!


靠他人養,你只買了一件衣服,他都有可能數落你奢侈。不是說男人和婚姻一定不可靠,而是作為女人,就要有工作,要經濟獨立。經濟上獨立的女人更自信,通常情況下也會對自己好,而不是委屈了自己。有工作,你才能活得獨立自信漂亮,即便是結了婚,也有能力決定自己的生活。


女孩們,記住這句話:自強自立自尊自愛,只有工作永遠不會背叛你!別跟電影裡的嶽淼淼學,那麼快放棄自己的工作和飯碗,太危險了!


結語:


《受益人》或許是現實主義黑色幽默,命題作文的失敗案例,但柳巖的演技絕對值得肯定。甯浩推出的“壞猴子七十二變計劃”融合了商業與藝術,也標誌著他從一個出色的電影導演逐漸進階為中國青年導演的幕後推手,或許堪稱大陸新導演的教父。


起碼我作為普通電影觀眾的立場,對此類現實主義題材依然懷有新的期待,故事和劇本還需要打磨,但是思路和風格我還是蠻喜歡的。城鄉結合部的土嗨風,在大銀幕上出現,看起來有種特別的荒誕魔幻感。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就是下一次不要讓女主角這麼“傻白甜”“偉光正”了,畢竟現實世界裡,“女怕嫁錯郎”是鐵一般的事實,泰國殺妻騙保案,上海冰櫃藏屍殺妻案,都太過血腥殘忍。女孩子,千萬不要在垃圾堆裡找男人,一步錯,可能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殺妻騙保案改編電影《受益人》,柔光濾鏡消解戾氣,也暴露了軟肋


電影看看也就罷了,現實中別提什麼“My Dear Liar”,“真的騙你,也是真的愛你”,狗血浪漫不好使,小心PUA,別給任何人欺騙和傷害你的機會。擦亮眼睛再結婚,或許是這部及格現實主義電影給大家最有用的啟示。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