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往事」小欖鎮永寧村:古橋流水 荼薇花開

永寧村,位於小欖鎮西北部。南宋時,中原士民遷居飛駝嶺(即大欖山,在鎮境西南面,已風化殆盡)西南側,因地倚山岡,初名“岡頭村”。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縣前,以岡頭村為主要聚居地,稱永寧鄉潮居里,取永遠安寧之意。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稱大欖村。1923年改稱永寧鄉。

1993年,永寧工農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成為全國十大首富村之一。1998年,該村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永寧社區分別於2011年、2015年被評為廣東省宜居示範村莊、全國文明單位。

「古村往事」小欖鎮永寧村:古橋流水 荼薇花開

永寧村村貌(永寧居委會供圖)

永寧村自然資源豐富,荼薇花、菊花、木頭湧花稔(即番石榴)等地域特色明顯。荼薇花古稱荼蘼(或酴醿),據傳是明嘉靖年間經澳門從大西洋彼岸引種回來的,為少數能保留下來的遠古玫瑰品種。永寧鄉民栽植荼薇花有400多年曆史,荼薇花已成為小欖的特色物產,且經過不斷的推陳出新,製作出別具特色的荼薇糖、荼薇蛋卷、荼薇酒等知名的小欖特產。另外,在種類繁多的傳統美食中,小欖菊花傳統飲食習俗被列入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村往事」小欖鎮永寧村:古橋流水 荼薇花開

永寧荼薇花(永寧居委會供圖)

在永寧村的文物古蹟中,佩蘭書室和雙美橋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雙美橋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欖都第一任巡檢陳忠主持修建,位於連接永寧東北與新市村藍田大街的水色匝河涌上,寬3.16米,長18.5米,高約4.5米,呈南北走向,梯級橋面,為單孔紅石拱橋。橋下碧波盪漾,古橋與流水,構成一幅獨特美景。

「古村往事」小欖鎮永寧村:古橋流水 荼薇花開

雙美橋(永寧居委會供圖)

永寧民間傳統技藝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小欖刺繡、小欖洪拳、剪紙、拔河、醒獅和毽球等。其中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小欖刺繡歷史悠久,是粵繡的一朵奇葩。其多出於鄉間婦女之手,較少受文人畫和宮廷藝術趣味影響,至今仍保留有古越族女紅傳統遺痕。繡品中除有雀鳥、魚蟲、龍、鳳、雞、鴨、牛等圖案,還常配有花卉圖案。另外,小欖洪拳入選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拔河醒獅毽球等團隊在各個全國甚至世界性的比賽中均獲佳績,剪紙技藝在永寧也已有百年曆史。

「古村往事」小欖鎮永寧村:古橋流水 荼薇花開

永寧龍獅武術團表演舞獅(永寧龍獅武術團供圖)


撰稿:黃慧珊

複審:張安根

終審:吳冉彬

本文資料來源:《廣東美麗鄉村》《中山村情》《小欖鎮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