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界的“東方卓別林”——牛得草大師


牛得草,男,漢族,洧川鎮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大師,丑角表演藝術家。生前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聯委員,河南戲曲家協會理事。

1933年5月15日,牛得草出生於洧川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祖籍山東省東明縣小井鄉牛集村。1935年,洪水氾濫,由於無法償還地主的債務,官府和地主勾結,把牛得草的父親關進監獄,毒打而死。後來三個哥哥也被抓去當壯丁,姐姐遠嫁,原本完整的家庭七零八落,只剩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

牛得草小小年紀就流浪乞討,七八歲時成為孤兒流落到洧川縣城廂鎮南街村。靠吃洧川孤兒院的賒飯和眾鄉親的接濟,牛得草逐漸長大。十歲時,拜洧川豫劇名醜李小需學藝,專攻醜科。他人小勤快,努力學藝,人們都喜歡叫他“小牛”。洧川解放後,分得了土地和房屋,並和當時洧川縣豫劇團主演謝愛琴結婚,從而為他的豫劇事業奠定了基礎。


牛得草的戲曲啟蒙老師是洧川豫劇名醜李小需。李小需扮演的剛正不阿,為民辦事的清官形象,對牛得草影響很大。幼小的牛得草向李小需表明想拜他為師學習時,李小需感到很意外,因為拜他為師的弟子都是一些長相不佳的人,而牛得草長相清秀,實在搞不懂他為什麼要學醜行。當李小需瞭解了牛得草的想法後,高興的收他為徒了。自此,牛得草真正走上了戲曲之路,專攻醜行,宗祥符調,老師看他連個正式名字也沒有,就給他取名叫牛俊國。

牛得草在學習戲曲上,勤奮努力,廢寢忘食,對劇中人物勇於剖析思考,進步很快,很受師傅的喜愛。不久,師傅李小需病重,臨終前告誡他:“《唐知縣審誥命》是咱們醜行的看家戲,以前你祖師爺演得很出名,可是我後來沒有把這個戲拿下來,被唱老生的奪了去。將來你一定要把這個戲奪回來。”

師傅病逝後,十二歲的牛得草進入了洧川另一家戲班並登臺演出,在《轅門斬子》《櫃中緣》中演丑角,小有名氣。後來他努力充實自己,在戲曲藝術上精益求精。1947年,14歲的牛得草憑藉個人努力成為了開封和平劇社的一名演員。他在《趕花船》和《花子拾金》裡飾演的人物十分風趣幽默,個人特色突出,培養了許多戲迷,漸漸地被更多的人所喜愛,他主演丑角的戲場場爆滿,開始嚐到了走紅的滋味。


解放初期,牛得草的丑角藝術已頗具特色。開封的一些老戲迷都愛看他的戲。其中有一位老人叫李春芳,看完戲後常常到後臺找他聊天,兩人成了忘年交。李春芳對牛得草說:“你丑角演得好,可惜這名字不風趣,也不好記。大凡名演員都有個好藝名,如梅蘭芳、蓋叫天等。

李春芳老人表示要為牛俊國改個藝名。他是一個滿腹經綸的清末秀才,回家後,老人翻了一摞古書和字典,終於想出了個好名字。起名要因姓而宜。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便可以攀登跳躍。還有叫侯寶林的,美猴王如果得了果林,便可以有美味可口的鮮果子吃。姓於的有叫於得水的,魚兒得了水,就可以自在暢遊。我看你應該叫牛得草。

從此,牛俊國的藝名便改為牛得草,字“清泉”,號“料足”,別號“飲水”。牛得草還有個小名叫小林,牛吃飽喝足後,還可以臥到茂密的樹林裡,美美的休息。牛得草,草、料、水、林俱全,只等奮蹄耕作了。他在日記本上寫下了八個大字:“立志為牛,藝為人民”。


解放初期,牛得草的丑角藝術已經頗具特色,雖然已經小有名氣,但他並沒有因此停下追尋藝術的腳步。他記得師傅臨終前的囑咐,一定要把《唐知縣審誥命》這部戲奪回來。

他四處打聽還在演這部戲的老藝人。1952年,聽說洛陽有個藝名叫“狗尾巴草”的老藝人還在演這部戲。他當即決定,搭夜車從開封前往洛陽。在當地四處詢問,才得知這位老藝人在洛陽大舞臺唱戲。到地方時沒有和老藝人交流的機會,當晚他買了前排戲票,如痴如醉的看完了“狗尾巴草”演出的《唐知縣審誥命》。

回到開封后,牛得草就開始整理《唐知縣審誥命》。牛得草只念過三四年私塾,後跟開封李春芳老人學過一點兒古文,文字功底不行,但他沒有退縮,買了一本小字典作為老師,把記下來的臺詞進行加工、修改、提煉,使之形成框架,然後再一場場地整理,去掉一些與展現唐成人物性格無關的情節,後來又幾經修改,對唐成、林秀英、誥命夫人等主要人物的動作、唱腔進行了設計,終於完成了定稿。


1953年4月,《唐知縣審誥命》在開封公演,轟動全城,萬人空巷,座無虛席。觀眾的喜愛給了牛得草更多的動力,開始四處演出,從城裡演到鄉下,在人們心目中,除了鐵面無私的黑臉包公以外,又塑造了一個官小膽大,執法如山的唐成形象。

牛得草在博採旁收、廣取眾長的基礎上融會貫通,自成流派,“官醜”尤稱一絕。他技藝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講究程式規範,又力求貼近生活;灑脫雅緻,寓莊於諧;既有大家風範,又有鄉土氣息。是戲曲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家。他的名字,叫響了神州大地!

牛得草創造的牛派藝術已經成為豫劇中一個有標記的文化符號。牛派傳人中的“四草一金”:葛圭璋、牛亞非、王藝紅、張仙草、金不換,都在繼承和發展著牛得草的牛派藝術,牛派藝術後繼有人,發揚光大,成為河南著名的文化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