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必須避免的三十個錯誤

初次創業的人必須避免的錯誤都有什麼?本文最初來自於問答網站Quora,回答者為Lucas Carlson(CenturyLink CIO, AppFog創始人),翻譯如下:


• 不要總覺得自己什麼都行,聽不進其他人的意見。如果你不是一個極其理智的人,那麼你就無法自己做出所有決定,也無法依靠自己讓公司繼續前進。當你的代辦事項列表上有許多事情還沒有處理,你會躲藏在各種藉口之後,給自己的拖延找理由。而且你自己的內心中也很難相信這些藉口。你需要其他人的幫助,他們要不斷的向你提出問題和質疑,督促你獲得真正的進步。

• 不要每天“瞎忙”,將時間浪費在錯誤的工作上。一個初創企業的CEO真的需要將事件花在人才評估上面嗎?我覺得這些時間更應該放在消費者和產品身上。有的人認為,作為一名CEO就是要參與到所有事情當中。然而實際上,這些人每天做的,只是阻礙企業的發展,或者是降低企業發展的速度。在你的公司中,你身邊有很多聰明的人,你要學會放權。在企業的發展初期階段,只有很少幾件事情你不能放權給其他人去做,例如消費者參與度、融資和找到產品市場匹配。

• 不要把自己忙死。

作為一名企業創始人,有時總是會覺得整個事件都被你扛在肩上。你覺得自己必須要給員工做出表率,因此你每週的工作時間達到了驚人的100個小時。創業更像是一次馬拉松,而不是普通的賽跑,它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短距離衝刺。通常情況下,創業者想要找到成功的出口,需要花費7-10年的時間,所以你需要學會放鬆:休息一下、去散散步、休假、按摩,甚至是短期的放縱自己。如果你不花時間去照顧好自己,那麼沒有其他人會照顧你。如果你連自己都照顧不好,何談照顧其他人?身不平何以平天下?

• 不要一心多用。有的人在創業中把自己忙死,也有的人採取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策略。我曾很多次的嘗試用業餘時間進行創業,將創業視為我的副業,然而這些嘗試從來沒有成功過。我並不是說利用業餘時間創業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我的意識是說在進行創業的時候,你應該非常認真,做一些值得你去投資的事情,當你看到了創業的價值,並且愛上了它,很快你就會開始全職創業的。無論你的創意和理念有多好,如果你自己不認真對待它,那麼其他人也不會對你和你的企業進行投資的。

• 不要躲在假象身後。創業者都有這樣一個習慣,那就是“報喜不報憂”,他們總是會向其他人展示好的東西,將不好的東西藏起來。這就是典型的假象。例如:“我們所有的用戶都非常喜愛我們的產品!”這句話聽上去有多麼讓人血脈噴張啊,但是如果我告訴你他們只有12個用戶,你還會覺得這家公司做的很好嗎?如果你能找到1000個對你的產品非常滿意的人,這才是值得你炫耀的東西。看看另一種假象吧:“我們的等待列表上有300個人,他們正等著買我們的產品!”好消息,對吧?他們之中有多少人願意付費預購呢?一個也沒有?還是你根本就沒敢問他們?

• 烤鴨子要吃到肚子裡才算數。一個投資人表達了對你的興趣,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周裡他始終沒跟你聯繫過。這樣的事情經常出現。投資人表達了興趣並不意味著你已經將資金放在自己的銀行賬戶裡了。你仍然需要努力去促成這筆瘦子。同樣,一個消費者認為你的產品很有意思,並不意味著他會購買你的產品,你要努力去促成銷售。在真金白銀到手之前,你沒有停止努力的資本。

• 不要試圖省下律師費。

你經營的是一家複雜的合法商業機構,你今後要面臨的許多工作都要涉及法律事項,你可能要從個人或是VC機構那裡獲得融資,你可能要進行IPO或是被收購。你經營的不是夫妻店,在線律師諮詢不足以幫你解決所有問題。你要做正確的事情,不要高估自己的智商,不要覺得自己看幾本書就能代替專業律師。找律師是否要在短期內花很多錢?是的。找律師從長期發展來看是否值得?必須的!如果你現在為了省錢而放棄尋找律師,那麼未來的你將會恨現在的你。

• 不要同時為兩種完全不同的客戶提供服務。誰也不能在一心二用的情況下把兩件事情都做好。你沒有時間、資金和資源為讓一個產品同時匹配兩個市場。當新的機遇出現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被它吸引,但是你不能欺騙自己。在同一時間內,你無法拆分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專注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戰略。拆分自己的經歷最好的結果,是讓兩個工作都變的平庸,而最常見的情況是兩個工作做的都很糟。如果你真的覺得新機遇很好,那你就進行轉型,全新投入到新機遇當中去。

• 不要覺得你的產品就是你的企業

。一家公司的本質是他們為消費者所創造的價值,而不是產品本身。你的產品是如何誕生的,是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做出來的,還是1000只猴子做出來的,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並不在意。他們只在意你的產品是否好用,是否符合現在的趨勢。你的公司的本質是你為消費者所創造的價值以及你的團隊,而不是你的產品。你應該專注於讓團隊高興,讓消費者高興,做到這兩點,其他的事情就會水到渠成。

• 不要躲避消費者。你上一次與客戶進行對話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你是與他進行了電話溝通還是面對面溝通?你與他們對話不是為了賣給他們東西,也不是為了為他們提供幫助,而是為了聆聽,是為了與他們建立關係,是為了向他們提問。不要告訴我你上一次與消費者進行這樣的溝通是1-2周以前的事情了。一個創業者,尤其是CEO,應該要不斷的與客戶進行溝通,在這件事情上,你沒有任何逃避的藉口。你現在還沒有客戶?那就給你的潛在客戶打電話。

• 不要躲避團隊。當然創業者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感情,也會感受到壓力。也許有無數次,你想要躲在自己的辦公桌後面偷偷的哭。但是無論你有多想,一個企業的領導人不應該躲在辦公桌後面。企業領導人必須讓自己時刻都能出現在員工面前,無論是企業順風順水的時候,還是企業陷入困境的時候,尤其是企業處於困境的時候。當一個孩子感到害怕或是受了傷,他最需要的是父母。你的團隊就像是你的孩子,讓他們感到開心,是你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 不要假裝自己是超人。一個領導人並不需要有多完美,不要假裝自己哪方面都很好,更不要裝作自己從來不會犯錯誤。你也許覺得這樣做會讓自己看上去非常堅毅果敢,或是會讓別人仰慕你。但是實際上,人們會覺得你不真實、不可靠。你當然沒有必要炫耀你的失敗,同樣你也沒有必要掩飾它。你只需要真誠的談論你的失敗,然後問問別人有什麼意見能讓你改進自己。

• 不要對自己的創意守口如瓶。你也許害怕別人會偷走你的創意,但是你不應該害怕。這完全是一個只有新手會犯的錯誤,稍有經驗的人都不會這樣做。如果你從來不談論自己的創意,只等著創意變的完美,那麼你永遠無法為其找到產品市場匹配。你需要談論自己的創意,而且要經常談論,向很多人提起自己的創意。因為老實說,如果你的這個創意很可能一文不值。很多創業者從不討論自己的創意,是因為他們害怕別人會說這是一個愚蠢的想法。另外,你所害怕的那些會偷走你創意的人,很可能正在忙著自己的創意呢,他們沒時間去偷你的創意。

• 不要在找到產品市場匹配之前就愛上你的創意。“偽革新者都是過分自信的人,真正的革新者都怕死。——Steven Pressfield。初創企業的創始人越自信,我越為他擔心。當然,創業者不能到處去和別人講自己怕死。但是如果你的企業處於初期階段,而且你愛上了自己的創意,那你就永遠無法看到它的確定,從而永遠無法將其完善,讓它更適應市場。例如Instagram的誕生,就是一個團隊不斷尋找產品市場匹配的例子。如果他們非常熱愛Brubn(Instagram的前身),那麼他們現在估計早就倒閉了。

• 不要忽略市場營銷。在你發佈產品之前,你就應該開始市場營銷工作了。我所說的市場營銷部僅僅是在媒體上打打廣告而已。最好的市場營銷渠道是用戶的口口相傳。你要讓人們談論你和你的產品。只有在培養了真正的粉絲的情況下,你猜能夠進行有效的口碑營銷。如何培養粉絲?你要為他們的生活添加真正的價值。除了產品和服務之外,你還可以用許多其他的方式為人們的生活添加價值。例如你可以撰寫指導文章,然後在你的博客中為讀者提供有用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與你的企業無關,但是必須要和你所在的產業息息相關。你要為自己培養粉絲,而不僅僅是用戶。大多數的初創企業甚至從來沒有試過這種方法。

• 不要與其他初創企業進行比較。你創業的目的不是為了跟誰比。某個初創企業在被以數千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之後,你不應該立刻覺得自己比那家企業的創始人更優秀,這樣的想法也無法讓你變的更有效率。我曾經談論過如何避免對其他初創企業的羨慕嫉妒恨。如果你實在管不住自己,那就少看收購類的新聞,把時間省下來多幹點其他事情。

• 不要忽略歷史。你正在進行人生中第一筆融資?你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了。你應該多讀讀相關的報道,找找身邊剛剛完成融資的其他人(不能是那些10年前進行過融資的人,必須是近2-3年完成融資的人),請他們與你分享一些經驗。你想要建立一家支付企業,但是你在這方面完全沒有經驗?不要像其他人一樣在掙扎和撞牆中求生存,你可以為自己尋找一些有這方面經驗的顧問。想辦法接觸到行業內的知名人士,在見到他們之前先讀讀他們的傳記。從他們那裡獲取經驗,作為回報,將你的企業的股份分給他們一部分。你要讓創業變的更明智,而不是更艱難。

• 不要拖延企業成立。

拖延就是向你內心中的惡魔屈服。拖延無法讓你知道自己將會成功還是失敗,拖延的唯一作用,就是讓你自斷手足。你應該讀讀《戰爭的藝術》這本書。我是認真的,在這本書中,Steven Pressfield將拖延描述為你個人性格中“抗拒”的一種表現形式。你離企業成立的日子越近,這種抗拒感就越強。你將會給自己尋找藉口,你會找出各種理由將企業成立的日期向後拖一個禮拜,一個月。你要記住,如果沒有實際的產品,你就永遠無法給自己找到產品市場匹配。

• 不要過早的發佈產品。在推出了“最簡可行產品”之後,並不意味著你需要馬上將這個產品推向市場。雖然“精實創業”是時下非常火熱的一個趨勢,但是很多創始人其實並沒有弄懂什麼是最簡可行產品。所謂最簡可行產品,是要推出一個值得使用的產品,而不是僅僅提出一個產品概念。首先你要打造一個人們原因付費購買的產品,這意味著及時是最簡可行產品,你也應該讓它看上去很專業,很精細。也就是說,你要完成很多細節。只有開發出了這樣的最簡可行產品之後,你才應該考慮發佈產品的事情。

• 不要逃避考慮營收。

不要拿自己跟Twitter和Facebook比,雖然這兩家企業直到成立多年之後才開始獲得營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也應該這樣。不要總說自己是下一個Instagram,讓我相信這個說法,還不如讓我相信你手裡正握著一張中了500萬的彩票呢。增長是個好東西,健康的增長能夠讓創業的體驗變的更好。但是現金流對於所有初創企業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東西。不要說你和其他初創企業不一樣,你不在乎錢。如果你非要這麼做,那麼等待你的將是慘痛的代價。

• 不要將缺少資金當作藉口。在今天的科技條件下,如果你想將某個創業的創意付諸實踐,你並不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有的時候只需要幾千美元你就可以開發出一個人人都喜歡的產品。你到現在還沒有自己的產品是因為你覺得自己缺少資金?開發產品用不了太多的錢。你的產品還沒有開始銷售是因為你缺少資金?Richard Bransonz在完全沒有風頭背景的情況下建造了一家價值數百億美元的企業。你只是在尋找藉口,而不是在尋找解決辦法。

• 不要僅僅跟隨自己的熱情。熱情這個東西是一種能量,它能讓你充滿力量,並且不斷激勵你。但是熱情也會矇蔽你的雙眼,讓你看不清事實;它也會欺騙你。我曾見過許多被熱情矇蔽了雙眼的創業者。當你需要改變產品或者讓公司轉型的時候,過分的熱情會讓你看不到身邊的種種信號。你要做的,是將熱情放在不斷尋找產品市場匹配之中去,而不是抱著今天的產品不放。在找到匹配之前,你要不斷的調整。“當我在一家大型商業銀行做貸款專員的時候,我的老闆告訴我永遠不能貸款給那些追隨自己熱情的人。”——Scott Adamas。

• 不要在談論自己的初創企業之前要求別人簽署保密協議。初創企業的創意不值得保護,因為這些基本上這些創意都很爛。是的,你的孩子長的很難看。對不起,但是這是事實。在你獲得了幾百萬的風頭資金之後,當你在與某個大型機構進行會面的時候,你才會用的上保密協議。然而,即使是在這個時候,也是你需要簽署對方的保密協議,因此對方沒有義務保護你。

• 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自欺欺人。你的團隊中是否有一個工作不負責的人,他給整個團隊帶來的傷害是否大於貢獻?你對他不滿有多久了?有多少次你轉過臉去,希望問題會自己消失?不要再這樣了,你要解決這個問題!今天、現在就去解決。作為一家初創企業,你不能將問題擱在一邊,你無法承受這樣的後果。時間緊迫,你必須今天就把問題解決,不要拖延。別幻想著問題自己會消失。這是一家企業,你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那就是處理問題。

• 不要忽視單位成本。單位成本,就是為單一客戶提供服務所需要消耗的成本。所有企業都有單位成本。你有沒有客戶?你有沒有服務賬單?先找到你的固定成本,然後用剩下的服務賬單除以客戶數量。找到你為單一客戶所提供服務的成本的平均值。除非你經營的是一家慈善機構,否則你就必須瞭解自己的單位成本。單位成本能夠讓你更好的理解企業的現金流和利潤率。

• 不要認為僱傭銷售人員就能解決營收問題。面對現實吧:銷售人員並不負責找到銷售產品的方式,你才是負責這個工作的人。僱傭更多銷售人員的唯一理由,是你自己無法擴大企業規模,而且你最近參與的銷售會議超過了你的極限。創始人/CEO要打銷售電話?是的。你以前沒打過銷售電話?沒關係,從今天開始。找到產品的銷售方式是你的工作。你需要讓你的銷售戰略變的更完美。在確定了這一切之後,你才應該去尋找銷售人員,讓他們按照你的方式進行銷售。

• 不要拖延計算吸引用戶的成本。吸引消費者的成本(CAC)是在線企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如果你看過《創智贏家》,你就會發現他們總是會事先向創業者詢問這個數字。很多頂尖的投資人都非常看重這個指標。計算CAC,你需要對企業運行中的各種數字瞭然於胸。如果你不清楚這些數字,那麼計算CAC的過程就是讓你認清這些數字的過程。在自己計算過之後,你還應該請一位專業的會計再計算一次,他所起到的是驗算的作用。和律師一樣,你也不能忽視會計的作用。與單位成本一樣,越早計算CAC越好。

• 不要用兼職工程師代替全職工程師。很多創業者都會非常輕易的做出這樣的決定:“算了吧,我還是找個兼職工程師來開發產品原型吧。”不要這樣做,連想都不要想。僱傭全職工程師需要更長的時間,難度也更高,花費也更多,但是創業者必須從長期的發展來考慮,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初創企業的核心不是產品,而是團隊。一個優秀的團隊總是能夠做出超越自己原有水平的產品。僱傭全職員工就是建造團隊的一部分。僱傭兼職工程師,就像是在滿是塵土和細菌的傷口上貼一個創口貼。創業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衝刺。打造一個優秀的團隊,比快速拿出一個產品更重要。

• 不要忽視理想客戶。“所有小說其實都是一封針對一個人的信件。”——Stephen King。而這個人,被稱為理想讀者。小說這個東西非常主觀,沒有任何一部小說會被所有人所喜歡,因此你無需嘗試取悅所有人。你只需要取悅你的理想讀者。而Stephen King的理想讀者就是他的夫人。當他停滯的時候,他就會問自己:“什麼樣的內容會讓我太太笑/哭到尿褲子?”同樣,當你停滯的時候,你也應該問自己:“誰是我的理想客戶?我想讓誰尿褲子?”

• 不要只解決簡單的問題。有沒有人會花錢購買一個能幫他增加微博粉絲的應用?會。你能否在一年內通過這個業務獲得1億美元?不能。這就是一個小創意,它所面對的是一個小市場。如果你的目標就是創造一個小企業,讓這個小企業增加你的收入,那麼這個想法沒有錯。但是這樣的企業永遠無法獲得風險資金,它也不應該獲得資本,因此你最好連試都不要試。如果你帶著這樣的企業來到投資人面前,你只是在浪費投資人的時間,也是在浪費你自己的時間。一個真正的初創企業的目標應該是讓世界變的更好。如果增加粉絲只是一個展示的盈利點,而你真正的目的,是要打造下一代的市場營銷平臺,讓品牌和消費者可以進行更加直接的對話,那麼你是在解決一個大問題,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創意。

你是否犯過類似的錯誤?或是你曾經見過其他人犯過這些錯誤?請在評論中與我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