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兵劉鳴海:匠心獨具,為軍車噴繪靚麗迷彩

汽修兵劉鳴海:匠心獨具,為軍車噴繪靚麗迷彩

噴漆前劉鳴海正在清潔噴塗表面。崔萬剛攝

翻開戰略支援部隊某部四級軍士長劉鳴海的三大本業務筆記,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車輛噴漆要點和經驗方法,有兩本已經被徒弟們翻得捲起了邊,大家把它稱為“噴漆寶典”,這也是劉鳴海立足本職崗位踐行強軍目標的一個縮影。

2007年入伍前,劉鳴海的當兵夢想是上一線、當先鋒,然而劉鳴海卻被分配到二線的勤務保障單位當上了一名汽修兵。既來之則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肯付出,無論啥崗位都能實現自己的軍旅價值。劉鳴海給自己立下目標,要把汽車維修這門專業學精通。在初學專業的那段時間裡,劉鳴海是同批人員中問問題最多,學習最刻苦、進步最快的一個,大家還給他起了外號——“三最”士兵。連隊領導看他好學肯鑽,是個修車的好苗子,很快就把他列為連隊重點培養對象。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劉鳴海就能獨立完成單位十幾種車系近百種車型的日常保養和故障排除任務。

2013年下半年,單位噴漆班組迎來改革,上級要求要全部實現“零保駕”,也就是說這一任務完全由自己單位承擔,不再依靠外部力量來保障。由誰來擔起這個重任,成為當時擺在連隊領導面前的首要問題,劉鳴海得知此事後主動請纓。修車和噴漆是兩個概念和理論完全不同的專業,他暗下決心必須挑起這個擔子。

汽修兵劉鳴海:匠心獨具,為軍車噴繪靚麗迷彩

劉鳴海進行色漆調配。崔萬剛攝

勇氣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劉鳴海深知給軍車噴漆是個技術活,基礎打磨、刮膩子、色漆調配、噴槍調試、噴塗手法等,每一步都必須精益求精,來不得半點馬虎。為了讓零基礎的自己儘快能幹出一百分的活,劉鳴海給自己制定了“進步套餐”:晚上學理論,白天練實踐,週末也不閒著,跑去周邊4s店和人家噴漆老師傅套近乎。憑著這股子韌勁,劉鳴海僅用三個月時間就駕馭了這門專業,由他擔任組長的噴漆班組正式成立。

班組成立後劉鳴海每天要面對3至5臺待噴車輛,他滿腔熱情和不知疲倦的工作,最終還是換來了書本上所說的橘子皮、流掛、龜裂紋、縮皮等噴漆質量問題,只得逐臺返工。“給汽車噴漆難的不是理論,而是實踐和經驗的積累”,地方老師傅的指點讓劉鳴海找到了問題的所在,持噴槍不穩、壓噴槍不勻、噴塗起落點不準,是造成返工的主要原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劉鳴海找來塑料紙模擬噴塗面,用水加顏料當漆來練習噴塗的均勻度,在手腕上綁上沙袋來練習手持噴槍和走槍的穩定性,始終保持噴槍與噴塗表面的角度與距離來練習壓噴槍的手感。功夫不負有心人,劉鳴海靠著別出心裁的方法和長期的堅持,問題逐步得到解決。事後他還將這些方法進行了歸納總結,整理出一套獨創噴漆訓練法,在實踐應用中大大提升了噴漆訓練質量和效率。

汽修兵劉鳴海:匠心獨具,為軍車噴繪靚麗迷彩

劉鳴海正在進行噴漆作業。崔萬剛攝

經驗的積累離不開長期的實踐。2017年,單位車輛裝備集中整治,要求劉鳴海所在班組要在一週時間內完成40餘臺車輛裝備的噴漆任務。劉鳴海二話沒說,帶領班組人員迅速投入到任務準備中,為了提高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他結合多年的噴漆經驗,將自己先期改造成的大容量儲漆罐用到了此次任務中,既解決了噴漆壓力小、掛流及厚薄不均勻等問題,還有效提高了噴漆效率,同時還節省了油漆和稀釋劑的用量,為單位節約近萬元經費。

2015年,劉鳴海夢寐以求的大型車輛烤漆房終於列裝單位,給他帶來驚喜的同時,如何讓新裝備快速形成戰鬥力又成了他思考的問題,為了儘快弄懂弄通,他一頭扎進新裝備操作使用的研究上,不到一星期時間就完成了操作指南的編寫,並帶領班組人員在一個月內讓這套新列裝裝備形成了戰鬥力。

汽修兵劉鳴海:匠心獨具,為軍車噴繪靚麗迷彩

劉鳴海為班組人員示範講解刮膩子方法。崔萬剛攝

在單位噴漆小名氣的劉鳴海,還是個閒不住的人。在車輛噴漆任務不忙時他總是將眼光瞄準到單位的一些維修機具設備和營產營具上,只要看著不順眼就用噴槍來“翻新”,甚至單位做板報他都要用噴槍過去打個底色。這幾年,劉鳴海幾乎把整個單位能噴漆的物件都噴了個遍。如今,不僅軍車嶄新靚麗,整個維修車間也煥然一新,戰友們都說這裡面可有劉鳴海的不少功勞。

十幾年來,劉鳴海共計噴塗車輛近千臺,“翻新”裝備設備百餘臺,帶出徒弟10餘人,獲得榮譽證書一本又一本。然而,最讓劉鳴海引以自豪的就是2017年獲得的優秀共產黨員榮譽證書,他說:“我是一名黨員,就要時刻有黨員的樣子,噴漆是我的崗位更是我的戰位,我將用我手中的噴槍努力為軍車噴繪更加靚麗的迷彩!”

(解放軍報客戶端·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