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今後的性格和成就,別不重視

優秀孩子的背後,往往與父母的言傳身教有很大關係,尤其是父母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今後的性格和成就。

記得林清玄說過,“傳說在北極的人因為天寒地凍,一開口說話就結成冰雪,對方聽不見,只好回家慢慢地烤起來聽……”,父母與孩子不正確的溝通,也存在相似的氣息,別讓話語變成冰雪!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今後的性格和成就,別不重視

通過父母對孩子說的語氣,可以看出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方式

第一. 命令的語氣

“週末給你報了鋼琴班,必須要過去”、“給你說了不行就是不行,沒得商量”……

如果父母對孩子說話的語氣總是充滿了命令,帶有不容置疑的口吻,那麼孩子的成長一定是壓抑的,他沒有話語權,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並且付出與行動,長此以往,孩子性格容易朝兩個方向發展、

一方面,孩子順從父母的命令,性格變得自卑懦弱,沒有自己的主見,甚至有些依賴別人。另一方面,孩子叛逆開始與父母對抗,親子關係冷淡。不論是哪一方面,對孩子今後成長影響都很大。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今後的性格和成就,別不重視

第二,質疑的語氣

“說,是不是你乾的?”、“不要說了,就知道是你”……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充滿了質疑,碰到什麼不對的事情,第一時間就懷疑孩子。或許在父母心裡對孩子有一個非常高的期望,但這種期望因為孩子的一些錯誤變為了不信任。

孩子從父母的那裡得不到信任,經常性的被否決,自信心一定會受到很大打擊,性格也會變得敏感、猜疑,雖然渴望得到別人信任,但又缺乏安全感,交際能力存在缺陷。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今後的性格和成就,別不重視

第三,鼓勵的語氣

魯道夫: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發展

每一個孩子都有表現欲,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讚美和誇獎,他們從中可以獲取自信和力量,性格也會變得樂觀開朗。但是父母在誇獎孩子的時候,不要只誇孩子“你真棒,你真優秀”,應該是有針對性的誇獎。

例如“孩子你畫的小兔子真漂亮,加油,繼續努力!”父母針對孩子做的好的地方進行誇獎,孩子表現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對畫畫這件事會更有信心和動力。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今後的性格和成就,別不重視

第四.信任的語氣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的肯定和信任是孩子進步的源泉和動力。

例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信任孩子的媽媽會說“不要哭,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小心點就好”,而脾氣不好的媽媽會說“你看看你,整天能幹個啥?給我滾屋子裡去”。

同一件事不同的語氣,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第一位媽媽能夠安撫孩子不安的心,孩子更親近媽媽,今後也很少犯錯。而第二位媽媽讓本來就心情忐忑的孩子,情緒近一崩潰,性格容易變得膽小懦弱。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今後的性格和成就,別不重視

第五.商量的語氣

《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曾經說過:父母與孩子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在朋友的基礎上進行。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機靈聰慧,他們喜歡和父母溝通,並且願意在父母面前展示自己。如果父母以商量的語氣與孩子溝通,並且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處,那孩子今後遇到需求和問題,也一定是通過商量的語氣與爸爸媽媽訴說,而不是撒潑打滾胡攪蠻纏的方式。

簡單來講,你滿足了孩子的自尊心,與孩子約定通過商量溝通方式解決問題,那孩子也一定會通過這種方式表達訴求。

在人生這條道路上,我們是第一次做父母,雖然沒有經驗但是要用心,如果我們願意不斷學習,願意以一種快樂、友好的方式與孩子一起成長,那孩子今後也不會辜負我們期望,畢竟愛都是相互的。

我是奶油媽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