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世乒賽“三連冠”背後的意義

馬龍世乒賽“三連冠”背後的意義

曾幾何時,我們欣慰於國乒的強大,習慣於奪金懸念終結在決賽甚至半決賽之前,又難免懷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乒壇“群雄割據”的時代。在那段“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歲月中,各種打法上的創新紛紛湧現,今天所有的技術,幾乎都在那段時期萌芽和定型。

曾幾何時,我們沉醉於頂級對決中的變化之巧和弧線之美,折服於頂尖選手“全臺無死角”的進攻和質量越來越高的擊球,又不免感慨曾引領世界乒壇的快攻打法逐漸沒落。在那段快攻和弧圈球抗衡的時代,勝或負,往往決定於電光石火之間,“快、準、狠、變”四個字更曾打下中國乒乓球長盛不衰的基礎。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乒乓球體從38mm變成了40mm繼而步入“40+時代”,乒乓球賽制從21分制進化為11分制,乒乓球運動從“有機”變為“無機”,乒乓球從賽璐珞改為“新材料球”,這些變革如同一支支催化劑,加速著乒乓球技術的不斷髮展。

2019年布達佩斯世乒賽,馬龍和瑞典人法爾克相逢於男單決賽,意外地為“反膠打天下”的當代世乒賽,注入了一絲“復古”的氣息。

馬龍世乒賽“三連冠”背後的意義

歐洲人上一次闖入決賽,是16年前的47屆世乒賽,施拉格一舉捧起聖·勃萊德杯;正膠打法上一次闖入決賽,是20年前的45屆世乒賽,劉國樑決賽戰勝馬琳,成為中國乒乓球史上首位男乒大滿貫;瑞典人上一次闖入決賽,是22年前的44屆世乒賽,瓦爾德內爾炮製了“7個3比0”的奪冠神話;中瑞會師男單決賽,是32年前的39屆世乒賽,江嘉良戰勝老瓦成功衛冕;世乒賽史上再現男單“三連冠”,則要追溯到54年前的28屆世乒賽,莊則棟拿到了中國首個聖·勃萊德杯複製杯。

晉級道路上,正膠打法的法爾克在下半區的亂戰中強勢突圍,勝得艱辛但不失激情;兩面反膠打法的馬龍在競爭激烈的上半區一路闖關,走得沉穩又不乏霸氣。又值乒壇多事之秋,這場對決無論是歷史背景還是從現實角度,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馬龍世乒賽“三連冠”背後的意義

前兩局,馬龍打得非常積極主動,他以“拼”的心態驅動技戰術的發揮,很快贏得2比0領先。第三局,法爾克果斷調整戰術,開始從馬龍正手位突破,並在前三板上以“劈長”取代了之前的“鬥短”,等馬龍拉起來後伺機扣殺,打出了極具正膠特色的殺板,成功扳回一城。第四局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馬龍在局勢被動的情況下一直咬住比分,並在7:9落後時大膽求變、以轉制快,最終連得4分逆轉勝出,將領先優勢擴大為3比1。這局過後,馬龍再沒有給對手機會,以11:5再勝一局,大比分4比1終結了比賽,成為繼莊則棟之後,中國乒乓球歷史上第二位實現世乒賽男單三連冠的運動員。

馬龍世乒賽“三連冠”背後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