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尋一尋南京味道,談一談金陵小吃

眾所周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美食大國,無論是名動天下的八大菜系,還是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都會讓人耳目一新,大開眼界,與此同時,在中國數千年的美食發走了歷史上,各地獨具特色的小吃可謂是佔據了中華美食界極其重要的地位,如聞名天下的長沙臭豆腐、揚州的紅燒獅子頭等等不勝枚舉。

在中國的小吃界有四大小吃之說,其他他們分別是南京夫子廟秦淮小吃、蘇州玄妙觀小吃、上海城隍廟小吃和長沙火宮殿小吃。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四大小吃之首——金陵小吃,去追尋一下南京味道。

中華美食:尋一尋南京味道,談一談金陵小吃

一、金陵小吃的形成過程

1.金陵小吃發展歷程

金陵小吃又可以叫做為秦淮小吃,金陵小吃發源與六朝時期,聞名與明清時代,可以吃吳敬梓的著作——《儒林外史》當中看書金陵小吃的興盛"傳杯換盞,吃到午後,……豬油餃餌、鴨子肉包燒賣、鵝油酥、軟香糕,"從其中的字裡行間就可以窺視出金陵小吃的繁盛景象。

到如今,金陵小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愈來愈繁盛,,五香茶葉蛋、豆腐腦、鴛鴦燒餅、翡翠包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據統計現在的金陵小吃的品種高達300多種令人驚歎

中華美食:尋一尋南京味道,談一談金陵小吃

2.金陵小吃的風格

金陵小吃的特點除了品質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以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小吃名點,幹稀相配。除此之外,金陵小吃還追求時間的味道,小吃種類與季節變化先匹配。還有就是金陵小吃做到了一個"小"字。小巧玲瓏的畫樓作為進食之地,不僅僅吃的東西突出一個小字,而且彷彿山水、風情、歷史的滄桑感等等都融入了這一方小小的天地裡。秦淮風流、六朝古韻、掌上美食都在這方寸之間,令人心曠神怡。

二、金陵小吃的代表之作——秦淮八絕以及其他著名小吃

金陵小吃的代表應該首推秦淮八絕,秦淮八絕是經過《"秦淮八絕"地方小吃標準》認證的,由此可知,秦淮八絕的代表性,秦淮八絕分別是一絕:永和園的黃橋燒餅和開洋乾絲、二絕:蔣有記的牛肉湯和牛肉鍋貼、三絕:六鳳居的豆腐澇和蔥油餅、四絕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和什錦菜包等等,下面我們就選取幾個秦淮八絕的代表來詳細介紹一下。

1.秦淮八絕之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是江淮地區的古代特色的傳統美食之一,不過在古代統稱為"燒餅",黃橋燒餅的來歷應該要追隨到近代歷史上的黃橋決戰,黃橋百姓冒險將燒餅送到前線,譜寫一曲可歌可泣的軍民之歌,黃橋燒餅也因此得名,除此之外據《老殘遊記》當中記載當時有一個縣令特別喜歡吃燒餅,專門派人去黃橋地區去買,由此可見,黃橋燒餅的名聲來歷久矣。而地處長三角地區,人口的大規模流動也為黃橋燒餅的興起帶來了機遇。

中華美食:尋一尋南京味道,談一談金陵小吃

黃橋燒餅

古代的燒餅做工制用精細。據《隨園食單》當中記載燒餅的製作:"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油和麵炙之。"由此可知黃橋燒餅絕非浪得虛名的。

除此之外,現在的黃橋燒餅不僅僅借鑑古代燒餅製作法,而且還發展為具有肉鬆、雞丁等等數十種不同種類的燒餅。黃橋燒餅出爐,色呈蟹殼紅,不焦不糊,令人食慾大開。咬上一口,入口不油不膩,黃橋燒餅的香氣從嘴間溢開,蔥油流滿嘴角,原來毛主席也曾經稱讚到"黃橋燒餅是好的出名的"。,當的上天下燒餅一絕。

2.秦淮八絕之蔣有記牛肉湯與牛肉貼鍋

蔣有記創辦與1922年,是一個歷經近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其中,蔣有記最有名的美食當屬牛肉湯和牛肉貼鍋了。蔣有記的牛肉貼鍋是南京地區的傳統特色小吃,屬於金陵小吃的行列。牛肉貼鍋是一種煎烙的餡類食品,他的樣子和我們所常見的餃子十分相似,但是比普通的餃子略長。蔣有記的牛肉貼鍋以牛肉為是餡料,用薄面皮裹成餃子的樣子,放入油鍋當中煎至金黃色後即可食用。

關於牛肉貼鍋的來了還有一段歷史傳說。據傳說在北宋建隆年間,宋太宗之母去世後,宋太宗茶飯不思,偶然間吃的類似餃子的食物,宋太祖便將這一個食物叫為貼鍋,後歷經後人的改進,有了今天這個樣子的牛肉貼鍋。蔣有記的牛肉貼鍋吃上去上部柔軟可口,底部酥香,其中的牛肉餡味鮮美,鮮嫩多汁,令人回味無窮,欲罷不能。

中華美食:尋一尋南京味道,談一談金陵小吃

牛肉鍋貼

3.秦淮八絕之麻油素乾絲

麻油素乾絲是秦淮八絕的奇芳閣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麻油素乾絲的製作工藝不同凡響,首先在麻油素乾絲以以選料精細,製作細膩,口味獨特被廣大顧客所推崇。奇芳閣的麻油素乾絲的選料要求非常嚴格有手感硬、進嘴絨、彈性好等等要求,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奇芳閣的麻油素乾絲能夠在小吃眾多的金陵小吃界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它的"食匠精神"。

據《食譜》記載稱:"煮乾絲的功夫全在於顏色:乳白色為未煮透,醬黑色為火候太過,僅僅當色澤金黃乃為上佳。"據傳說清代有名人曾經吃過後留下來"知味停車"的美譽,奇芳閣的麻油素乾絲的特點是不苦,不澀,鹹中適甜,除此之外入口柔軟,香氣四溢。

一碗好的麻油素乾絲看上去湯清絲細,聞起來是香味誘人的。奇芳閣的美譽還在於前任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曾經吃過麻油素乾絲後,讚不絕口,還留下來"奇芳閣小吃好"。的墨寶,由此可見,奇芳閣的麻油素乾絲的確當得起秦淮八絕之一的美譽。

中華美食:尋一尋南京味道,談一談金陵小吃

麻油素乾絲

4.金陵鹽水鴨

說起鹽水鴨就不得不提一下南京的鹽水鴨,南京的吃鴨子的程度,以至於有這種一個傳說:沒有一隻鴨子能夠活著離開南京,到了南京就不得不吃鴨子,南京也因此成為了全國乃至世界聞名的"鴨都"。南京的鹽水鴨作為金陵小吃的一個代表之一,久負盛名,而且加上南京的鹽水鴨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製作時間悠久。或許,也正是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沉澱,經過一代代南京人的改進,才有了今天南京鹽水鴨的名聲。

鹽水鴨作為南京的特產,具有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鮮香美味等特點,南京鹽水鴨香且酥,嫩而肥。由於南京地區的鴨子在中秋節丹桂飄香的季節裡最為肥美,而且,南京的鹽水鴨也在這個季節裡製作,因此,南京的鹽水鴨由於桂花鴨的美稱。

根據《白門食譜》當中對於南京鹽水鴨的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由此可見,南京的鹽水鴨也幾乎成為了南京的代表小吃之一,除此之外逢年過節或家有客人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弄上一盤鹽水鴨待客,也成為了南京人的世俗禮節之道。

中華美食:尋一尋南京味道,談一談金陵小吃

鹽水鴨

三、金陵小吃對金陵地區經濟文化的作用

1.金陵小吃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眾所周知,當一個地區有其獨一無二的特點的時候,對於吸引全國人口流動是具有優勢的,而金陵小吃不得不說是金陵地區的一大特色。就以那個金陵著名小吃南京香肚為例,據袁枚所著的《隨園食單》當中對於南京香肚的記載:"周益興鋪在彩霞街,八十多年,專制售小肚,聞名大江南北"。

由此可知,南京香肚的號召力之大,為金陵吸引來了眾多的食客,而金陵小吃類似與南京香肚這樣的數不勝數,可以這樣說,金陵小吃,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都為金陵地區城市的繁榮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撐

2.金陵小吃對於南京文化的塑造作用

一個地區的文化是有諸多分支文化組成的,而一個地區的美食文化可以說是窺視一個地區文化特徵的最好方式手段之一,金陵小吃當中所透視出的美食文化,反映出的不僅僅是金陵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而且還有其人文特徵,金陵小吃透視出的精細,

看出的是金陵地區的百姓對於生活的精緻,金陵小吃的小巧,反映的是金陵人民玲瓏剔透的性格特徵,可以說,金陵小吃對於金陵地區的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塑造作用。

中華美食:尋一尋南京味道,談一談金陵小吃

四、總結

金陵小吃為什麼能夠在以吃聞名的中華美食界佔據一個重要的地位,不僅僅在於金陵小吃的種類繁多,琳琅滿目,而且在於金陵小吃它的製作工藝精細,擁有非常豐厚的歷史沉澱感,真正做到了食不厭精的地步,除此之外,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金陵地區都做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之地,南北交匯,中外融合。

也恰恰是金陵地區的特色的地理位置,才使得金陵小吃種類豐富,南北皆宜。

參考文獻:

1、《隨園食單》

2、《白門食譜》

3、《儒林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