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粉圓子燒肉,外地朋友吃過都稱讚的安慶美味

每年過年回安慶的路上,家裡長輩總會早早發問:“晚上想吃點什麼呀?”

工作城市離家比較遠的遊子,即使之前回過家,大部分也是國慶時回的家。等到過年,差不多過去三個月了。

整整一個季度沒回安慶吃家鄉菜,一聽家裡人這麼問,腦海中自然蹦出各種安慶美食:水萩粑、毛香粑、臘肉、臘魚、豆腐乳、雪湖藕、粉蒸肉……就算沒有這些,隨便用本地種的青菜炒個家常菜,也會覺得好吃得不行。

過年回家吃家鄉菜,吃的不僅僅是美味,也是品味記憶中的那份或濃或淡的鄉愁。只因我們是生在這裡的人,兒時吃這些東西長大,才會對這些食物有一份特殊的情愫。

安慶菜屬於徽菜系,對於很多外地朋友,尤其是江浙滬一帶的朋友來說,不少人會覺得安慶菜味道太鹹了,醬油放得也不少。做飯請外地朋友吃,大部分也是這兩種評價:太鹹,醬油放太多。然而,有一樣菜,卻是所有外地朋友吃完都稱讚不已的,它就是——山粉圓子燒肉


山粉圓子燒肉,外地朋友吃過都稱讚的安慶美味

山粉圓子燒肉

徽菜書裡說的山粉圓子,好像和安慶的完全不一樣啊?

關於山粉圓子到底怎麼做,正式出版物一直以來都和民間實際情況有出入。最早是我國勞動部培訓司組織編寫的1998年版《安徽菜系實習菜譜》,其中收錄了《山粉圓子》這道菜,但內容是這樣的:

原料:山粉(即葛根粉)350克;青紅絲 10克 ;豬肥膘肉 200克;糖桂花 5克;白糖150克……


山粉圓子燒肉,外地朋友吃過都稱讚的安慶美味

青紅絲,五仁月餅的經典配料……

往後出版的徽菜書中,也都是一模一樣標註【山粉(即葛根粉)350克】,就連一些自媒體都跟著寫葛根粉。但安慶人都明白,安慶山粉圓子用的山粉,指的就是山芋粉(紅薯粉、地瓜粉、番薯粉),並不是葛根粉,這兩者不能等同(不排除部分地方會用葛根粉代替,但山芋粉仍然是主流)。

上文提到的徽菜食譜中,收錄的山粉圓子不但是用葛根粉做的,而且不加鹽,只加糖桂花和很多白糖,還有五仁月餅裡會放的青紅絲(?),做出來的菜根本就是甜的,長這樣:


山粉圓子燒肉,外地朋友吃過都稱讚的安慶美味

網上有人仿照該食譜做出的視頻

然而,本安徽人表示,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山粉圓子,網上各種主動上傳的山粉圓子食譜,也從來都不是按照這種方法做的。民間接受度更高、更具有徽菜特色的安慶山粉圓子,似乎在正規出版物中幾乎沒有姓名(安徽人寫的思鄉散文集除外)。

山芋粉:做好山粉圓子的第一要素

安慶,前臨長江,背靠大別山區,不僅方言夾雜南北的特色,氣候也融合了南方的溼潤和北方的溫燥,既種水稻,又種山芋這類旱地作物。

農村種山芋,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山芋,可以烤,可以蒸,可以煮粥,可以炒成薄片當成零食吃,安慶很多地方稱之為“紅芋角”。

山粉圓子燒肉,自然也是民間不斷探索過程中發現的美味,即用山芋粉做成的圓子和豬肉混合在一起紅燒而成。

山粉圓子好不好吃,第一道門檻就在於這山芋粉。安慶人,往往把製作山芋粉的過程,稱為

“洗山粉”:先把山芋洗淨、碾碎,磨成漿,放置到乾淨的紗布上,把其中的澱粉一遍遍洗出來,放在容器內沉澱,結成一塊塊澱粉膏,再將其放在太陽下自然曬乾,便成為可以保存很久的山粉(山芋粉)。

農村裡,很多人家也養豬,已經洗過山粉的山芋渣,就曬乾了做成豬食,環保不浪費。


山粉圓子燒肉,外地朋友吃過都稱讚的安慶美味

洗山粉

我們家做山粉圓子,通常會用親戚自己洗出來的粉來做,比較純粹,做出的圓子晶瑩剔透。反觀超市買的山粉,不知是混進了米粉,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同樣方法做出來的圓子總是沒法復刻前者的美味。

想要做出更完美的山粉圓子,還可以在泡開山粉前,先碾碎過篩,選出更細膩的粉,這樣做的時候不容易結塊夾生。

山粉圓子的兩種做法,各有千秋

民間流傳的山粉圓子做法,具體差別挺大,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先將油鍋燒熱,山粉用涼水泡開,使點勁調成無顆粒的糊狀(部分人也會在這一步加一些鹽),倒進鍋中,均勻鋪開,慢慢加熱煎製成餅狀(不完整也沒事)。


山粉圓子燒肉,外地朋友吃過都稱讚的安慶美味

最好用大一點的鍋來做

完成後,將山芋餅切成小塊,大部分人喜歡切成三角狀。當然,這個沒有什麼規定,你愛切成什麼樣都行。


山粉圓子燒肉,外地朋友吃過都稱讚的安慶美味

我家裡做的比較隨意

切圓子時,可以

同步做紅燒肉,就是普通紅燒肉的做法:肥瘦相間的新鮮豬肉切成小塊,下鍋後加醬油上色炒制,接著加水煮開。

等紅燒肉做得差不多了,就把圓子也放進去煮,再依喜好加上蒜、八角等佐料,慢慢煮入味。如果發現下圖這種白線或者是白點,也沒關係,其實熟了,為了更好的口感,你可以多燉一會兒。

山粉圓子燒肉,外地朋友吃過都稱讚的安慶美味

我們家習慣做好了之後用電火鍋繼續煮,邊吃邊煮,既省時間,又能越來越入味,越來越好吃。


山粉圓子燒肉,外地朋友吃過都稱讚的安慶美味

做好的山粉圓子

還有另一種做法,做出來的山粉圓子就是球狀,形狀好看很多,但整體耗時更久一些。這種做法,正式做圓子前,可以先做紅燒肉,做法和前面一種是一樣的。

山粉圓子燒肉,外地朋友吃過都稱讚的安慶美味

煮制中的紅燒肉

做紅燒肉之前,可以調山粉準備,但不是調成糊狀,也不是用涼開水,而是用剛燒好的開水(又有版本說70攝氏度的開水,都可以)緩緩倒入山粉中,像和麵一樣揉成偏軟的固態;等紅燒肉做好了,加各種佐料,再將山粉捏成糰子狀一個個下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慢燉,直至圓子都變成透明狀。

這兩種做法,都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山粉圓子。但民間智慧無窮,肯定還存在其他做法。

山粉圓子燒肉,不僅遍佈安慶遊子的思鄉散文之中,也憑藉美味贏得了不少外鄉朋友的熱愛,是安慶菜中當之無愧的實力派。

對於山粉圓子,你有什麼特別的記憶想要分享嗎?或者,在你的記憶中,還有哪種家鄉菜是同樣的實力派?歡迎留言和大家一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