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做自己的事,讓別人去說吧

特立獨行

去年雙十一的時候格力拋出讓利30億的促銷計劃,廣大投資者們不看好這個促銷計劃,用腳投票,股票持續下跌。而過了半個月,格力又繼續推出讓利100億銷售計劃,再次升級,讓股市大跌眼鏡。明明我們就不看好這個計劃,已經用腳投票了,你竟然還要來個升級版,簡直是無視我們股民的存在。難怪很多人說格力不注重投資者關係,董明珠經常被股民罵,因為她根本不鳥我們股民的感受。

這個世界上99%的人在關鍵時刻都不敢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因為世俗看法,因為人情世故,因為利害關係,因為.....。一旦考慮這些東西,你做事情就會畏首畏尾。做人,一旦牽涉到很多人的利益關係,你就會身不由己,錯的事情你也要做,不想做的事情也要做。除非你有絕對的實力和威望,大家都服你。

格力電器——做自己的事,讓別人去說吧

源於實力

而董明珠為什麼敢這麼做?首先在於實力,美國進入世界500強的100多家公司淨資產收益率最高的是波音,中國呢?是格力,這是把公司做到極致的一種精神。格力從來不搞投資者關係,但是它長期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回報。如果你有一家公司,請了一個人給你經營,這個人幫你把公司經營的特別好,每年大把給你賺錢,但是他從來不和你搞什麼關係,他可以這麼做,因為實力擺在這裡,你也不會說什麼,還會特別尊重他。相反,如果他把公司搞的很一般,甚至很差,你放心,這個人絕對三天兩頭請你喝酒,會和你維護關係。

我以前上班的時候,發現公司裡總是有那麼幾個不幹活的,整天到處溜達,但是他們和每一個同事關係都很好,搞的大家很開心,這絕對是一門技術活。沒掌握這門技術的人,比如我,要是別人都在幹活,我閒著沒事幹,就會不自然。再看那些上市公司,一旦上市公司總是在維護投資者關係,搞PPT之類的事情,十有八九他們業務是做的不怎麼樣的,沒有實幹精神。

格力電器——做自己的事,讓別人去說吧

身正不怕影子斜

再一個在於董明珠的性格,她之所以誰都不怕,一身正氣,在於她自己大公無私。李達康為什麼那麼囂張,因為他廉潔,不怕別人查他的把柄。一個有很多秘密怕曝光的人絕對不敢這麼張揚,他一定做事說話處處謹慎。當然謹慎的人不一定有問題,但是有問題的人一定會謹慎,要不然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董明珠遇到方洪波,問他奧克斯有問題你為什麼不說,方洪波說你一個人說就行了,往往我們去搞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來搞我們。我沒有覺得方洪波做的不好,只是每個人做事都有自己的風格。只是說明董明珠會堅定的去做自認認為對的事情,而不怕得罪任何人。她為了公司廉潔連他哥哥都得罪,以至於二十多年不認她這個妹妹,還怕得罪我們這些股民嗎?格力能成為中國進入世界500強裡面淨資產收益率最高的企業,很大原因在於董明珠這種極致的性格。

格力電器——做自己的事,讓別人去說吧

投資的兩面性

我不說這種性格好,性格都有兩面性,古往今來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有人甚至說董明珠是格力的負資產,大概也是因為她的性格可能會給格力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強勢的人會犯極大的錯誤,因為這樣的人不會回頭。但是投資就是在做選擇,你選擇的時候,就已經要考慮不好的東西了,經過利弊之間的權衡,才去做決定。不只是看到公司好的一面,我對不好的一面也很清楚,居安思危。

投資就如同用人,看三國我喜歡孫權,處於亂世之中他卻一輩子待於深宮,而每到關鍵時刻他都能找到棟樑之材,特別是用陸遜的時候,讓我拍案叫絕。陸遜一個年輕後生,沒有什麼威望,三軍將士都不服氣,而且他打仗總是做龜孫子堅守不出,下面的將士怨聲載道,無數人請求孫權把他換掉,孫權不但不換人,還親自過去幫他立威信。我相信孫權並不是懂兵法,知道陸遜堅守不出是對的,但他懂人,對人有深刻的認知,知道這個人的長處和短處,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人。而有些不會用人的皇帝是怎樣的呢?大將在外保家衛國,幾個小人進幾句讒言,就把大將給換了甚至殺了。

格力電器——做自己的事,讓別人去說吧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沒有一個人才是十全十美的,你用人就要用他的長處,但是也要接受他的弱點帶來的後果。一旦你選擇了,就要相信他,不是相信他,是相信自己,如果最後出問題了,你不能怪他,要怪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沒有一個公司是十全十美的,我投一個公司,就已經接受了它的缺點,如果最後出問題了,不是公司的問題,是我當初考慮事情不周全。但我既然選擇了,無論市場如何漲跌,也不管股民把格力的營銷解釋成任何利空,我都不會懷疑,我不信大家比董姐更會經營,我也不相信我比董姐更會經營,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

如果連專業的事情你也要擔心,那你根本做不了投資。投資人規避風險不能盯著這些小事情,而要在整個投資戰略上去規避,投自己懂的企業,高點不買低點不賣,不槓桿等等,這就已經規避了最大的風險了。至於公司,我們要盯的是公司的競爭力和商業模式這些核心的東西,以及公司股價有沒有泡沫。

格力電器——做自己的事,讓別人去說吧

社會分工的作用就是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情,什麼位置的人幹什麼樣的事。你是個老闆,你天天去基層擰螺絲公司也好不了,孫權親自去前線衝鋒只會打敗仗。你是個投資人,就該思考投資人應該幹什麼事情,幹好自己這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