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國 】《祁陽浯溪崖壁》


【走遍中國 】《祁陽浯溪崖壁》

浯溪公園大門

【走遍中國 】《祁陽浯溪崖壁》

【走遍中國】

《祁陽浯溪崖壁》

文/李驥


浯溪崖壁位於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浯溪公園,坐落於湘江之濱。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有幸去參觀考察浯溪崖壁,發現它與心中所想的大相徑庭,雖只不過是一塊巴掌大的彈丸之地,但卻以其獨有的崖壁和石刻書法碑林吸引了無數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

浯溪崖壁聳立在湘江西岸,面對著浩浩蕩蕩的湘水碧波。其實它只是浯溪公園中一座小石山的峭壁。山上林木參差,怪石嶙峋,石頭形狀各異。有的如臥地醉漢,有的如望穿秋水盼夫歸的痴情女子,有的如一尊巨大的坐地銅鐘,有的如引吭高歌的雄雞······這樣的石頭,與山上的林木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美妙的山石畫。崖壁,則是畫的主體。它是一面幾丈高的懸崖削壁,壁面平整,象被刀劈斧削似的,使人不禁驚歎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出瞭如此美妙的人間傑作。藍天白雲,青山靜默,碧水長流,山水相依,或有一素衣女子,坐於石崗之上,扶琴而彈,一白鬚飄飄的老者,對著書案,揮毫疾書,這就是浯溪崖壁所具有的的獨特的美的畫面。

【走遍中國 】《祁陽浯溪崖壁》


自然風景惹人喜愛,但最讓人醉心的,卻是唐代以來歷代書法家刻在石塊和崖壁上的書法,這才是浯溪崖壁真正的精華所在,是各地遊客的聚焦點。

不要小看了這座小石山。它是我國書法藝術的寶庫,聚集了唐代以來一千多一許多書法家的筆墨真跡。自古以來,湖南就是書法藝術大省,湧現了許多傑出的書法大家。北有長沙的歐陽詢,他是中國楷書四大家的歐楷創始人;南有永州的懷素,他是中國最著名的草書大師,是中國書法史上最著名的狂草。而更加令人驚喜的,中國四大楷書大家之一的顏真卿,他雖不是湖南人,卻在湖南祁陽浯溪公園,留下了他創作高峰時期的筆墨真跡。中國四大楷書大家,有兩位與湖南有緣,草書大家有永州人懷素,可以說這也是令湖南人特別驕傲自豪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湖南人特別崇尚書法藝術,代代都有大師傳世。尤其在祁陽縣浯溪崖壁,歷代有名氣的書法家,都喜歡前來學習石刻書法,並留下自己的墨寶,日積月累,這裡就匯聚了許多大師的傑作。石壁上都刻滿了字,或篆書,或隸書,或楷書,或行書。有的筆力剛健,結構端莊,法度森嚴;有的瘦勁凝練而富有彈性;有的流美飛揚,雄健豪邁;有的用筆遒勁,以長取勢,剛健古拙;有的挺拔舒放、氣勢縱橫······這些書法碑刻,使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慕名,紛至沓來,如痴如醉,留連忘返。


【走遍中國 】《祁陽浯溪崖壁》


【走遍中國 】《祁陽浯溪崖壁》


浯溪最著名的碑刻,要數崖壁上的《大唐中興頌》。此碑由唐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元吉撰,傑出書法家顏真卿書。唐大曆二年(767年),詩人、道州刺史元結途徑此地,將此處一條小溪命名為“浯溪”,一處怪石命名為“浯臺”,並在浯臺上修建了一座“浯亭”,這就是“三浯”的來歷。元結後又分別撰寫了《浯溪銘》、《浯臺銘》、《浯亭銘》,並刻於浯溪崖壁上,遂開浯溪摩崖石刻之始。顏真卿是中國四大楷書顏楷的創始人。元吉和顏真卿當年一合作,在崖壁上刻下了《大唐中興頌》,這是中國書法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大事,也給後代的書法愛好者,留下了一個書法藝術瑰寶。碑刻始刻於唐大曆六年(771年)六月,碑面高3米,寬3.2米。全碑21行,共332字。字為楷書,字形方嚴端莊,筆力沉著勁健,氣勢豐腴壯闊,大氣磅礴,磊落巍峨,為顏真卿翰墨之高峰。此碑文奇,字奇,石也奇,世人稱為“摩崖三絕”,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人為保護“摩崖三絕”,自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始,先後6次修建“三絕堂”。

崖壁上除了刻有《大唐中興頌》外,還有許多別的碑刻,既有宋代的,也有明代的,亦有清代的,更有民國的。近年來,經文物部門查明,自唐大曆二年(767)至民國年間,猶存有300多人的詩、詞、書、畫、題詞石刻(包括活碑、殘碑505方,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包括安南——越南使臣詩5方),民國9方,還有時代不明的182方。有些碑刻由於年代久遠,受風雨浸蝕,字跡已逐漸模糊,殘缺不堪了。為了保護這些書法瑰寶,也為了方便遊客參觀,浯溪公園管理處在崖壁前建了一座漂亮的木亭。同時,為了紀念元吉和顏真卿,管理處在崖壁前和七香橋之間的空坪上,設置了他倆的雕像,讓後人瞻仰他們的容顏,懷念他們的功績。

滔滔湘江,緩緩北去。自浯溪崖壁書法碑林創立以後,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但不管時光如何流逝,世事如何變幻,浯溪崖壁,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不但沒有減輕,卻一直在加重,地位越來越高,已經成為中國書法界的聖殿,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參觀考察,鑽研學習,領悟書法的真諦。


【走遍中國 】《祁陽浯溪崖壁》

元吉、顏真卿塑像

【走遍中國 】《祁陽浯溪崖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