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民國年間,古錢幣的收藏與研究形成了又一個高潮。在眾多名家中,“南張北方巴蜀羅”最為人們所稱道,他們分別是上海的張叔馴,天津的方藥雨,四川的羅伯昭。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羅伯昭欣賞珍藏的古錢(攝於上世紀五十年代)

羅伯昭,20世紀企業界叱吒風雲的人物,同時還是一名錢幣收藏家。1957年,他將自己珍藏的萬餘枚錢幣捐獻給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國家博物館前身)。1962年,他又將珍藏的另一批錢幣捐給上海博物館。

羅伯昭的女兒羅炯一直記得父親捐獻前說:“我花了無數心血收藏,但是你們沒有一人繼承我的愛好,我的收藏在子女手裡就是廢銅爛鐵。把它們捐獻給國家,就能得到永久保存。”

1899年8月19日,羅伯昭出生在重慶。他自幼聰明,讀書用功,14歲時到上海讀書,先入民立中學,後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商科。1921年畢業後返回重慶,正值父親朋友楊希仲先生謀劃開拓國際貿易,創設聚興誠貿易部,羅伯昭便進入該部任職。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戰國齊國安陽之法化刀幣 羅伯昭舊藏

四川萬縣一帶盛產桐油,當地桐油質優價廉,羅伯昭常在山區奔走,收購桐油和山貨。1929年,聚興誠總經理楊希仲去世,貿易部內部發生矛盾,羅伯昭辭去職務,自組信昌號,代生利洋行收購山貨、桐油等,從中收取佣金。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西王賞功”銀錢 羅伯昭舊藏

為了使桐油達到出口標準和方便油船停靠,羅伯昭選址在重慶長江南岸龍門浩建造桐油加工廠。數年間,賺了不少錢,成為富商。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清官爐精鑄“延年益壽(正面)、富貴吉祥(背面)”吉語祝壽錢 羅伯昭舊藏

1940年春,羅伯昭輾轉抵滬,因戰爭原因和強烈的愛國心和民族氣節,不願在日偽統治下去發國難財,一直沒有從事商業活動。直到抗戰勝利後,生利洋行才恢復業務。

羅伯昭縱橫商場,可以說非常成功,但其影響卻遠不如他在中國古錢幣收藏和研究上的影響大。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元 大通元寶 羅伯昭舊藏

清末,市面上流通的多數是內方外圓的小平錢,一般小孩得到小錢後,不是立即去買零食,就是扔在一邊,絕不會多看幾眼。幼年的羅伯昭卻不然,父母給的零花錢,他總要仔細端詳,反覆觀看,尋找它的特點,認為好的,就收藏起來。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北宋 宣和通寶 羅伯昭舊藏

上學之後,臨寫字帖,他將古錢幣上不同寫法的繁體寶字,臨寫在一張紙上,交給老師。老師也是一位錢幣愛好者,一看他喜愛古錢,教育他要等到長大以後,有了一定經濟條件時,將收藏錢幣作為一種愛好,青少年時期,要以學習知識為先。

他將老師的話記在了心頭。在中學和大學時代,他把全部精力集中於學習,節假日都在圖書館中度過,終成學業。

羅伯昭大學畢業後,沒有忘記早年上學時老師的話,有了一定的經濟條件,他收藏錢幣的熱情高漲起來。

上世紀二十年代,他在重慶先後結識了幾位錢幣收藏家,他虛心求教,待人以誠,收藏家們樂於和他交往。毛永庚既是畫家又是收藏家,為他的虛心求教感動,將自己的藏品全部提供給羅伯昭,並利用自己的社會關係,為羅收集藏品。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戰國 齊返邦長法化 羅伯昭舊藏

他結識泉學家蔣伯壎後,真誠求教古泉真偽辨別技術,提高了自己的鑑別能力。蔣伯壎評論說:“同好中以羅伯昭孜孜不倦,網致惟恐不及,且能折節下交、虛懷若谷、一洗末俗舊習,其志可嘉,其毅力彌足稱也”。

不僅對泉友以誠相待,對錢商,甚至對鄉村老者,他也不欺不瞞,表現出高尚的品格。錢商毛大順將一枚“天策府寶”送上門來,只索價30元,羅伯昭告訴他這是一枚珍品,存世較少,特加倍以60元付款買回。後來,毛大順因病去世,羅伯昭特地匯款200元,以供養毛的孩子讀書。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清 咸豐元寶 羅伯昭舊藏

正是由於羅伯昭心地坦蕩,錢商都樂意與他交往,有珍稀錢幣都為他保留,而他也得到了“羅菩薩”的美譽。由於羅氏廣交四方,以泉會友,名聲隨之大振,各地朋友攜泉求教,求售,求交換者日踵其門,使他在不長的時間內,成為西部地區的藏泉首富,與南張,北方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1939年,羅伯昭到了上海,仍保持在巴蜀期間廣交遊、談藏品泉的風度,與海上藏家數人,登高一呼,於1940年創辦了泉幣學社和《泉幣》雜誌。《泉幣》雜誌從1940年7月開始,到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時停刊,共出32期。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咸豐通寶”背“寶福當一百” 羅伯昭舊藏

直至抗日勝利後物價飛漲,《泉幣》的經費難以為繼,就應驗羅伯昭的傷感之言“人生聚散無常”,它也就壽終正寢了。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民國時期魚子紋地“連生貴子”背“連仲三元”銀質吉語花錢 羅伯昭舊藏

1957年,羅伯昭將珍藏的“新幣十一銖”等15247枚錢幣毅然捐給了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國家博物館前身)。1962年,他又將珍藏的另一批錢幣捐贈給上海博物館。

更令人動容的是,羅伯昭看到古錢商手中有一枚“莊泉四十”,正是上海博物館缺品,他就不惜高價買進,無償地捐獻給上海博物館。其捐獻的錢幣大多舉世罕見,屬大珍品、大名譽品,對研究中國錢幣鑄造與流通所具有的重大歷史價值。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他一生收藏萬枚錢幣,稱霸巴蜀

北宋元符重寶 羅伯昭舊藏

1976年,羅伯昭去世。1979年,羅家四個子女商量後決定將父親收藏的錢幣全部捐獻,上海博物館從中挑選了140件,其餘捐獻給了四川博物館,“家裡沒有剩下一枚錢幣,我們不覺得可惜,因為這是父親的願望。”羅伯昭的女兒羅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