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戰“疫”|文旅11條舉措“渡”企業 遼寧謀劃全年搶“先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儘管疫情對文化和旅遊產業造成嚴重影響,但文旅產業“回血”顯然不能坐等疫情結束。日前,全國各地都出臺了與當地情況相適應的支持政策,幫助文化和旅遊企業渡過難關。今天,中經文化產業邀您一起了解地方戰“疫”系列報道(遼寧篇)。

推“十一”條舉措

支持文旅企業渡難關

3月6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印發《遼寧省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共渡難關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幫助支持全省文化和旅遊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工作,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措施》要求,各級宣傳、文化和旅遊、廣播電視等部門,要針對已出臺的稅收、社保等扶持政策進行全面對接,做好政策兌現。對因疫情導致經營困難的文化和旅遊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儘快完成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工作,暫退標準為現有交納數額的80%。

《措施》要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鼓勵各市通過貸款貼息、租金和水電費等費用補貼等方式,幫助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冰雪項目、旅行社和景區(溫泉)等旅遊企業紓困。調整2020年度各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方向,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出版發行、廣播電視、文化旅遊、休閒娛樂、演藝等行業傾斜。對受疫情影響而停業的影院,予以適當補貼和支持。鼓勵向大眾發放惠民文化和旅遊消費券。

加強金融政策支持,對有發展前景暫時遇到困難的文化和旅遊企業,鼓勵金融機構繼續給予支持,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變更還款安排、延長貸款期限、無還本續貸等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並適當下調貸款利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措施》提出,要儘快完善我省促進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的相關政策措施。搶抓疫情過後廣大群眾更加關注健康、熱愛生命的消費趨勢,有序開放賓館飯店、文化場館和A級景區等,鼓勵把文化消費嵌入各類消費場所,建設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大力開發夜間消費產品。開展“遼寧人遊遼寧”優惠體驗活動,利用“中國旅遊日”“全民讀書節”等契機,推出各類惠民措施。

同時,《措施》在推進文化和旅遊業重點項目建設、支持開發新業態新產品、解決因疫情影響導致的文旅消費法律糾紛等方面也作出安排部署。

遼寧省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共渡難關若干政策措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幫助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工作,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特制定以下政策。

一、落實相關扶持政策措施

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各級宣傳、文化和旅遊、廣播電視等部門要針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租等稅費減免、社保費免繳或減半徵收、失業保險費援企穩崗等扶持政策進行全面對接和流程銜接,做好政策兌現,真正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有條件的地區可統一辦理。因疫情導致經營困難的文化和旅遊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儘快完成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工作,暫退標準為現有交納數額的80%。

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鼓勵各市通過貸款貼息、租金和水電費等費用補貼等方式,幫助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冰雪項目、旅行社和景區(溫泉)等旅遊企業紓困。省統籌使用有關幫扶小微企業專項基金等,對困難企業進行幫扶。對符合各級文化和旅遊產業專項資金使用範圍的企業扶持資金要儘快撥付到企業。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在爭取各項扶持資金的同時,可適當調整2020年度部門預算中專項經費的使用方式,鼓勵向大眾發放惠民文化和旅遊消費券,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進行重點支持,促進文化和旅遊市場復甦。調整2020年度各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方向,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出版發行、廣播電視、文化旅遊、休閒娛樂、演藝等行業傾斜。依託國家級和省級電影專項資金,對受疫情影響而停業的影院,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予以適當補貼和支持;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延期徵繳和減免電影專項資金。

三、加強金融政策支持

宣傳、文化和旅遊、廣播電視部門要會同金融監管部門,做好協調金融機構工作。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文化和旅遊企業,金融機構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努力做到應續盡續、能續快續。對有發展前景暫時遇到困難的文化和旅遊企業,鼓勵金融機構繼續給予支持,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變更還款安排、延長貸款期限、無還本續貸等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並適當下調貸款利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企業,經債權銀行認定,可依調整後的還款安排報送信用記錄。

四、推進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加大項目策劃和招商引資力度。對擬開工建設的項目,加快完善審批手續,促進早日開工。督促在建項目加快施工進度,儘快形成新的供給能力。發揮文化企業“項目管家”作用,建立重點文旅項目領導包聯責任制,幫助企業落實土地、稅收、資金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共同推動項目建設。充分利用國家專項債券等政策,支持文化、旅遊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開發重大文化和旅遊項目,打造精品旅遊路線。

五、支持開發新業態、新產品

引導文化和旅遊企業圍繞文化和旅遊消費市場的新變化和新需求,大力推進產品創意創新和服務提質升級,不斷提高產品的文化含量、生態含量和科技含量。結合疫情過後市場需求變化,深化“文化+”“互聯網+”,促進數字出版、智慧廣電、網絡文學、動漫遊戲、電子競技、數字娛樂、在線會展、數字生活等新型文化業態。充分挖掘全省溫泉、森林、海洋、溼地、冰雪等自然資源優勢,引導文化和旅遊企業大力開發自駕露營、生態旅遊、康養旅遊、親子旅遊、文化演藝、文化創意、休閒度假等具有市場前景的新業態和新產品。推動5G、4K、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高新技術的創新應用。

六、支持企業實施開源節流

宣傳、文化和旅遊、廣播電視部門要統籌安排,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組織企業採取市場化模式,合理壓減運營成本,控制非必要現金支出,積極採取更多自救方式。積極發展線上業務,擴大收入來源,拓展非接觸經濟、宅經濟等領域。優化供應鏈管理,尋求上下游企業抱團取暖,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職工返崗、物資運輸以及防控物資保障等難題。鼓勵圖書等產品供貨商對實體書店給予適當延期結算。指導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和自媒體平臺,加強企業品牌、企業文化和優勢產品的線上營銷。

七、加快制定促進消費提振措施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國辦發〔2019〕41號)要求,儘快完善我省促進發文化和旅遊消費的相關政策措施。各地區要積極出臺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相關配套獎補政策。提前做好調研謀劃,搶抓疫情過後廣大群眾更加關注健康、熱愛生命的消費趨勢,有序開放賓館飯店、文化場館和A級景區等,鼓勵把文化消費嵌入各類消費場所,建設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大力開發夜間消費產品。推進實施廣播電視節目提質創優工程,加大對重大主題劇目創作扶持力度,增加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加強消費領域大數據應用,大力推行線上線下文化旅遊消費活動,培育網絡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新模式,鼓勵各地區適時推出主題旅遊、文藝演出等活動,開展“遼寧人遊遼寧”優惠體驗活動,支持開發和推廣“遼寧特色禮品”等地區特色手工藝品和文創產品。積極推動帶薪休假制度落實,推動旅遊消費活力釋放。利用“中國旅遊日”“全民讀書節”等契機,推出各類惠民措施,提振文化和旅遊消費市場。

八、協助解決文旅消費中的法律糾紛

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及各行業協會要幫助旅遊企業提供公益法律服務和相關政策諮詢,穩妥處理旅行社、酒店、景區等企業因疫情影響導致的合同糾紛、勞資矛盾、資金拖欠等問題。支持行業協會發出行業倡議,鼓勵消費者採取變更合同或置換消費券等模式,妥善處理遊客退團退費等訴求,既要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又要避免大面積集中返現導致旅行社等企業無法償付的經營困難。

九、統籌做好市場宣傳營銷

大力實施遼寧形象提升工程,以“遼寧特色文化”、“遼字號”文化品牌、文藝精品、A級景區、度假區等為重點宣傳對象,建立省、市、縣及企業四級聯動機制,與主流媒體、新媒體廣泛合作。利用“學習強國”、縣級融媒體中心以及“兩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開設視聽和線上專題節目、互動話題,助力企業在疫情過後儘快集聚客流,擴大消費市場。針對春夏季節旅遊特點和客源群體,開展系列主題和精準客源營銷推廣活動,著力推介“文化+旅遊”“生態+旅遊”項目和精品線路。支持政企聯合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市場宣傳推廣活動,加大“引客入遼”工作力度,激活消費潛力,促進文化和旅遊市場復甦繁榮。利用深圳文博會、招商推介會等平臺,擴大企業宣傳力度,推動遼寧文化企業和文化品牌“走出去”。

十、加快企業優化結構提升品質

文化和旅遊企業要科學研判疫情帶來的市場需求,積極轉型升級,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優化企業的經營結構、產品結構和人才結構,大力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出版、印刷、廣播、電視、演藝、網絡、動漫等領域技術裝備水平,增強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創新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提高市場化運營能力,化危為機,迎頭趕上,真正把文化和旅遊產業培育成全省振興發展的新動能和新的增長點。鼓勵文化和旅遊企業“個轉企、小升規、規升巨”,鼓勵企業兼併重組、擴大規模。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積極承接文化產業轉移,調整優化地區產業結構,對業績突出的地區和企業按規定給予獎勵。

十一、優化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優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壓縮審批時限。開通行政審批受理便民通道,實行電話預約辦理,推動更多文化和旅遊類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對企業因疫情而延後的行政審批事項,經主辦單位同意可實施“容缺審批”。開通防疫抗疫類題材出版物選題、印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備案審核綠色通道,適當寬延相關許可證到期延續辦理時限。

“春臺行動”佈局全年

全力釋放文旅消費潛力

事實上,《遼寧省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共渡難關若干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實施只是遼寧省《科學應對疫情 開展“春臺行動” 進一步促進全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49項具體舉措之一。

2月28日,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出臺《科學應對疫情 開展“春臺行動” 進一步促進全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做好文旅系統年度各項工作進行統籌謀劃,用49條具體舉措精準對接文化和旅遊產業防控解困,全力釋放文旅消費潛力,促進市場復甦繁榮,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遼寧省文旅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藉助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及遼寧省疫情中低風險區域的“窪地”效應,遼寧省將積極搶佔旅遊業築底反彈機會,主動適應疫後智慧旅遊、在線消費、身心康養等新興業態發展趨勢,大力激發市場活力。

據瞭解,“春臺行動”將持續到今年底,包括“報春行動”“麗春行動“迎春行動”“駐春行動”4個子行動,涵蓋了旅遊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

其中,“麗春行動”將指導推動全省各級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和景區、星級賓館等文旅場所有序開放,文旅企業有序復工,逐步開放鄉村旅遊,依法依規監管文旅企業復市後疫情防控情況。

“迎春行動”包含,

遼寧省出臺《扶持文化和旅遊企業共渡難關的措施》;

督促指導業內單位做好從業人員培訓、設施設備檢測維護、完善防控措施等準備工作;

策劃“擁抱自然、暢遊遼寧”春夏季旅遊活動,科學設置以自駕遊、康體遊、健身遊、親子游等內容為核心的產品體系。

“駐春行動”重在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遼寧省將啟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建設(2020-2025)工程,

實施遼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持續打造“雷鋒遼寧足跡之旅”等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推動省博物館、瀋陽故宮等文博單位開發旅遊文創產品,

推進非遺項目進景區展演展示常態化,

在全省創建5個旅遊主體功能區,打造10個文旅消費集聚區,

推進冰雪旅遊發展,

重點培育盛京皇城等遼寧文化地標,

精心承辦“全國旅遊日”主場活動,

全方位持續推介宣傳“發現遼寧之美感受遼寧之好我在遼寧等你”旅遊形象品牌。

科學應對疫情 開展“春臺行動”進一步促進全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為科學應對疫情,把疫情防控的制度優勢、政策優勢、成果優勢和民心士氣轉化為激發旅遊市場復甦繁榮的勝勢,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現制定以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大決策部署,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搶抓機遇,保持定力,增強信心。結合遼寧實際,開展文化旅遊“春臺行動”,提升抗風險能力,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旅遊消費潛力,進一步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任務

藉助全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的積極態勢,利用中低風險區域的“窪地”效應,適應疫後智慧旅遊、在線消費、身心康養等新興業態發展趨勢,穩定基本面、拓展供給側、擴延需求層,蓄能發力、調整結構、提質增效。堅持文旅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加速改善旅遊業發展環境和提升發展質量,搶佔疫後旅遊業築底反彈先發優勢,助推遼寧經濟社會新發展。

(一)深入學習貫徹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開展“報春行動”

1.納入廳黨組和廳機關各黨支部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和“兩學一做”常態化重要內容。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機關黨委辦公室、機關各處室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2.納入廳黨組落實省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措施。

牽頭領導:王曉江

3.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和群眾公共文化主題活動重要內容。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公共服務處、機關黨委辦公室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二)準確把握疫情形勢趨緩與結束後旅遊業發展新機遇,開展“迎春行動”

4.出臺《扶持文化和旅遊企業共渡難關的措施》,並組織落實。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產業發展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5.全系統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全員發動,層層開展思想動員,通過開展主題黨日、群眾獻策等活動,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精神準備,統一認識,統一行動。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機關黨委辦公室

完成時限:疫情結束前

6.督促指導企事業單位做好從業人員培訓、生產物資儲備、設施設備檢測維護、健全經營管理機制、完善防控措施等準備工作,確保復市經營即爆發戰鬥力。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產業發展處、藝術發展處、公共服務處、資源開發處、非物質文化遺產處、文物保護處、博物館處、文物管理處、市場管理處

完成時限:疫情結束前

7.策劃“擁抱自然、暢遊遼寧”春夏季旅遊活動。策劃梯次化產品體系、設計推出旅遊線路等準備工作。與人民網合作開展“宅在家中看美景”網上宣傳活動。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對外交流合作處、政策法規處

完成時限:疫情結束前

8.加強資金使用監管。適當調整年度預算資金使用方式,協調財政部門加快資金撥付和貼獎資金兌現。加強資金使用監管。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財務審計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三)精進文旅融合發展,開展“駐春行動”

9.辦好遼寧省第十一屆藝術節。遴選專業院團創作20餘臺劇目進行集中展演並組織評獎,集中展示我省近年來的藝術創作成果。在藝術節期間,開展文旅產品、非遺項目、旅遊景區推介展示,引導鼓勵旅遊社、遊客走進劇場。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藝術發展處、機關各處室

完成時限:2020年10月前

10.開展旅遊演藝作品創作生產。指導各級藝術院團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主題,創作一批藝術精品。舉辦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以多種形式參與旅遊演藝項目,打造駐場演出品牌。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藝術發展處、公共服務處、非物質文化遺產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11.推進基層綜合文化中心、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總分館制、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開展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工作。在符合條件的景區(點)設立圖書館、文化館分館或基層服務點,利用旅遊數字服務系統發佈當地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合作開展文明旅遊宣傳、文化旅遊推介和文旅節慶活動。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公共服務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12.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完成新建880個村文化廣場。

13.加強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成2020年全省旅遊廁所建設工作目標任務。

14.啟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建設(2020-2025)工程,編制實施方案和建設保護規劃。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資源開發處、文物管理處、文物保護處、博物管處、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公共服務處、財務審計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15.實施遼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依託東北抗聯營地等文物資源,推動區域性文物資源整合和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劃分革命文物保護片區,公佈一批革命文物省級保護單位。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文物保護處、文物管理處、博物管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16.打造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持續打造“雷鋒遼寧足跡之旅”“弘揚抗戰精神之旅”“新中國工業搖籃之旅”主題紅色旅遊線路。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資源開發處、文物管理處、文物保護處、博物館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17.啟動文物保護利用管理數字平臺建設工程。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文物管理處、文物保護處、博物館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18.拓展“博物館+旅遊”功能。策劃“唐宋八大家”(暫定)等有影響力、有良好社會效益的精品展覽項目、研學產品和文創產品,積極與旅行社合作,吸引更多的遊客走進博物館。推動省博物館、瀋陽故宮等文博單位開發旅遊文創產品。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博物館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19.落實《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命名和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在全省創建3-5個文化生態保護區。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非物質文化遺產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20.全省範圍內打造1-2個“非遺小鎮”,與全省旅遊功能區相結合,充分體現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使非遺真正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產業發展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21.推進非遺項目進景區展演展示常態化機制。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資源開發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22.做好“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宣傳活動。在做好主場活動的同時,選取部分高A級景區設立分會場,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非物質文化遺產處、文物管理處、資源開發處

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前

23.推進旅遊主體功能區建設。以“產業集群、業態集聚、品牌集合、功能集成”為重點,繼續推進旅遊主體功能區建設。在全省創建5個旅遊主體功能區。

24.加大項目建設扶持力度。加強招商引資引智工作,構建政銀企協同的文旅產業投融資體系。策劃舉辦遼寧省首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

25.培養壯大市場主體。發揮全省旅遊企業聯盟平臺作用,培育2家領軍企業和5家龍頭企業,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26.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制定遼寧省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政策措施,推動各地出臺完善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相關配套獎補政策。召開全省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工作會議,深化省級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創建工作,新增創建2家省級消費試點城市。打造10個文旅消費集聚區,推動文創商店、書店、小劇場、文化娛樂場所等多種業態消費聚集,支持有條件的景區、旅遊區、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開發夜遊產品,促進夜間文旅消費。

27.推進冰雪旅遊發展。深化落實《關於推進遼寧省冰雪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大力發展冰雪溫泉康養項目,推動“自駕+高鐵”出行旅遊方式,培育冰凌穿越、冰帆、冰上龍舟、攀冰等冬季旅遊新業態,擴大賽事規模和參賽範圍。推動瀋陽、撫順、錦州、營口、盤錦等市建設國內知名冰雪旅遊目的地。

28.研究制定動漫產業、研學旅遊、自駕遊等相關支持政策。

29.創新創造遼寧特色文化旅遊商品。開發以“遼寧禮物”為代表的特色文化旅遊商品,重點推動“遼寧老字號”“傳統節日”“傳統工藝”等文化旅遊商品開發生產。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資源開發處、非物質遺產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30.組織制定全省文旅資源普查實施方案、技術規範,組織開展全省文旅資源普查工作。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資源開發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31.研究制定《遼寧省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指南》。

32.開展國家和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

33.以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為抓手,加強鄉村旅遊目的地建設。

34.推進旅遊資源梯隊建設,做好A級旅遊景區質量提升,推進高A級旅遊景區的創建,加強A級旅遊景區的評定性複核工作。

35.打造遼寧文化地標。以國家通過盛京皇城文化旅遊景區的5A級國家旅遊景區景觀價值評定為契機,提升我省旅遊品牌品質和景觀價值。重點培育盛京皇城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深化瀋陽故宮、牛河梁遺址等文化品牌建設。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資源開發處、文物保護處、文物管理處、博物館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36.精心承辦“全國旅遊日”主場活動。緊密結合活動主題,開展展演展示活動,做好旅遊產品宣傳推介,推出精品旅遊線路,整治市場環境,營造良好主場氛圍。辦出特色、辦出質量、辦出水平,充分展示遼寧振興發展的良好形象。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市場管理處、財務審計處、機關各處室

完成時限:文化和旅遊部確定時間

37.優化旅遊營商環境。按照行政審批“四減”工作規範,把握審批事項的審批要素,保證時限、保證質量。落實自貿區“證照分離”改革。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行政審批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38.開展旅遊市場專項整治。做好重大節假日、極端天氣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時間節點市場管控,推進“體檢式”暗訪評估常態化。重點檢查旅遊合同欺詐、旅遊社經營不規範、黑導遊、黑車、不合理低價遊等違法經營行為。積極妥善處理旅遊投訴。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執法監督局、市場管理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39.加強文化和旅遊市場誠信體系建設,落實文化和旅遊市場黑名單管理制度。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市場管理處、執法監督局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40.促進旅遊業復甦繁榮推廣營銷。圍繞“擁抱自然 暢遊遼寧”策劃全省春夏旅遊推廣活動及產品線路,科學設置以自駕遊、康體遊、健身遊、親子游等內容為核心的產品體系。引導遊客更多采取自駕遊、高鐵遊、騎行遊、徒步遊、散客遊、親子游等出遊方式,健康出行。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對外交流合作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41.採取利用媒體、戶外廣告、VR技術、文藝作品等豐富多樣的載體和方式,運用在遼寧舉辦的主場外交活動平臺和國內外文化和旅遊交流論壇、展會、展演活動,全方位持續推介宣傳“發現遼寧之美 感受遼寧之好 我在遼寧等你”旅遊形象品牌。

42.實施省際區域合作戰略。推動遼吉黑、京津冀和京滬蘇文化和旅遊共建交流合作新機制。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對外交流合作處、藝術處、執法監督局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43.組織省級“智慧旅遊”體系平臺建設,推進“互聯網+旅遊”,強化智慧景區建設。擬在全省確定10個“智慧景區”試點。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科技教育處、資源開發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44.規劃集冰雪產業信息傳播、營銷促銷、網絡預訂、產品推介等為一體的互聯網服務平臺建設,結合“智慧旅遊”體系,促進全產業鏈上下游交流。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科技教育處、產業發展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45.與省工信廳、省旅遊投資集團、相關市政府等單位共同實施“5G +文化旅遊工程”,推進5G在5A景區和試點“智慧景區”的應用。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科技教育處、資源開發處、辦公室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46.深入推進“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編制“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改革規劃,同步編制“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規劃、文物保護利用改革規劃、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指南等專項規劃。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政策法規處、產業發展處、文物管理處、資源開發處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四)有序推動復市經營,開展“麗春行動”

47.科學精準應對疫情。按照文旅部和省委、省政府防控工作決策部署,按照“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原則要求,落實屬地管理原則,指導推動各級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和景區、星級賓館等文旅場所有序開放和文旅企業有序復工;具備條件且防控措施到位,鄉村旅遊可逐步對外開放。經營主體落實防控責任制,確保遊客和工作人員健康安全。發揮行政執法監管職責和行業協會紐帶作用,依法依規監管文旅企業經營復市疫情防控工作。

牽頭領導:許紅英

責任處室:辦公室、市場管理處、執法監督局、公共服務處、博物館處、資源開發處

完成時限:疫情結束前

48.充分展示新時代遼寧精神。指導文旅行業協會積極開展旅遊行業疫情防控服務,支持鼓勵A級景區等文旅消費場所優待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把遼寧人民發揚長子情懷、責任擔當、大愛無疆精神體現在遊覽、體驗、情趣陶冶的旅途。

牽頭領導:趙輝

責任處室:資源開發處、辦公室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49.加強宣傳報道。運用各類新聞載體廣泛宣傳全省文旅行業戰勝疫情、服務人民、繁榮發展的典型事例和經驗。對影響市場秩序的不良行為和現象進行輿論監督。

牽頭領導:王曉江

責任處室:政策法規處、機關各處室

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識。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階段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市經營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上來。主動作為,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市經營“兩不誤”,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要辯證思維,搶抓機遇,統籌謀劃,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完成。

(二)壓實屬地責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係經濟社會大局穩定,責任重於泰山。文旅行業復市經營工作以屬地化管理,有序推進本地區本行業復市經營為原則,要積極做好各項扶持政策落地,切實幫助文旅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共渡難關。暫時停止營業的單位,復市經營要服從當地黨委、政府的安排。開工復工的企業,要做到文旅市場“健康、安全、秩序、質量”四統一,嚴防疫情通過文旅活動傳播。

(三)強化安全生產。各市文化和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要指導監督文旅企事業單位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做好通風、消毒、體溫檢測等防控工作,為員工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採取分區作業、分散就餐等方式,有效減少人員聚集。做好員工的疫情防控培訓,由企業監測管理員工和遊客、顧客及來訪人員的健康情況,發現問題要按照當地要求及時與有關部門做好銜接。指導符合復市經營條件的文旅企事業單位做好準備工作,重點對公共場所、設備設施、遊覽安全等重點區域或環節,開展體檢式檢查,確保安全復市復工。

(四)維護市場秩序。各市文化和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要制定行動方案,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為復市經營的文旅企事業單位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全省文旅行業單位復市經營情況,要按照文化和旅遊部及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有關要求,加大行政執法力度,依法開展檢查巡查,嚴厲查處違法行為。

各地積極出臺政策舉措

扶持文旅企業有序復工

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制定減免稅費等政策、加大線上培訓力度……

遼寧省各地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出臺政策舉措提振文旅企業發展信心,為文旅企業紓困解難,扶持文旅企業克服疫情影響有序復工開放,推動文旅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緩解旅行社經營壓力。

為幫助旅行社儘快取到暫退質保金,瀋陽市最大限度簡化工作流程,為旅行社和銀行“牽線”,由旅行社與銀行直接預約辦理時間,截至2月27日,共為182家旅行社暫退質保金7746萬元。

丹東市緊鑼密鼓著手暫退119家旅行社質保金,共審核通過69家旅行社網上提交的暫退質保金申請書,暫退質保金1732萬元。

錦州市簡化工作流程,實行預約辦理,增設辦理窗口,增加承辦人員,做到即到即辦,一次性辦結,已為26家旅行社暫退質保金344萬元。

鐵嶺市共有旅行社41家,擬暫退質保金448萬元,已為24家旅行社暫退質保金266萬元。

制定專項扶持政策,全力支持文旅企業復工復產。

為提振行業發展信心,大連市在免繳社保、減免稅費、金融支持、財政資金、崗前培訓、政務服務等方面有力支持文旅企業復工復產,同時加快省市兩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撥付流程,研究起草支持文化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政策。

葫蘆島市出臺支持文旅產業發展七條政策,包括緩繳文旅企業社會保險費、實施援企穩崗政策、減免中小文旅企業房租、降低文旅企業用能(水電氣)成本壓力等。

開展在線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為文旅企業全面復工開放做好準備。

鞍山市與“旅豆學堂”文旅在線培訓服務平臺合作,為450餘名從業者開展為期21天的免費線上培訓,同時開展中小企業帶薪線上培訓,已有49家文旅企業951人參加培訓。

營口市在做好暫退質保金工作、幫助生態採摘園解決水果滯銷問題的同時,通過網絡開展提質增效、培訓管理等工作,組織全市文旅系統從業人員參加“共助文旅、抗擊疫情”在線培訓。

疫情防控、產業發展“兩手抓”“兩不誤”。

撫順市要求旅遊經營單位制定安全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並由熱高樂園、撫順市雷鋒紀念館等9家4A級景區和友誼賓館等4星級以上旅遊飯店做好開放營業示範。

朝陽市全力做好賓館營業工作,第一時間召開賓館疫情防控專題會議,明確開門賓館五項主體責任,落實體溫檢測、消毒、登記、報告、提示、處置流程制度。

遼陽市弓長嶺區指導文旅企業與疫情防控部門建立協調聯動機制,落實包保責任,指導推進景區、賓館等復工復產。目前,弓長嶺溫泉滑雪場、遼寧一水雲天溫泉文化酒店等旅遊企業有序開門營業。

地方戰“疫”系列報道:

地方戰“疫” | 調整專項資金扶持方向 陝西硬核支持文企渡難關

地方戰“疫” | 河南多地“真金白銀” 支持文企渡難關

地方戰“疫” | 20條!上海支持文企渡難關

地方戰“疫” | 28條!北京文化企業迎來專屬政策“紅包”

地方戰“疫” 丨 河北應對疫情支持文旅企業的10條政策措施解讀

地方戰“疫” | “減收補貼” 浙江又有大動作

地方戰“疫” | 再加1個億! 江蘇精準幫扶文旅渡難關

地方戰“疫” | 損失慘重!四川文旅“十條措施”不只是“救命”

地方戰“疫” | 大“疫”當前 如何“晉善晉美”

地方戰“疫” | 黔驢技窮怎麼可能 貴州文旅如何過冬”

地方戰“疫” | 不少文旅企業或將破產,安徽如何應對?

地方戰“疫” | 10餘份省級文件密集下發 力保文旅湘軍

地方戰“疫” | 吉林:大力發展“網紅經濟”

地方戰“疫” | 苦盡甘來!恭喜甘肅!省內密切接觸者“清零”

地方戰“疫” | 瓊臨大考 旅遊消費服務升級提速

地方戰“疫” | “新贛線”在線繁榮“宅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