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多高檔的小區,都逃不過雞飛狗跳的命運

一些高檔小區,環境優美,規劃適宜,物業專業,房價與業主素質都不低,既不用像某些老小區那樣為錢發愁,也不用因為歷史遺留問題頭疼煩惱。然而,哪怕有著近乎完美的先天條件,業主們似乎也逃不開相互爭吵、扯皮的命運。

浦東一小區,房價8萬起步,業主中律師、醫生、企業高管,政府官員不在少數。按理說精英雲集,搭建起來的業委會不會陷入無意義的爭吵和鬥爭中,可實際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6、7個人湊出來的一個草臺班子,因為觀點分歧、理念差異,做事方式方法不對頭,很快就走向了割裂,到最後委員們相繼離職,小區只好啟動換屆改選。

哪怕是千萬豪宅,涉及錢的問題,一樣有猜忌、懷疑、算計和陰謀論。業主群等小區公共輿論場所的力量在最初很容易被人忽視,但它的影響力卻是最廣泛最直接的。很多時候,小區就是一個站隊,業主們不需要論證,說出自己的觀點就可以了。不講理是大多數。

當不必訴諸於理的時候,訴諸於什麼呢?

氣勢。或者常識感,訴諸於情感,而不必論證對錯。在反對派、刺頭的挑撥下,社區輿論空間迅速被分化。業主們相互之間,不再用理,而是各自的氣勢,形成了一個個山頭。

當下的輿論環境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自我判斷,簡單粗暴的話語更容易傳播。口號性的內容太順暢了,它不需要邏輯,也留不下讓人思考的空間。很多人就被某種意見帶跑了。情緒愈煽愈猛,理性的空間受到擠壓,並且,理性的人總是沉默的大多數,經常發言的少數人佔領輿論場,大多數就會被代表,甚至被操作。

一旦大的輿論方向跑偏,業委會或許心寒委屈,卻很難不被其影響。

高檔小區,一樣有人佔用消防通道,聯排別墅為電梯安裝、漏水維修等問題相互扯皮,即使是獨棟別墅,左右相鄰的業主也可能為草坪面積爭吵不休……因為合理的資源設施佈局,高檔小區的矛盾看上去沒那麼尖銳,但這些問題存在普遍性。小區的高低層次並不能規避矛盾,尤其在業委會,社會普遍缺乏對社區規則的瞭解,各種錯誤,分歧鬥爭乃至解體換屆是正常的,這是城市發展中必然會經歷的階段。從無知到學習瞭解,再到合法合規辦事需要時間,用歷史的眼光看待問題,業主、業委會、社區乃至整個城市,都在成長蛻變之中。

所以,大家不如想開點,別對小區紛爭太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