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同安蘆山堂簡介

  蘆山堂在城區西北隅葫蘆山南麓,是五代後晉開運年間“蘆山”蘇氏二世左屯衛將軍蘇光誨始建的府第,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世界鐘錶鼻祖、古同安唯一的宰相蘇頌誕生於此。    

  

福建廈門同安蘆山堂簡介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稱讚“蘇頌是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蘇頌(1020—1101)字子容,莊歷二年(1042年)進士,官至宋哲宗的丞相,是我國宋代偉大的科學家。元祐元年(1086年)11月,蘇頌奉詔組織一批科學家複製水運儀象臺,元祐三年複製成功。這種世界最早的天文鐘以水力運轉,集天象觀察、演示和報時三種功能為一體,是現代天文活動圓頂、轉儀鍾、擒縱器的鼻祖,這三項發明領居當代世界第一,他的發明製造比歐洲的羅伯特.胡克早六個世紀。他編寫的《新儀象法要》附有星圖63種,記錄恆星1434顆,比300年後西歐星圖記錄的星數還多442顆。他編著的《本草圖經》,記載了300多種藥用植物和70多種藥用動物,因而又是一位著名的藥物學家。

  蘆山堂於南宋後改建為“蘆山”蘇氏大宗祠,現存蘆山堂系清代重建,坐西北朝東南,佔地面積為1700多平方米。前為蘇氏大宗祠堂,有前廳和正廳兩部分,正廳坐入閩蘇氏始祖蘇益神像,祠堂後隔一天井是於原基址重建的蘇頌祠堂,兩側為捲棚頂護厝。祖籍同安的著名數學家為1998年修葺的蘆山堂書題“蘇氏大宗”和“蘆山堂”兩方匾額。

  “蘆山堂”既是名人故居,又是海內外“蘆山”蘇氏(含由蘇氏析出的許、連、周,故有連戰贈送的錦旗)大宗祠堂,因而1991年的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廈門涉臺文物古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