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藝術片——《紅燈記》


京劇藝術片《紅燈記》,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八大樣板戲之一,八一電影製片廠1970年攝製。

《紅燈記》根據中國京劇團的現場演出拍攝,片中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為向游擊隊轉送密電碼而前仆後繼、與日寇不屈不撓鬥爭的英雄故事。

《紅燈記》導演成蔭,編劇阿甲,監製李燕,製作人畢建平,出品人王曉棠。中國京劇團《紅燈記》劇組演出。

主要演員:浩亮飾李玉和,高玉倩飾李奶奶,劉長瑜飾李鐵梅,谷春章飾磨刀人,夏美珍飾慧蓮,杜福珍飾田大嬸,袁世海飾鳩山,孫洪勳飾王連舉。

《紅燈記》的故事取材於電影《自有後來人》,此劇是中國京劇院的優秀保留劇目。

李玉和 演員 浩亮(錢浩梁) 地下黨的聯絡員,鐵路工人,為保護密電碼壯烈犧牲。

李奶奶 演員 高玉倩 李玉和的母親,為保護密電碼壯烈犧牲。

鐵梅 演員 劉長瑜 李玉和女兒,十七歲,把密電碼送上柏山。

磨刀人 演員 谷春章 八路軍柏山游擊隊聯絡員,奉命聯絡李玉和取密電碼。

鳩山 演員 袁世海 日寇憲兵隊隊長,奉日寇司令部命令,破獲密電碼案件,最後被游擊隊消滅。

六十年代至今,眾多藝術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錢浩梁、劉長瑜、李維康、馮志孝、孫嶽、王晶華、杜富珍、張嵐、耿巧雲等都曾先後參加演出。

近幾年來,青年團排演《紅燈記》,得到老藝術家們的指導,演出取得成功。

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某地隆灘火車站,共產黨員李玉和,公開身份是鐵路工人。這天,李玉和接到上級通知,說上級派了一個交通員,乘今晚七點半的火車來和他接頭。

此時敵人也得到情報,對火車站實行了戒嚴。王連舉發現情況不妙,找到李玉和,李玉和說以後要儘量少見面,把王連舉打發走了。

這時火車隆隆進站,交通員從車上跳下摔昏,李玉和讓王連舉掩護,自己把交通員背到家中,對上暗號,交通員把密電碼交給李玉和,讓他設法交給柏山游擊隊的磨刀人。

李玉和帶著密電碼來到接頭地點,磨刀人也趕到,二人正欲接頭,日本憲兵同時趕到,搜查在場人員。接頭不成,李玉和把密電碼放進飯盒,敵人沒搜去。

敵人為找到密電碼,拷問王連舉,王連舉叛變,供出李玉和。憲兵隊長鳩山,對李玉和軟硬兼施,用盡了所有伎倆,李玉和死不開口。

鳩山又到李玉和家中騙取密電碼,失敗,只好把李玉和一家三口押到刑場,打死了李玉和母子。釋放了李鐵梅,企圖通過對鐵梅實施監控的方法得到密電碼。

鐵梅帶上密電碼,在鄰居田慧蓮一家的掩護下,逃出虎口,直奔柏山。路遇磨刀人,此時,鳩山率憲兵隊追趕鐵梅至此,磨刀人讓一個戰士護送鐵梅上山,自己率部分戰友阻擊敵人。

打鬥間,柏山游擊隊從山上殺下,把敵人一舉殲滅。山上,鐵梅把密電碼交給游擊隊長,眾戰士歡慶勝利。

上世紀60年代,電影在全國上映,不久,《紅燈記》便由上海滬劇團改編為滬劇,接著由哈爾濱京劇院率先搬上京劇舞臺,當時名叫《革命自有後來人》。

《紅燈記》是中國京劇院的優秀保留劇目,全劇共十一場,分別為:第一場“接應交通員”,第二場“接受任務”,第三場“粥棚脫險”,第四場“王連舉叛變”。

《紅燈記》第五場“痛說革命家史”,第六場“赴宴鬥鳩山”,第七場“群眾幫助”,第八場“刑場鬥爭”,第九場“前赴後繼”,第十場“伏擊殲敵”,第十一場“勝利”。

一九六四年,以阿甲為主編導的現代京劇《紅燈記》公演後獲得巨大成功。阿甲還受文化部委託,到廣東幫助著名錶演藝術家紅線女排戲。

袁世海同志以架子花臉的基調來演憲兵隊長鳩山,他的唱、念、做都很有分寸,把這個騎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日本特務頭子刻劃得入木三分。

扮演鳩山手下的侯憲補、伍長、憲兵以及特務走狗等演員,也都恰如其分地完成了角色任務。這樣,就襯托出以李玉和為首的三代人的機智、勇敢、堅定不屈的工人階級硬骨頭的英雄形象。

《紅燈記》,可以看出鳩山是怎樣玩弄王連舉於股掌之上,而碰到李玉和,雖使盡了渾身解數,卻一籌莫展,束手無策。京劇《紅燈記》被譽為京劇革命化的樣板,這一評價確實是恰如其分的。

《紅燈記》從初演到現在,我看過多次,感到每一次修改都有新的提高,特別是劇中主要角色李玉和形象的日趨豐富飽滿,是這出戏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

《紅燈記》的主題通過一盞紅燈,貫串著從“二七”大罷工到抗日戰爭的革命鬥爭史實,也象徵著工人階級前仆後繼,勇往直前,終於取得最後勝利的輝煌事蹟。這個戲對觀眾的教育意義是很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