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這座古剎,名稱由“殿”改叫“寺”,原因在重建發現的古碑上


榆林地處陝西北部,古稱上郡,歷史文化悠久,又有“駝城”、“小北京”、“塞上明珠”等別稱。境內白雲山、鎮北臺、紅石峽、統萬城等景點頗有名氣。其實,在榆林城周邊,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景點。今天要說的這處景點,不僅不要門票,而且就在榆林城區,很適合週末閒暇觀光。

它就是無量寺,位於在榆林舊城東門外,駝峰北路和桃源路的交匯處。原寺建於明代,距今至少500年了,可惜毀於1947年解放榆林的戰火。現在看到的無量寺,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原址重建的仿古建築。

儘管是現代的仿古建築群,卻依然松柏蒼翠,氣勢恢宏。無量寺,坐東面西,依山勢而建,整體佈局有序,呈中軸線加兩翼的格局。中軸線上有三大殿:真武殿、玉皇殿、大雄寶殿,兩翼有財神宮、關帝廟等眾多建築群。

關於寺廟名字的疑問,到底叫無量殿?還是無量寺?大多數榆林人印象中,無量殿的叫法更廣一些。這是因為,真武大殿是正殿,真武祖師也稱無量祖師,因此無量殿叫法就流傳開了。那為什麼後來改稱無量寺呢?原來,在寺院重建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塊古碑,碑上明確刻著“無量寺”三個字,為了尊重歷史,就恢復了“無量寺”的稱呼。

關於建寺選址的傳說。據傳說,明朝中期,榆林古城寺院眾多,唯獨沒有無量祖師的供奉之處。一日,祖師顯聖,託夢眾人,意欲保佑榆林萬民。眾人隨即行動起來,準備籌建真武大殿,卻在選址的問題上犯難了。正躊躇之時,忽見城東之外,颳起旋風。民間素有“神風鬼氣”的說法,於是就在榆林城東門外建起了無量寺。


老照片與無量寺。關於無量寺的老照片並不多,從這張圖片我們能夠看到被毀前無量寺的原貌,似乎沒有山門和院牆,幾座廟宇矗立在荒涼的城外,幾株古樹點綴著單調的古寺。寺外聚集著大量人群,預示著這裡正在發生不同尋常的事情。

看點一碑林。無量寺內有兩處碑林長廊,分別在觀音閣的南北兩側,石碑上鐫刻著名人名言,名篇名句,為文學和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一處好去處。

看點二庭院拱形門 。留心觀察,中軸線上建築通往兩翼建築的門洞,有拱形門、圓形門、瓶形門,形狀各異,煞是好看,有江南園林的意味。

看點三磚雕“福”字。寺內一處院牆上有一個巨大的磚雕“福”字,基於人們祈福的美好願望,近幾年,無量寺對外宣傳號稱“榆林第一福地”。

看點四財神宮。財神宮在無量寺的南側,走進去以後,過金橋,上銀橋,低頭是聚寶盆,抬頭是搖錢樹,金碧輝煌,簡直是“金錢的世界”。

從無量寺出來,山門正對面就是榆林古城的東城牆,東城門就在不遠處。城門底下立著“榆林衛城”石碑,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是榆林古城的最高處,如果登上城牆,則榆林古城、二街、三街,甚至榆溪公園盡收眼底。

市內有4路、6路公交可到達無量寺。坐出租,從世紀廣場出發,也就10塊錢。現在是特殊時期,最好待在家裡哪也不要去。先看看圖片過過癮,等戰勝了疫情再去!圖文原創,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